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原文】
“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
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13)。
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彼未知夫无方之传(14),应物而不穷者也。
“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15)?引之则俯,舍之则仰。
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
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16),不矜于同而矜于治(17)。
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柤梨橘柚邪(18)!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
“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
今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19),彼必龁齧挽裂,尽去而后慊(20).观古今之异,犹猨狙之异乎周公也。
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21)。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
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译文】
“在水上划行没有什么比得上用船,在陆地上行走没有什么比得上用车,因为船可以在水中划行而奢求在陆地上推着船走,那么终身也不能行走多远。
古今的不同不就象是水面和陆地的差异吗?周和鲁的差异不就象是船和车的不同吗?如今一心想在鲁国推行周王室的治理办法,这就象是在陆地上推船而行,徒劳而无功,自身也难免遭受祸殃。
他们全不懂得运动变化并无限定,只能顺应事物于无穷的道理。
“况且,你没有看见那吊杆汲水的情景吗?拉起它的一端而另一端便俯身临近水面,放下它的一端而另一端就高高仰起。
那吊杆,是因为人的牵引,并非它牵引了人,所以或俯或仰均不得罪人。
因此说,远古三皇五帝时代的礼义法度,不在于相同而为人顾惜,在于治理而为人看重。
拿三皇五帝时代的礼义法度来打比方,恐怕就像柤、梨、橘、柚四种酸甜不一的果子吧,它们的味道彼此不同然而却都很可口。
1/ 2
“所以,礼义法度,都是顺应时代而有所变化的东西。
如今捕捉到猿猴给它穿上周公的衣服,它必定会咬碎或撕裂,直到全部剥光身上的衣服方才心满意足。
观察古今的差异,就象猿猴不同于周公。
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邻里的一个丑女人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着胸口皱着眉头。
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带着妻儿子女远远地跑开了。
那个丑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
可惜呀,你的先生一定会遭遇厄运啊!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