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发条解读
• 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 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 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 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 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 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 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 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解读: 本条为我国立法中对患者知情权的首次 规定,规定了尊重患者知情权为医务人员 的义务,未尽到该义务视为医务人员有过 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予以赔偿。 但此条中,“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表 述过于模糊,不利于具体操作,应待最高 法出台司法解释予以明确。
第五十六条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 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 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 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解读: 此条可以视即在紧急情况下,医疗机构 可以在患者知情权与患者生命权、重大健 康权之间做出符合患者利益的选择。但此 条应仅限于高于患者知情权的生命权或重 大健康权受到紧迫危险时方可适用。
• 第五十九条 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 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 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 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 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解读: 此条规定,对于因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 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生产者、血液提 供者与医疗机构一起对患者承担事实上的连带责任。此时 事实上医疗机构是否明知器械缺陷、血液不合格的情况, 并不影响其对患者承担赔偿责任。如上述事故中医疗机构 在医疗行为中同时存在过错,共同造成患者的损害结果, 那么医疗机构和上述单位应属于共同侵权,其对患者承担 连带责任后,对内应根据责任大小划分承担份额,对超出 自己应承担份额的部分才能行使追偿权。而本条并未规定 提供器械等的单位有追偿权,因此可见,本条所述仅限于 医疗机构在此中无过错的情形。
纵观本章,共十一个条文,保护医疗机构和 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仅有第60和第64两条, 鉴于实际生活中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的强 弱势地位,此种立法虽表面上有所倾向性, 但其实质上更体现了公平原则,更有利于 平衡医患之间的地位。 以上解读尽视为个人理解,如有异议请 及时交流。
第五十七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 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解读: 此条中在审议过程中争议较大的是对“相应的 诊疗义务”的具体限定表述。正式公布时仅保留 了“当时的医疗水平”这一定语,而删除了“考 虑地区、医疗机构资质、医务人员资质等因素” 这句话。其意义在于避免实践中医疗机构、医务 人员以此来作为不尽诊疗义务的借口,而造成 “水平低犯了错误就不承担责任”的误解。
法条解读
• 第五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解读: 本条事实上确立了医疗损害侵权中的两个原则。一医 疗损害侵权中适用过错原则,即医疗机构或者义务人员有 过错时,方才承担侵权责任;二雇主赔偿原则,即医疗损 害侵权中,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义务人员有过错,其赔偿 责任均由该医疗机构承担。前一原则为我国法律条文中第 一次对医疗损害侵权的归责原则所作的较为明确的规定。 后一原则与本法前面雇主承担完全赔偿责任具有一致性, 但同样存在因雇员故意或重大过错造成医疗损害侵权的, 医疗机构没有对其行使追偿权的依据。
• 第六十二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 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 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 承担侵权责任。 解读: 此条便是本法中唯一涉及隐私权保护的 条款,规定了泄漏患者隐私或未经同意公 开其病历资料均属于侵犯患者隐私权的侵 权行为。
• 第六十三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 不必要的检查。 解读: 个人认为,由于医疗机构对于患者拥有绝对的 专业性优势,因此最高法应出台司法解释,将何 为“符合诊疗规范的检查”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 或限定,且规定证明其检查符合诊疗规范的举证 责任应归于医疗机构。否则很难想象,要患者去 证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作出的检查不符合诊 疗规范存在多大的困难。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 这里只规定了“检查”,而对药品使用是否必要 或者违反诊疗规范并未作出规定,大概也是因为 对药品使用的监督难度要大得多的缘故。
• 第五十八条 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 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解读: 此条规定了医疗损害侵权行为中,适用过错推定的特 殊情形。根据最高法《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若干规定》 第四条第一款第八项的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 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有关法律对侵权诉讼的举 证责任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而病历资料是证明上 述事由的关键性证据,其控制权往往在医疗机构,因此在 医疗机构提供不出应由其保存的相应病历资料的时候,由 其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或者直接规定推定其存在过错,事 实上是殊途同归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第六十一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妥 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 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 料。 患者要求查阅、复制前款规定的病历资料的, 医疗机构应当提供。 解读: 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中对患者的查 阅、复制权就早有规定,且规定此服务不是免费 的。但是遗憾的是,无论本法还是《医疗事故处 理条例》对于医疗机构应患者要求提供复制服务 的时间均未做规定,这样既给了部分医疗机构拖 延的合理借口,又给了他们造假的时间。
• 第六十四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 律保护。干扰医疗秩序,妨害医务人员工 作、生活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解读: 此条体现了对合法履行自己职责的医疗 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保护,主要针对的是 实践中出现的“专业医闹”。至于具体承 担何种法律责任,应区分其行为的性质分 别按照刑法或者治安处罚法的规定给予相 应处罚。
• 第六十条 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 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 相应的赔偿责任。 解读: • 医疗机构的免责事由。 其一,患者或其近亲属不配合时,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无过错的不 承担赔偿责任,有过错的按过错承担相应责任,此规定体现了公平原 则。同时注意,这里指的不配合是指不配合符合诊疗规范,而对于是 否符合诊疗规范的证明责任应归于医疗机构。 其二,在抢救生命垂危患者过程中,由于医疗行为以外的不可控 制的因素造成患者损害的,医务人员因尽到了诊疗义务而无过错,此 事应属于意外事件。 其三,此项中的“当时医疗水平”应与本章第57条中规定的一样, 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