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一、学校礼仪(一)上学1、每天按时到校,因故不能到校,要向班主任请假。
2、上学时要带齐学习用品。
凡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能带入校内。
3、上学根据要求穿齐校服,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或队徽,少先队干部要佩戴队干标志。
4、要注意衣冠整洁,钮扣扣好,书包背好,帽子戴正,不穿拖鞋,不烫发、染发,男生不留长发,不穿与学生身份不称的衣服。
5、要自觉遵守门卫制度。
6、遇到师长要问好让道。
(二)上课1、上课要准备好学习用品,把课本放在课桌的左或右上角。
2、预备铃响后,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静待上课。
3、教师走进教室,由班长喊起立,学生要立正问好。
4、迟到学生要喊报告,经教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5、上课时要坐端正,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6、回答老师提问时要起立站好,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坐下。
争取回答老师提问或向老师发问要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起立发言。
7、上课时不得随便讲话或插嘴、不随便换位,不做小动作,不做其他作业,不打瞌睡。
不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
8、自习课要和上课一样看待。
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自学,老师不在时由班长负责主持全班同学学习。
9、作业应自己独立、认真、按时完成。
做作业时要字迹端正、格式符合老师要求。
绝不要抄别人的作业。
10、考试、测验时诚实应考,不要作弊。
11、上体育课应穿运动鞋,不要穿皮鞋。
12、教师宣布下课时,由班长喊起立,学生待教师离开教室后才有秩序地走出教室。
(三)集会(包括各项集体活动)1、要认真参加校(班)会和学校、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有事不能参加要请假。
2、参加升国旗仪式要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不能走动或东张西望,不能和别人交谈。
唱国歌时要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3、听报告时要遵守纪律,不随便讲话、哄闹,不做作业,不看其他书籍,重要报告要认真记笔记,讨论时要积极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4、在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如运动会、外出参观、看电影、参加公益劳动等)时,须准时到达,服从指挥。
5、要讲究礼貌,视会议情况,鼓掌表示欢迎或感谢。
(四)课间1、下课后,由值日生负责擦黑板,整理教室,其他同学到教室外进行远望或室外活动。
2、课间不追打吵闹,课间十分钟不准踢球,不参加其他剧烈的活动。
不随便出校门。
3、每天都要按时参加广播操、眼保健操和课外体育活动。
出操集队要迅速,排队要整齐、肃静,做操动作要认真、准确、到位、有力。
4、进入老师办公室要喊报告,经老师同意方能进入,未经教师允许,不随便翻阅试卷、簿本。
5、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和文体活动。
6、与同学相处要团结友爱,不起外号,不说粗话,不打人、骂人、讽剌人。
7、谈吐举止文明。
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
8、在校园内不扔石块、打玩具枪,不打闹、起哄。
不随地吐痰、扔纸屑和废弃物。
不抽烟、喝酒、吃零食。
不高声喧哗。
9、应注意安全。
上下楼梯时不要推搡,尽量靠右行走。
不要随便摆弄电器。
不要做超出自己体力所能承受的事。
不要做危险的游戏。
10、爱护公共财物。
不在桌、椅、门、窗、墙壁、黑板等公物上刻、写、涂、画、砸、踢、烫。
不爬门、窗、桌、凳。
不拿粉笔扔砸。
按规定仔细使用专用室仪器、设备、药品。
不攀折花、草、树木,节约水、电,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
11、爱护图书、杂志,借阅的书要按时归还,损坏或遗失的应按学校规定赔偿。
12、尊敬老师,不在背后给老师起外号或议论老师。
服从学校教职员工的管理,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不经老师同意不能带非本校人员到学校来。
发现坏人坏事应及时向老师反映报告。
拾到东西应交学校送还失主。
(五)放学1、放学前,值日生要把教室和保洁区打扫干净,离校前关好门窗,关闭电灯、风扇、空调。
2、放学要按时回家,不要在街头游荡、踢球、打闹或参加儿童不适宜的活动。
3、排好放学路队。
在放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不追跑、不并排横行阻塞交通,骑自行车不准带人,不放双手、不超速行车。
不做危害交通安全和生命安全的行为。
二、家庭礼仪(一)在自己家1、尊敬兄弟、姐妹和长辈,应做到互敬、互爱、互助、互让。
2、听从父母的管教,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说理,但不可莽撞。
3、有事应与家长商量,向父母提出要求时应说明理由。
4、未经父母同意不在外面吃饭、过夜。
不带生人回家。
未经父母同意不可留人吃饭、过夜。
5、外出时应向家人打招呼,说明去哪里、干什么、去多久。
6、借出家里的东西,须经家长同意。
借用别人的东西主动告诉家长。
7、个人生活尽量自理,尽力帮助父母多做些家务。
8、养成有规律起居学习锻炼,参加家务劳动和休息娱乐的习惯。
每天睡足八小时。
9、生活上有条理,自己的物品自己保管好。
常用的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用完后即放回原处。
10、家里来了客人,应主动热情接待,让坐、请茶,主动询问情况。
对生人应问清来访意图和他的姓名、单位等情况。
客人起身告辞时,应起身相送到门口,亲切道别。
11、就餐时,不可挑食、偏食。
有客人时不先动菜肴,不在菜肴中翻拣。
(二)到别人家1、到别人家去,应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才能入内。
遇到主人家比自己年龄大的,应主动问好。
主人让座时才能坐下。
2、到别人家要注意时间,去得太早、太晚或吃饭、午睡的时候都不适宜。
在别人家的交谈时间不宜过长,说话不要重复。
应主动告辞,并请主人留步。
3、做客时,应注意仪表、服饰整洁、大方,符合自己身份。
态度应有礼、大方,不要扭捏。
回答长辈问话要站着回答。
4、没有得到别人的允许,不能翻阅别人的信件、日记、手稿等,也不能翻动别人的物品和触摸、搬动陈设的工艺品或其他艺术品。
5、遇到主人正在忙碌,能帮助的应尽量帮忙。
6、做客时不脱鞋翘脚、不掏耳朵、抠鼻孔、剪指甲、掸灰。
7、告辞时应对主人的款待表示感谢。
8、看望病人、老人时,应送些有宜于其健康的水果等食品,也可送些给其带来安慰或愉快的小礼品、鲜花。
9、去不常去的亲朋好友家时,可带些小礼品送给主人或他的家人,但礼品不能贵重。
三、公共场所礼仪(一)在公园、风景区1、不随地吐痰、扔弃瓜皮果壳,不随地大小便。
注意环境保护,不污染空气和水源。
2、爱护绿化、不攀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
3、爱护名胜古迹、国家文物,不乱涂画和乱刻写。
不翻越、攀登建筑物。
4、保护珍稀或有益动物,不戏弄、不捕杀。
5、服从有关人员管理。
注意防火,不乱扔火种。
6、人多时应注意礼让、应遵守秩序、不拥挤、推搡,不大声喧哗、哄闹。
7、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礼节。
1、讲秩序,不要拥挤。
保持安静,不要高声说话,走动要轻。
2、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要吃零食。
3、爱护书刊和展品,不触摸展品。
4、服从管理,按规定手续借还书刊,按指定顺序或路线参观,不随便乱跑。
(三)在影剧院、饭店、运动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1、自己患有易传染疾病时不要到公共场所去,以免传染他人。
2、穿戴整洁,不能赤膊或光穿汗衫背心、赤脚或穿拖鞋,也不要不扣外装的钮扣(西服除外)。
注意讲文明、讲礼貌。
3、讲个人和公共卫生,不要踏踩桌椅、凳子。
4、注意公共秩序,不拥挤、不哄闹,不争抢座位(要对号入座),不搞恶作剧。
5、爱护公物、节约水电。
6、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拾到东西应交给失主或管理人员。
(四)在商店1、讲秩序,不拥挤,不高声喧哗。
2、讲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乱扔瓜皮果壳和废弃物。
3、买什么东西应说明清楚,挑选商品时应仔细,有问题要及时和营业员说清楚,要主动索要发票。
4、爱护商品,挑选时不要弄坏、弄脏,不能不付款就拿走商品。
5、不应乱动店内的样品和陈设,应服从店内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的管理。
6、人多时应耐心等待,不要向售货员发火。
礼貌待人,按先后顺序购物。
7、保管好自己的财物,捡到东西应交给失主或店里的服务台(或有关人员)。
(五)在马路上1、行人应走人行道(或尽量靠右行走)。
2、横穿马路应走人行横道。
在没有人行横道的公路上穿行时,应注意往来车辆,穿行时应横穿不要斜穿。
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打闹。
3、骑自行车应走慢车道(或尽量靠右行驶)。
4、骑自行车不得双手离把、打伞、带人、走快车道、走反道或和别人攀扶骑行,不在路上追逐骑行。
5、过交叉路口不要闯红灯。
6、携带较大的物品或易碰脏别人的东西时,应注意避人并提请别人小心。
7、不围观外国人、有纠纷的人群、精神病人和乞丐等。
8、碰到别人有困难或问路要主动、热情地帮助。
9、服从民警或有关人员的管理,敢于向坏人坏事作机智斗争。
10、讲究卫生,不边走边吃零食。
注意服装整洁。
11、拾到东西要交还失主或交给民警。
12、爱护交通标志和器材。
不要钻、跨、坐、翻交通隔离栏杆。
13、对机动车辆不要追车、爬车、扒车、跳车、强行拦车,不要抛物砸车和在路上设置障碍物。
(六)乘车、乘船1、上下车、船时应依次排队,不要拥挤,不要打闹和高声喧哗。
2、注意照顾老、弱、病、残、孕和妇女、儿童,给他们让座。
3、主动购票或出示月票。
4、不在车船上打手势,以免发生意外。
不携带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
5、携带湿、脏的东西应包好,应注意招呼别人避让。
6、爱护公物,不要随意搬弄开关和器具。
7、注意卫生,不吃零食,不要随地扔瓜皮果壳和其他废弃物。
篇二: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七年级(1)一.教育目的: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自己今后的成长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2、让学生能够辨识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与不良的文明礼仪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与不良的学习习惯,好的生活习惯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二.活动过程:班主任讲话: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通过这些年的学习掌握了很多丰富的知识,使自己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好的学习习惯和常规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件事。
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使我们学得轻松安闲,又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讨论怎样做到文明礼仪,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先学习学校发的材料,再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对待老师,家长和同学我们该怎样做?,2、课前,我们该怎样做?3、课堂上我们该怎样做?4、课后,我们该怎样做?5、考试时,我们该怎么做?6、课间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学生讨论、发言,最后班主任小结).三、班主任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对待老师,家长和同学我们该怎样做。
课堂和课间活动时我们该怎么做,并敢于剖析自己的不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将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做到。
篇三: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主题班会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2 结合学校以及班的实际,提出各项要求。
3、规范学生各项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