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补偿报告
公司:
兹有我司承建...工程》。
于2011年11月30日,因使用的土地涉及赔偿问题,当地农民到该校建筑施工现场阻拦,不允许施工。
经将此事向主管部门及校方沟通,避免事情闹大,只好停工等待协商解决。
但停工对我司造成经济损失,望贵司核定赔偿停工损失金。
具体索赔项目如下:
1、管理人员:4人×200元/天=800元/天
5人×160元/天=800元/天
5人×100元/天=500元/天
2、工人:37人×40元/天=1480元/天
3、房屋租金:51人×12元/天=612元/天。
4、水电费:51人×3元/天=153元/天。
5、钢管租金:1337M2×1.2元/天=1604.4元/天。
6、当天停工补偿工人工资:37人×160元/天=5920元/天(此项结算时另补,不计入
每天补偿金额?)。
7、合计:每天须补偿5949.4元。
公司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停工补偿附表
1、管理人员工资:4人×160元/天=640元/天
5人×120元/天=600元/天
5人×80元/天=400元/天
2、管理人员生活费:14人×30元/天=420元/天
3、工人生活费:37人×30元/天=1110元/天
4、房屋租金:51人×12元/天=612元/天。
5、生活水电费:51人×3元/天=153元/天。
6、工地留守水电费:4元/天
7、周转材(木方、模板):120元/天
8、钢管租金:1337M2×1.2元/天=1604.4元/天。
9、合计:每天须补偿5663.4元。
停工报告
柳江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柳江县兴业监理有限公司:
自2011年6月1日开至今,我司承建的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训练馆工程及柳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外配电、给排水、道路、发电机房及配电房工程。
目前体育训练馆在进行钢网架吊装准备的施工;室外变配电在等电缆及设备进场及穿线、设备安装;道路工程等待体育训练馆周围少量路段施工收尾;发电机房及变配电房在砌砖体工程施工及装饰、设备进场安装。
由于以下原因:该工程的用地涉及到农民的土地补偿原因,还未协妥再次于2012年3月5日。
当地农民聚众到施工现场阻拦,阻止我司的该项目部施工人员施工,致使该工程施工工作无法进行。
故此,我司经与贵公司及校方协商并将此事件向主管部门汇报,为避免事态扩大,贵公司及校方要求我司停工等待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解决。
将工地的材料归类堆放好;施工场地用安全网围拦,拉挂安全警示标志,安排三名专门的安全巡视人员留守工地,每天巡查工地及时发现停工期间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
同时为了保证项目部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项目部保留关键施工管理人员即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专职安全员。
以保证及时与代建、监理、业主的协调和沟通工作,项目部办公室、民工宿舍、仓库及租用的项目部办公住宿房屋需要保留。
停工期间三名安全巡视人员、项目部保留管理人员的工资及项目部办公室、民工宿舍、食堂、仓库、外脚手架租赁费用予以签证。
其中安全巡视人员工资参考当月当期的《柳州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中建筑市场劳务信息价,项目部管理人员工资按施工单位工资标准发放,项目部办公室、宿舍、民工宿舍的的租赁费用按合同签证的租金予以支付。
妥否、请批示!
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
工程停工申请报告工程名称: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训练馆工程
房屋租赁合同
签订日期:合同编号:
承租方:(下简称乙方)出租方:(下简称甲方)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利义务,经双方协商一致,特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租凭房屋的地址:柳江县进德镇进东路13号
第二条:租赁期限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如需继租用,应在本合同期满前五日内,重新签订合同。
第三条:租赁房屋的所有权
1、在租赁期间,合同所列租赁房屋的所有权属于甲方,乙方对租赁房屋只有使
用权,没有所有权。
2、在租赁期间,乙方如对租赁房屋进行改善或增设他物,必须征得甲方的书面
同意。
3、在租赁期间,乙方如将租赁房屋转租给第三人,必须得甲方书面同意。
第四条:租金的确计算和支付
1、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租赁期满,乙方将房屋完好交给甲方办理退房手续,若乙方如需继租用,应在本合同期满前五日内,重新签订合同。
2、租赁期间:租金700元/月(不包括水电费)
第五条:保证金
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收取乙方保证金3000元,作为履行本合同的保证。
租赁期间不得以保证抵作租金。
第六条:违约责任
1、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个方不得中途变更或解除本合同,任何一方违约反本合同有如下责任:
2、甲方责任:必须退还保证金的二倍给乙方。
3、乙方责任:甲方不作退还保证金。
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训练馆工程及柳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外配电、给排水、道路、发电机房及配电房工程停工期间每天相关费用估算表
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