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完整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完整版





1、在阅读的基础上,勾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1、在阅读的基础上,勾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是的,老师领着学生走进了文学的大门,知识大门,人生大门,领着学生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了一位着名的大作家。
自我
总结
这节课我在( )方面表现很好,在()方面还需努力。
谈体会。
导学
反思
六年级语文科下册导学案
课题
新来的老师
主备人
课型
阅读
课时
1
授课人
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1、把握文章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主阅读,体会情感。
六年级语文科下册导学案
课题
难忘的启蒙
主备人
课型
阅读
课时
1
授课人
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品质和习惯。
3、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学习重
难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 案
了解作者的资料。
自我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谈收获,谈体会。
作业
布置
P65资源学案1-3题。
板书
设计
抗日演讲
两次批评 爱国、正直、诚实、勤勉
宽容逃课
导学
反思
六年级语文科下册导学案
课题
老师领进门
主备人
课型
阅读
课时
1
授课人
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1、 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自主合作学习。
3、这是一位有名的大作家,他却对一个普通的乡村私塾老师念念不忘,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
指名说一说在作者心中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合作
探究
1、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3、从哪里可以看出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4、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科下册导学案
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
总课时
10课时




1、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
“阅读材料”共选了5篇文章,都是回忆小学生活的。
《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的笑声》记录的是班上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同学。
2、难忘小学生活:依依惜别
“阅读材料”中有5篇文章,都围绕着“告别母校”这个话题,但文体各不相同。




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
3、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学习重
难点
1、通过本文教学,培养学生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
2、写读后感。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 案
导案
自主
学习
初读,自学生字词。
打开书本P129页,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词语
撇撇嘴(piě)折叠(zhédié)自顾自摇摇头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感知课文内容。
展示
交流
1、作家刘绍棠走在家乡的路上偶遇阔别40年的老师时心中除了那份激动还会有……是的,“我”感谢老师的教育、培养。你从哪里看出来?
2、文学的种子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田老师在“我”年幼时能播下文学的种子?请大家读课文,找到文中的语句来体会。
理解课文内容。
达标
检测
3、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学习重
难点
1.文章人物形象鲜明,田老师循循善诱、博学多才,而且善于教学,深受学生喜爱,让学生充分感知田老师的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 案
导 案
自主
学习
1、看了课题,你会想到什么?
2、了解这位作家刘绍棠。
再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达标
检测
1、理解重点句:既然我的老师……开花结果呢?
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由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2、这一段与哪一段相互呼应?
指名朗读第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当堂检测
指导纠正
梳理
拓展
正因为启蒙老师的言传身教感染着作者,因此作者一直向往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后来,作者沙健孙也走上了启蒙老师走过的路,成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当我站在讲台上――――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2、从作者回忆的三件事中,你感悟到什么?
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共同解答疑难问题。
交流
展示
1、哪些段落写了抗日演讲?
2、批评是老师常用的教育方式,即使好同学也不例外,作者在小学时有两个强项――作文和写字,为什么在这两个强项会受到批评?
3、对学生的教育,老师一向很严格,但在作者印象中,老师对我们上日语课特别宽容,为什么?
齐刷刷(shuā)大踏(tà)步哄(hōng)堂大笑
工工整整前仰后合资质平庸差生(chà)
1、自己点读巩固
2、释词促解(资质平庸)
3、运用词语造句
4、自由读巩固
检测课前对课文的字词的掌握情况。
导 案
自主
学习
1 、板书:知识 做人
看到这两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难忘的启蒙
启蒙是什么意思老师的启蒙为什么令 作者难忘呢
3、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令他难忘的事情?
导入课题,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难忘的事情。
合作
探究
1、“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中的“宽”指的是什么?
1、文学的种子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田老师在“我”年幼时能播下文学的种子?请大家读课文,找到文中的语句来体会。
在作者心里,田老师是伟大的,像魔术师一样,但老师却说……
2、问:你觉得老师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当时田老师心里是怎么想的
通过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梳理
拓展
课文以“老师领进门”为题,你觉得“门”指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