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的业务 案例

中央银行的业务 案例

2017年9月30日,根据国务院部署,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人民银行决定统一对上述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

凡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

上述措施于2018年起实施。

1.简述何为存款准备金,以及中央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的原因。

【答案】
各国一般都通过法律规定,凡吸收存款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须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的初始目的是维持商业银行体系的清偿力,保证存款人的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

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和清算困难时,可以动用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又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会直接引起货币乘数变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所以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发展成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2.试比较降准、降息与定向降准的区别。

【答案】
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只是释放商业银行在央行的保证金,增加
市场资金供给,有利于刺激生产环节;
降息:不增加市场资金量,但可以改变资金的投向。

主要作用两个:既通过降低银行存款回报,让钱进入银行之外的市场,刺激经济的发展,提高交易活跃度;又可以降低贷款的成本,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定向降准:定向降准是指中央银行定向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行业和领域。

3.简述定向降准的好处。

【答案】
“定向降准”好处很多。

总体讲,定向降准是指中央银行定向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行业和领域,确保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更加顺畅,让货币政策指向更加明确具体。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必须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着手,
①首先稳定融资总量,因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需要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做支撑;
②同时加强信贷政策引导,优化融资结构,突出对“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的着重支持。

4.定向降准的经济背景、政策意图(定向降准与全面降准的区别)?【答案】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为什么不全面降准呢?”这是因
为,
1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平稳,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没有全面降准的必要。

②而且,全面降准往往被市场看作是货币政策全面宽松的信号,会带来很强的预期作用。

③此外,目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严峻,“全面降准”肯定造成信贷资金继续流入被产能过剩困扰的企业,最后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的压力。

不利于坚守金融系统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些企业的融资困难主要是结构性问题,相比之下,“三农”、小微企业和私人部门的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

这不是因为整体信贷条件不够宽松,而是因为其信贷需求往往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等项目挤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