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实务》课程标准
一、编制说明
编制部门:****
执笔人:****
审核人:****
制订日期:****
修订日期:****
二、课程概述
三、课程性质和功能定位
1.课程性质
《纳税实务》是融税收学、会计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会计与金融学院会计专业开设的10门核心课程之一,它是在原《税务会计》、《税收筹划》课程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课程与工作相结合、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从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来看: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掌握经济、管理领域基础理论和比较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具有从事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因此,《纳税实务》既是将前期会计处理和税收法律法规有机结合的理论和技能综合型课程,又是学习后续的会计专业课程理论和技能的奠基。
2.课程功能定位
四、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要构建“以实践为导向,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高技能会计人才,不仅应具有必要的税务和会计理论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
通过认真分析研究中小企业税务会计人员的职业岗位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推进高职《纳税实务》的课程开发,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层层提高,从而达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2.课程设计思路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为实现工学融合,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转而以税务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为中心,以税务管理岗位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模块来确定实验课程和相关的理论课程,并以实验课程为核心、以相关的理论课程为辅助来确定课程体系。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采用“项目教学”,根据税务管理岗位的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实务课程实践化,以“任务中心模式”为主,从而突显学生的能力本位特点。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要重点考虑了税务部门和企业对办税业务的需要,以企业办税员在日常工作中最需要掌握的业务工作内容为核心,同时兼顾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需要和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五、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目前税收制度的基本内容,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等相关事务,能填写一般的涉税文书,能准确的计算出常用税种的应纳税款,能顺利完成纳税申报工作,能进行常用税种的税务会计核算,达到税务会计岗位的上岗标准。
通过教学演示、实训操作、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参与度,加深学生对税收制度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涉税业务的操作技能水平,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信纳税的良好人品和职业道德,为将来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
(1)了解企业纳税实务基本理论及方法;
(2)熟悉企业各税种的含义、计算方法;
(3)掌握各税种的纳税申报流程。
2.技能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所涉及的税务问题;
(2)能独立填报纳税申报表、正确处理常见涉税业务核算。
3.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信纳税的良好人品和职业道德;
(2)能够依法纳税,不虚报信息,不偷税漏税。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
(三)课程教学进度安排
注3: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8学时
六、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
(一)终结性评价
期末理论考试占60% 。
闭卷形式,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实务题。
记忆、理解、分析、动手操作均要求,试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应尽量涵盖本学期所讲重点内容。
(二)过程性评价
以综合运用能力为考核标准,按照动、静结合,过程重于结果的原则,强化日常考核,改一次考试定终身为分块确定课程成绩,构建考核评价体系。
在考核内容上,以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在考核方式上,采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考试形式。
解决了过去学生期末突击、花大量精力死记硬背相关内容,忽视了高职考试重在考察学生的理解、应用及创新能力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平时考核包括平时作业、课内实训、半期测试以及课堂考勤和课堂综合表现,占总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结评成绩的60%。
若平时成绩不合格者,取消其参加期末考试资格。
期末考试实行题库抽题考试,严格阅卷规程,实行流水线阅卷。
七、实施要求
1.授课教师基本要求
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备初级以上职称资格,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的职业技术证书(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未取得职业技术证书具备一线实践经验的教师亦可。
2.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1)校内实训室
(2)校外实习基地
3.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启发式、示范式、情景创设式、互动式、实践法等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系。
(2)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1.仿真或全真的票据样式、报表、印鉴等。
2.课堂PPT课件、屏幕录像演示、视屏演示、实训资料、习题集等教学资源。
3.建立先进的财税一体化模拟实训中心及校外实训基地。
(3)教学资源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