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课程类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适应年级:四年级总课时:42课时任课教师:一、课程目标1.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3.获得亲身参与研究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4.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了解蔬菜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常吃蔬菜的饮食习惯。

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喜悦,激发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和爱惜劳动成果的感情,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格及动手能力。

二、课程内容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所以本学年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了四个实践主题:成果。

四、课程评价课程评价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中资料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上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

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附星级评价表:指标评价要素自评互评师评研究方案研究目标是否明确,语言表述是否规范规范、分工是否合理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设计是否多样化查阅资料查阅的资料是否进行了分类、整理,查阅的资料种类是否多样化调查计划调查方式是否合理,调查计划是否规范审议意见:本课程纲要的制定依据课程标准,从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四个方面呈现课程要素,围绕这四方面进行了阐述,条理清晰,前后一致,操作性强。

依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课程内容,合理分配课时,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既能从课标出发又能切合学生实际。

该纲要能始终坚持与目标一致,过程与结果,评价政策也较清晰。

并且课程评价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总之,本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一切落实在学生的身上。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二回民小学刘永霞《我说蔬菜交朋友》活动设计一、活动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讲究饮食健康,已成为多数家庭的生活目标。

但是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爱挑食不喜欢吃蔬菜的问题,在一次调查活动中,我们发现,我校三至六年级的300多名学生中,喜欢吃荤不爱吃蔬菜的竟高达44.8%,经过调查了解,发现学生对蔬菜知之甚少,有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连常见蔬菜的名称都叫不出来。

鉴于学生普遍存在“爱荤嫌素”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长在农村却辨不清常见蔬菜的客观事实,我们决定引导学生选择“蔬菜伴我成长”为活动主题,通过此课题研究探讨,引导学生认识常见蔬菜,知道其营养价值,懂得它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要食物,品种多样、营养丰富的蔬菜,能帮助我们健康的成长。

二、活动目标1.通过参观蔬菜市场、蔬菜种植基地以及搜集各种蔬菜的资料并进行交流等活动,了解家乡常见蔬菜营养成分的含量。

通过信息发布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

2、能熟练地运用“关键词搜索”、“多途径阅读”、“多层次调查”、“访谈”等途径收集信息,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种菜,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喜悦,激发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和爱惜劳动成果的感情,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格及动手能力。

3.通过整理种植日记,评比种植能手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并且让学生感悟到只有尽心尽力地付出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4.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了解蔬菜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常吃蔬菜的饮食习惯。

三、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1、到市场进行调查、采访,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2、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科学食用蔬菜意识活动难点:掌握选种,播种,苗期管理方法。

四、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与蔬菜有关的资料 , 设计引导性的问题 , 帮助学生了解蔬菜的知识。

2、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3、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及框架4、照相机、录像机等。

学生准备:蔬菜种植所用镢头等工具、选择实践场地、与采访人联系等。

五、活动时长:预计完成本主题活动需要二个月时间。

六、预计活动成果:1、收集常见蔬菜的种类、营养价值、栽培方法等相关资料并制成图文并茂的主题小报。

2、掌握一定的蔬菜种植、烹饪技巧。

3、帮助学生树立科学饮食的意识,逐步改掉偏食的毛病。

七、活动评价:从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四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

根据各组活动的情况,评选出“烹饪大师”、“小记者”、“种植能手”等优秀的成员来。

八、活动形式:递进式九、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时间:2——3课时阶段目标:1、能结合生活实际,从同伴不良的饮食习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2、能通过小组讨论,通过筛选、整合初步学会提炼课题。

3、能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较规范的方案,并能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学会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教师指导重点:情景激发,生成课题1、出示常见的蔬菜图片,教师提示: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吗?你们喜欢吃哪种蔬菜?谁能说一说你和蔬菜的故事以及你知道的有关蔬菜的谜语和儿歌等。

2、关于蔬菜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概括形成探究主题。

)3、根据活动主题,指导学生确定活动内容。

预设活动内容:活动一:多种途径收集资料,认识蔬菜;活动二:召开“蔬菜信息发布会”,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活动三:学习种菜,评选种植小能手。

活动四:合理搭配,学做“烹饪大师”学生主要活动:制定活动方案1、小组协作,制定活动方案(1)推选组长,明确活动目标。

(2)根据成员的兴趣及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做到人人参与。

(3)小组讨论研究途径、活动方式、活动准备等内容,确定成果展示的形式。

(4)预想一下活动中将遇到哪些困难?共同商讨对策。

2、小组交流,全班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每一个小组由组长向全班汇报本小组成员制定的活动方案,本组成员可适当补充、及时记录。

教师提醒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然后进行质疑、发表建议。

3、小组进一步修订、完善活动方案。

将完善好的方案填写在实践活动方案表格中,下发评价表,提醒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及时记录自己的活动感悟。

教师根据根据各组时间的安排,确定第二阶段集中活动的时间,提出第二阶段探究活动的要求。

第二阶段:小组合作探究,开展实践活动活动时间:4——6周阶段目标:1、能熟练地运用查阅资料、调查、访”等途径收集信息,并能运用常规方式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能运用“手抄报”、“电脑小报”、“幻灯片”等方式呈现处理的结果。

2、初步掌握蔬菜种植、烹饪的技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活动一:资料搜集我能行教师指导重点:1、教师提供相关网址和图书资料,指导学生收集、运用、处理有关蔬菜的相关信息。

2、指导学生设计采访提纲,整理采访记录、撰写采访报告。

学生主要活动:1、走进菜市场,采访卖蔬菜的人(可以是贩卖蔬菜的,也可以是种植蔬菜的),并作好记录。

2、分小组到阅览室、图书馆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

3、观察、认识塑料大棚。

活动二:蔬菜信息发布会教师指导重点:1、指导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资料,并评价这些资料哪些是有价值的。

2、指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并根据整理的结果开展“信息发布会”。

3、指导学生确定展示交流的方式。

学生主要活动:1、学生交流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的成果。

(发布蔬菜信息)2、通过上述活动,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3、通过观察塑料大棚,说说对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有哪些认识?活动三:我是种菜小能手教师指导要点:指导学生制定好种菜计划,并做好种菜操作示范的准备工作。

(在学校基地大棚中进行,事前将渣肥备好。

整好高垄窄畦,地膜备用。

为使学生便于掌握行距、株距。

)学生主要活动:1.制订种菜计划(1)组织讨论:你们想种些什么菜?(2)分组制订小组计划,填写种菜计划表(3)汇报、交流计划。

各小组派一代表上台汇报本组计划,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老师作适当点评,然后小组修改本组计划。

2、实际操作、培养技能。

(1)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示范,掌握种菜的步骤、方法。

(2)两人一组为单位。

学生将自带蔬菜苗或种子种植在规定地段,(一人栽种,一人浇水。

)3.欣赏评价,延伸活动,评选种植小能手。

(1)劳动结束时,检查种菜是否符合要求,并相互欣赏评价。

(2)对劳动态度,劳动技能作简要评议。

(3)活动延伸。

①讨论栽种后还要做些什么?如何实施?(现场分工,后期管理人员轮流担任)②记录自己对它的照顾、呵护以及它的生长情况,为他记一份成长日记。

(提示:日记不必天天都写,但要突出成长变化。

③制作蔬菜的成长资料册:将自己种植的蔬菜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进行整理编辑。

④在班级内交流各自的种菜经验,欣赏别人的蔬菜成长资料册活动之四:学做“烹饪大师”教师指导要点:布置学生查阅菜谱,对蔬菜进行合理搭配,并跟爸爸或妈妈学习炒菜(或凉拌),也可以做成蔬菜制品,如萝卜干或咸菜,并写好体验日记。

学生主要活动:每组推选一位炒菜小能手,在学校食堂进行比赛,邀请任课老师当评委。

比赛时,先要介绍本组炒菜的名称、说明这样搭配的理由,然后再上厨操作。

第三阶段:成果交流,反思评价活动时间:一周阶段目标:1、能小组合作,有计划地策划总结阶段的交流。

成员分工明确,语言流利,能适当借助图片、图表、数据等,结合研究过程,选择适当的方式有条理地进行交流。

2、能结合表现对自我或他人作出合理评价。

并能主动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乐意分享他人或他组的成功经验,对自己或本组的不足能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整改。

教师指导重点:1、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大量的信息,如照片、观察日记、访问笔录、资料卡片等,进行分类整理。

2、做好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工作: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中的要求,从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四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

3、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及时捕捉生成性的问题,将主题活动拓展延伸下去。

4、颁发奖品、升华情感:为优秀课题组成员颁发纪念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学生主要活动:1、学生概述活动情况,要求如下:本次活动的过程是怎样的,调查询问了哪些事、人;观察到了哪些现象;查阅了哪些资料;取得了哪些收获;收集的信息资料如何;谈出自己的感受和设想,提出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