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我的身体舞蹈教案

小班我的身体舞蹈教案

小班我的身体舞蹈教案【篇一:小班健康教案:我的身体会弯曲】小班健康教案:我的身体会弯曲小班健康教案:的身体会弯曲活动设计背景冬天到了,气温骤降,孩子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活动,有一部分孩子还出现了感冒症状。

为了增强幼儿的体质,结合小班幼儿的好玩儿好动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体验游戏的乐趣特意安排了这节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体验游戏的乐趣。

2、知道身体各部位的弯曲可以为们做哪些事情。

3、体验身体弯曲的丰富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了幼儿身体上的关节后,请幼儿自由弯曲身体、想象、表现各种造型。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锻炼不同的关节,并感受到关节的灵活,激发了幼儿大胆探索并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音乐、口袋、盒子、摄像机、电视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煮面条”1、教师:配音乐玩游戏,体验弯曲。

2、教师:让幼儿根据刚才玩的游戏,感受到身体有哪些部位弯曲了?二、感受身体各部位的弯曲有哪些作用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思考,通过弯曲可以为们做哪些事情?1、通过手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2、通过脖子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4、通过腰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5、通过腿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6、通过脚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三、游戏活动游戏“夹口袋”(幼儿分成若干组,比一比哪组夹得最多为胜)巩固游戏“钻山洞”(教师当山洞,幼儿当小汽车)四、课堂延伸通过弯曲进行组合造型,感受弯曲的丰富多样性。

1、教师:请小幼儿自由组合造型,比一比哪组的造型最美。

(教师用摄像机记录下幼儿精彩的造型)2、请幼儿通过电视观看刚才的造型,进行评论。

3、引导幼儿讨论保护关节的办法。

五、在舞蹈中结束活动教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随着“健康歌”的音乐一起跳起来吧,看看谁的身体弯曲得最灵活。

”活动扩展:不仅身体能弯曲,还有好多的东西都能弯曲,现在让们去找一找在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弯曲吧。

【篇二:舞蹈教案】第课时教学内容:舞蹈作品欣赏教学目标:1。

通过舞蹈资料的查阅,让学生初步掌握有关舞蹈的基本知识。

(初步了解)2。

通过对音画舞的欣赏,了解舞蹈来源于生活,并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运用到课堂实践中。

(接受)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赏析舞蹈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

(配音乐及画面,师作dj带领学生舞起迪斯科。

)二,舞蹈欣赏a,舞蹈片段《酥油飘香》,欣赏后提问:姑娘们在干什么?哪个民族的舞蹈? 你怎么知道?(有学生回答:从服装上可以看出是藏族的)(打酥油,生随音乐画面动作模仿,引语:舞蹈来源于生活。

) b,欣赏及讨论出示各民族服装师:既然舞蹈和服装有关系,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什么于舞蹈有关系。

舞蹈--(有关系) 动作、服装、灯光、音乐、队形、道具三。

创编1,欣赏三个有关水的片段《小溪》《江河》《大海》,让学生为它们取名字。

问:为什么这样取,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回答时进行模仿和体会。

如:没有明显的节奏,动作很快等。

师:除了动作和队形,你还从哪里看出来小溪、江河、大海的特征? 引导学生从舞蹈元素进行分析。

队形--漩涡大浪--引出道具沙巾,学生使用沙巾进行模仿波光粼粼的水面、流水、大浪2。

试一试,模仿“海宁潮”学生八人一组进行讨论, 个别组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3。

展现:海宁潮,合成作品4。

小结四,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舞出教室。

第课时教学内容;这堂课分两节课。

第一小节训练基本素质和技巧。

第二小节训练中国舞的基本元素:“提” “沉” “含” “仰”。

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训练方式:第一小节基本素质训练,通过“压腿”,“踢腿”,“搬腿”使腿的软度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下腰”使腰的柔韧性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压脚背”使脚背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小节中国舞训练,这堂课主要向学员讲解中国舞的基本元素:“提” “沉” “含” “仰”。

这四种元素分别要让学员了解掌握。

逐一向学员讲解做“提”时,身上的感觉。

做“沉”时,身上的感觉。

做“含”时,身上的感觉。

做“仰”时,身上的感觉。

教学重点:中国舞的基本元素:“提” “沉” “含” “仰”。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⑴素质训练1,压腿音乐节奏:2/4(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压腿主要是训练腿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只有腿的软度好,动作才会轻盈,舞姿技巧才会丰富。

而压腿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练习,我们只有不断地去磨它,不断的去拉它,我们才能达到一个训练的目的。

⑴前腿8个8拍,⑵旁腿8个8拍,⑶后腿8个8拍。

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

上身直立。

节奏准确。

2,踢腿音乐节奏 2?m4(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⑴前腿一个8拍,⑵旁腿一个8拍,⑶后腿一个8拍。

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

上身直立。

节奏准确。

3,搬腿音乐节奏:3/4(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⑴前腿一个8拍,(1-6搬腿,7―8点地收回)⑵旁腿一个8拍,(1-6搬腿,7―8点地收回)⑶后腿一个8拍。

(1-6搬腿,7―8点地收回)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

上身直立。

节奏准确。

4,下腰第课时教学内容:形体训练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点:压前、旁腿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

慢三音乐伴奏,1-4小节师生面对面站好,5-8小节:摊手,上步,问好。

(二)1、师: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说明了一个的体态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今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舞蹈当中的站立有什么要求?生:肌肉收紧,膝盖夹紧,立腰、收腹、展肩等师:(找一名学生作示范讲解)两腿脚跟相靠十个脚趾用力抓地,两腿夹紧,大腿内侧外旋,收腹、收臀,立腰,下巴微抬,眼睛平视前方。

开音乐,学生双手扶把,按照要求训练站立,启发想象力(如: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亭亭玉立,等)音乐的第一遍,双手扶把,面向把杆,一位脚。

音乐第二遍,一位立半脚尖,保持状态,双手离开把杆,慢慢打开至七位,掌握好重心。

(此组合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体态,克服自然生活中的毛病)2、“蹲”组合师:蹲使双腿的曲伸训练,是促使大腿外开并锻炼大腿、小腿及脚【篇三:三月小班舞蹈班教案】201——2012学年下期小班舞蹈班教学计划刘翡翡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带着愉快的心态学习舞蹈,使她们在学舞蹈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

2、培养幼儿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3、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动的初步训练。

4、认识身体部位的左与右,认识教室的八个基本方位。

5、初步达到颈立、背直、腿直、脚绷等要求。

6、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幼儿按节拍做动作。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教会幼儿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动的初步训练。

2、学会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幼儿按节拍做动作。

三、教学内容:1、中国舞2、基本功练习:《勾绷脚组合》《提陈呼吸练习》《压胯组合》《绕腕练习》《波浪柔手组合》《压腿组合》《前抬腿组合》《后抬腿组合》3、成品舞:《公共汽车》《我爱你》《猪八戒吃西瓜》4、律动:动物类律动四、教学活动流程:第一单元中国舞八个课时第二单元成品舞基本功组合八个课时第三单元中国舞八个课时第四单元成品舞基本功组合八个课时第五单元中国舞三个课时十月份教案基本功组合《勾绷脚组合》第1课时刘翡翡一、教学目标:(1)运用幼儿熟悉的音乐,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节奏感。

(2)通过舞蹈动作的学习,提高幼儿肢体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对老师和小朋友们讲礼貌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提高幼儿节奏感及协调能力,舒活筋骨,以愉悦的心态进入舞蹈活动当中。

三、教学难点:能跟随速度较快的音乐节奏,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整的进行活动。

四、教学内容:1、上课队形安排及常规要求。

2、学习舞蹈《勾绷脚组合》、3、基本功训练:练习压垮、腰部力量的练习活动流程:1、熟悉孩子,安排上课队形,强调常规要求。

2、教授新课:基本功组合《勾绷脚组合》(1)熟悉音乐。

(2)教师示范。

(3)分解动作。

(4)分段练习。

(5)运用故事情节,帮助幼儿记忆音乐,记忆舞蹈动作。

(6)跟随教师哼唱音乐,完成表演。

(7)尝试跟随音乐在教师带领下反复练习。

3、喝水、入厕。

4、放松活动:游戏《小青蛙找家》。

5、基本功训练:练习压垮、腰部力量的练习6、练习舞蹈《勾绷脚组合》基本功组合《勾绷脚组合》第2课时活动重难点:喜欢舞蹈活动,能积极大胆的表现,能完整记忆舞蹈动作,独立完成表演。

教学内容:1、复习舞蹈《勾绷脚组合》2、基本功训练:练习压垮、腰部力量的练习活动流程:1、在教师带领下复习舞蹈《勾绷脚组合》。

2、针对幼儿掌握情况,进行难点练习和个别辅导。

3、教师哼唱歌曲,幼儿尝试独立表演。

4、尝试跟随音乐独立表演。

5、喝水、入厕。

6、放松活动:游戏《小青蛙找家》。

7、基本功练习:练习压垮、腰部力量的练习8、分组进行表演活动。

9、幼儿独立向家长表演舞蹈《勾绷脚组合》10、教师点评、总结。

基本功组合《提陈呼吸练习》第3课时刘翡翡一、教学目标:(1)运用幼儿熟悉的音乐,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节奏感。

(2)通过舞蹈动作的学习,提高幼儿肢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提高幼儿节奏感及协调能力,舒活筋骨,以愉悦的心态进入舞蹈活动当中。

三、教学难点:能跟随速度较快的音乐节奏,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整的进行表演活动。

四、教学内容:1、基本功训练:练习压垮、腰部力量的练习2、教授新课《提陈呼吸练习》活动流程:1、熟悉孩子,安排上课队形,强调常规要求。

2、基本功训练:练习压垮、腰部力量的练习3、教授新课:舞蹈《提陈呼吸练习》(1)熟悉音乐。

(2)教师示范。

(3)分解动作。

(4)分段练习。

(5)运用故事情节,帮助幼儿记忆音乐,记忆舞蹈动作。

(6)跟随教师哼唱音乐,完成表演。

(7)尝试跟随音乐在教师带领下反复练习。

4、喝水、入厕。

5、放松活动:音乐游戏《握手舞》。

6、练习舞蹈《提陈呼吸练习》7、召开家长会,告知注意事项,需要配合的事情及常规要求。

基本功组合《提陈呼吸练习》第4课时活动重难点:喜欢舞蹈活动,能积极大胆的表现,能完整记忆舞蹈动作,独立完成表演。

教学内容:1、复习舞蹈《提陈呼吸练习》2、基本功训练:练习压垮、腰部力量的练习活动流程:1、在教师带领下复习舞蹈《提陈呼吸练习》。

2、针对幼儿掌握情况,进行难点练习和个别辅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