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资料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研讨会课件: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析与思考..ppt
资料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研讨会课件: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析与思考..ppt
反思与启示
2. 进实验室!体验研究的过程和延续性
SO32- + 2Ag+ === Ag2SO3↓ Ag+ + I- === AgI↓
沉淀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竞争
沉淀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竞争 速率和限度对反应的控制
H2S + Cu2+ === CuS↓ + 2H+
沉淀反应与酸碱反应的竞争 K = Ksp(CuS)
0.2 mol L CuSO4 溶液 0.1 mol LAl2(SO4)3 溶液
Ⅰ.产生白色沉淀
Ⅱ.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Ⅲ.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
淀பைடு நூலகம்
环节I:审题
问题结构
(1)Na2SO3 + Ag2SO4 现象 I (2)Na2SO3 + CuSO4 现象 II (3)Na2SO3 + Al2(SO4)3 现象 III
2016年高考化学试题研讨会
2016年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析与思考
北京市第四中学化学教研组
2016. 9. 27
环节I:审题
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 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
滴管
试剂 试管
现象
0.2 mol L
Na2SO3 溶液
饱和 Ag2SO4 溶液
环节II:各个反应的具体分析(3)
Al(OH)x(SO3)y Al(OH)3的实验室制法
Al(OH)3
V1明显大于V2
环节III:得出结论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
。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
有关。
【解析】
实验现象解释
结论
(1)Na2SO3 + Ag2SO4 (2)Na2SO3 + CuSO4 (3)Na2SO3 + Al2(SO4)3
沉淀是Cu2O
环节II:各个反应的具体分析(2)
② 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 。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
。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 的理由是
。
环节II:各个反应的具体分析(2)
【解析】实验现象的直接解释;提出假设 已知: 无I2
CuI沉淀 棕黄色沉淀中原有的Cu+ Cu+的来源 Cu2+被I-还原 Cu2+被SO3-还原
b处变红,局部褪色
直接解释
该溶液中无I2 有I2生成 有碱性物质生成
2Cl 2e = Cl2↑
环节II:各个反应的具体分析(3)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 无SO42-,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① 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
合理解释 (或结论)
提出假设 实验探究
反思与启示
2. 进实验室!体验研究的过程和延续性
复杂反应体系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实验现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 新制棕黄色沉淀与久置棕黄色沉淀对应的实验现象不同 • SO32-被Al(OH)3吸附如何证明? • 铝的碱式盐是什么? • Ag+较Cu2+具有更强的氧化性,(1)(2)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BaSO4
I2产生后又转化 无I2
I2始终没有产生
环节II:各个反应的具体分析(2)
【答案】在I-的作用下,Cu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SO32-转化为SO42假设①
2Cu2+ + 4I- = 2CuI + I2 Cu+ + I- = CuI
SO32- + I2 + H2O= SO42- + 2I- + 2H+
反思与启示
3. 引导学生多角度、辩证地看问题
• 化学反应速率 • 化学平衡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 水解平衡 • 沉淀溶解平衡
内因 ——变化的根据 的影响因素
外因 ——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 ,含有Cu+、Cu2+、SO32- 。 已知: ① 用稀H2SO4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答案】析出红色固体 【解析】信息的直接利用,得出特征实验现象。
(2016 西城一模)证明砖红色沉淀是Cu2O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答案】取少量砖红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砖红色
“实验探究千万不要仅仅围绕问题去讲!”
反思与启示
3. 引导学生多角度、辩证地看问题
SO2怎么教?怎么学?
迁移
•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 还原性 • 氧化性
多角度、系统化 认识物质、认识反应
• 漂白性
如何认识亚硫酸盐的性质?
• 酸碱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沉淀反应
侧重物质性质(通性和特性)
侧重反应的类型
假设② I-的引入,促进了Cu2+对SO32-的氧化 E(Cu2+/Cu+) = E(Cu2+/Cu+) + RT ln c(Cu2+)
nF c(Cu+)
假设③④⑤……
环节II:各个反应的具体分析(2)
实验现象
• 加入淀粉溶液后无明显现象 •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 喷泉实验中溶液变红色 • 高考12题:
产生Ag2SO3白色沉淀 在I-作用下SO32-转化为SO42SO32-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
沉淀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
阴阳离子的性质 反应条件(温度、浓度)
内因 外因
多样性
反思与启示
1. 重视现象的直接解释,锻炼学生的严谨思维
发现或提出有 探究价值的问题
观察 实验现象
现象的 直接解释
对实验现象或 数据的加工
归纳
①亚硫酸盐的性质
(4)
②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环节II:各个反应的具体分析(1)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
。
【答案】SO32- + 2Ag+ ==== Ag2SO3
【解析】现象的直接解释;依据实验现象书写离子方程式。
环节II:各个反应的具体分析(2)
。
【答案】Al3+、OH【解析】信息的直接利用,考察氢氧化铝的两性。
环节II:各个反应的具体分析(3)
② 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 i.被Al(OH)3所吸附; 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 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b.假设ii成立的实验证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