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优质课《时分的认识》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优质课《时分的认识》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优质课《时分的认识》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的时刻(用5分5分数的方法),学生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并注意0占位的问题。

3.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会认读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知道1时=60分,会看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同桌两人一个)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上个学期,我们认识了整时和半时,老师要来考一考大家,会不会看时间?1、(出示课件:起床7时)师:这是小明的一天。

小明什么时候起床?你怎么看的?(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12,就是7时)师:你说的真清楚、准确。

2、(课件显示:晚上睡觉8时半)师:小明什么时候起床?你怎么看的?(时针走过了8,分针指向6,就是8时半。

)师:同学们,真厉害!已经学会了看整时和半时。

3、(课件显示:读书8时15分)师:小明在干什么?你知道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8和9的中间,分针指向3,就是8时15分)为什么指向3就是15分呢?(分针走了15小格)你们说得到底对不对,还需要验证。

4、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分的认识,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二、教学时间单位1、认识钟面师:仔细观察钟面,同桌合作数一数1、钟面上有几大格?2、每大格有几小格?3、一共有几小格?生汇报: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

师:说的对吗?一起来验证。

课件演示:12大格,一起伸出手指数一数。

师:每大格有5小格,伸出手指跟着电脑老师数一数。

一共有几小格?请你5个5个地个把这个电脑老师数一数。

小结:通过发现和验证,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

2、认识分师: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课件演示)师: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钟?为什么?师:每大格有5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5小格就是5分钟。

板书: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师: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验证从1走到2。

12到4,分针走了几分钟?还有其他看法吗?从12到9呢,12到11,从12到12呢。

走一圈是60分钟。

(多种方法数:5分5分地数,利用特殊位置,乘法口诀。

重点讲)小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几小格就是几分钟,我们可以用5分5分的方法数,走一圈是60分钟。

3、认识时师:时针走一个大格是多长时间?(课件演示)板书: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再来验证从1走到2 也是1小时。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你还能举例子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是1小时?师:从12走到6、12呢?(走了6、12小时),时针走半圈是6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

小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走过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4、理解时与分的关系师:再仔细观察,分针和时针走动起来的,你发现什么大秘密?(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小时?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让我们再来验证一下(重看课件)也就是说1时=60分(齐读)板书:1时=60分师:1小时有多长呢,我们一节课是35分钟,加上一个大课间课的时间20分钟,再加做眼保健操的时间5分钟就是1小时。

三、教学时刻的认识1、认时间师:大家想知道建设小学的上课作息时间吗?师:上课以开始我们遇到的问题,这个时间就是学生们早读开始的时间(黑板贴示:8时15分),你现在能肯定地告诉大家是什么时间吗?你是怎么看的?(重点讲解)个别说(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先看时针,时针走过了8,就是8时多,再看分针,分针指向3,是15分,所以就是8时15分。

)同桌说(请你轻轻地说给同桌听,你是怎么看的?)一起说(现在会说了吗?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师:(黑板贴示:10时30分和12时5分),它们是什么时间?你怎么看的?生汇报:(10时半或10时30分)师:用今天学的几时几分怎么说?为什么几时半,分要用30分来表示?(一圈是60分,半圈就是30分)师:还有其他看法吗?(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指向6,就表示30分)师:这个时间你是怎么看的?谁还会说?(先看时针,时针走过了12,就是12时多。

再看分针,分针指向1,是5分,所以就是12时5分。

)小结: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怎么看几时几分?先看什么,再看什么?你可以举个例子来说。

(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指向几,是几分,所以就是几时几分)2、写时间师:我们会读时间了,你会表示时间吗?拿出练习纸试一试,把三个时间用以前学的两种方法表示出来。

老师请写得快,书写又端正的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生板演师:放下笔,眼睛看黑板,一起看一看她们写的对不对。

8时15分中文表示法,是几时几分,就写成几时几分;电子表表示法,当中写个冒号,冒号左边表示几时,是几时就写几,冒号右边表示几分,用两个数字表示,是几分就写几。

师:谁来当小老师说一说这个写的对不对?(10时30分,电子表表示法就是冒号前面写10,后面写30)师:这个中文表示就是12时5分,有不同意见吗?电子表表示法都赞成吗?比较一下前面两个电子表示法,它们冒号后面都有两个数字,这里只有一个,符合前面的规律吗?那该怎么办呢?对!当分不满10,前面用0占位。

写作12:05,读作12时5分(强调)把丢掉的0找回来,补上去。

3、巩固练习师:下面要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会看时间了钟表王国的嘟嘟要当导游带大家去数学游乐园玩一玩。

赶快出发吧!(课件显示)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听从导游的时间安排不然次序会很混乱,人也容易走丢了。

第一站:儿童乐园,到底是什么时候去呢?你怎么看的?9时5分电子表表示法9:5对吗?分不满10,5前面先写0占位。

第二站:百鸟园,什么时候去百鸟园呢?你怎么看?第三站:猴山,什么时候去猴山呢?时针走过了12了吗?在11和12之间,走过了11,就是11时多。

再看分针,指向11,走了55小格,你怎么看出走了55小格?所以就是11时55分。

再过5分钟,集合离开游乐园,是什么时间?为什么?4、拨时间师:刚才认识了那么多时间,下面我们动手拨一拨时间?老师报时间,学生上来拨:5时20分,学生说一说拨的对不对?(先拨时针,拨到5和6之间靠近4,再拨分针,拨到4)师:同桌合作拨一拨课件显示(6时45分 10时5分)以及同桌合作拨一拨的要求1、先拨时针,再拨分针。

2、一人拨,另一人说怎么拨。

3、拨完一起检查。

4、轮流拨时间。

同桌合作展示怎么拨的?(一人拨一人说)四、总结师:今天我们认识看时间几时几分。

看时间,先看时针,时针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指向几,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师:快下课了,你能估计一下我们下课的大约时间吗?你是怎么看的?师:下课!苏教版《时分的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时分的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内容。

本课内容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1、学习内容的抽象性。

对二年级小朋友来说,时间单位比较抽象,钟面也比较复杂。

可通过具体操作,形象演示,让学生理解钟面平均分成12大格,每大格又平均分成5小格。

通过游戏、谜语、操作、观察等方式让学生理解1小时=60分。

2、学习内容的连贯性。

本课“时分的认识”,是时间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时,因此课堂练习还安排了适当的课外延伸,为学生以后学习“秒的认识”做好知识的铺垫。

3、学习内容的生活性。

时间和生活紧密相连,教会学生认读钟面,不仅是教学的内容,也是生活的必需。

在课上,要充分体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小建立科学的时间观念,良好的作息习惯。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孩子以随意注意为主,容易为内容活泼、形式新颖的学习活动所吸引。

动手能力强,求知欲强。

因此,针对孩子的这些特点,本课设计就体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理念。

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适合低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用谜语、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自由表演等丰富的活动形式展开快乐教学。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正确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并能正确书写,初步建立相应的时间观念。

技能目标:通过让学生拨学具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思想教育,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我认为“钟面的认识和掌握时分之间的进率”这一教学目标,既是本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堂课的难点,二年级的学生还是处于思维、理解能力的培养阶段,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这些概括性强的知识并不能深刻地理解。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就能突破这些教学难点。

五、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变“静”为动。

导入部分就采用了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利用课件展示小乌龟和小白兔沿着钟面赛跑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规律: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得快。

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开阔的,有趣的展开背景。

二、探究学习,“静”中求动。

课件上分别闪动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并且标注出名称,让孩子们一目了然,很清楚的认识了什么是时针,什么是分针。

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在这里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运用。

课件继续演示钟面上一共有12大格,每个大格之间有5个小格,并且把这5个小格进行放大处理。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操作性教具的不清楚而造成的认知上的不清晰。

多媒体课件的可变性,灵活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利用。

三、巩固练习,“动”、“静”结合。

我在课上,为了使这帮小娃娃们真切体会到1分钟到底有多长,我特意安排了一个亲身感受的环节。

利用课件播放1分钟优美动听的音乐,先让学生闭上双眼仔细聆听。

再让学生分成活动小组,分别做1分钟口算,跳1分钟绳,做一节眼保健操。

通过两次动静不同的感受,孩子们应该可以体会出1分钟的实际涵义。

抽象的数学知识,综合了音乐的欣赏,活动的开展,使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四、课后拓展,延伸和应用知识。

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把空洞的说教转化为有趣的猜谜游戏,学生会更加乐于接受。

谜语是这样“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她最漫长也最短暂,她最便宜也最宝贵”。

这样东西就是时间。

接着再让孩子们填写一组反义词:()的人,今天做昨天的事,()的人,今天做明天的事!通过“勤快”和“懒惰”这一组对比鲜明的词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

最后在拓展部分,由老师提供空白设计模版给学生,让他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符合自己成长和学习需求的作息时间表,让课堂知识得到及时的拓展,让课堂教学延伸为亲子互动游戏。

让家长和学校共同来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体现了教学的多元化、社会化特点。

因为,孩子的一生,将从认识时间、珍惜时间开始!《时分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时、分的认识》2、教材分析“时分的认识”是学生在一年级初步认识了钟面、会读整时、几时半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