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把大家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和第三组每组选出六名同学到前面来“听音乐踏步行进”,“根据下面播放的三首不同风格的乐曲,及时调整表情和步频”第二组和第四组同学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评判。
《婚礼进行曲》、
《葬礼进行曲》,
在步伐与表情上的表现进行点评.
二,新课
(一.)欣赏《婚礼进行曲》
1,师:下面我们来分别欣赏这三首曲子,同学们能不能说出第一首曲子的名字呢,它都是在那种场合下播放的呢?
名字《婚礼进行曲》;适合场合:结婚庆典。
我们来闭目聆听乐曲,边听边感受:曲子的情绪是怎样的,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幻一)
师:它的情绪是抒情而庄重的。
(师启发学生回答。
情绪:神圣、庄严、幸福。
)
演奏乐器:管风琴:依靠琴管发声,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在欧洲广泛使用,大型的管风琴适合教堂使用。
(幻2)
2,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这首乐曲的引子部分(课件),请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节奏。
(幻4)
师:加上音高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师钢琴伴奏)
师:你认为这声音象什么?它象不象教堂里的钟声?在国外,人们举行婚礼就是在教堂里面,所以《婚礼进行曲》的开始部分,就[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加上了一个四小节短小的引子,采用了同音反复的手法来模仿教堂的钟声。
3,师:接下来,让我们随着音乐轻声的哼唱这首乐曲的主题。
(出示课件〈婚礼进行曲〉的主题音乐)(幻3)
4,《婚礼进行曲》由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作曲。
5,《婚礼进行曲》原是三幕歌剧《罗恩格林》里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合唱。
《婚礼进行曲》是神圣的、庄严的,而且是浪漫的,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确是美的组合,音乐真是很奇妙。
(二),欣赏《葬礼进行曲》
1,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二首乐曲,请同学们用心感受这首曲子适用于什么场合,情绪是怎样的?
(《葬礼进行曲》;适合场合:葬礼。
情绪:悲哀、悲伤)
2,同学们听出来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速度是怎样的呢?
演奏乐器:钢琴; 速度:稍慢
3,大家知道这首《葬礼进行曲》是由谁作曲的吗? 肖邦
4,让我们再次欣赏《葬礼进行曲》我们来随音乐做一下跺脚的律动,体会它步伐速度和情绪。
5,师:《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顾名思义它们都是什么音乐体裁呢?对,都是进行曲,那同样是进行曲,为什么给大家的感觉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是因为每首进行曲各自运用了不同速度、节奏,因而,在情绪上给人的感受就不一样,塑造的音乐形象也就不一样。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拉德茨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
一、了解进行曲在生活中的作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二、了解进行曲音乐的特点,熟悉进行曲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三、能够用母音模唱作品的音乐主题。
[教学重点]
了解进行曲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1(背景图片:卡拉扬形象生动的指挥图)
1. 小游戏:请你步入“绝对现场”。
我们从电视节目中和自己组织的活动中,已经领略了“绝对现场”的刺激与开心。
今天,我想与同学们一起走进绝对现场,去欣赏一首绝妙的音乐,再一次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
(欣赏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演出现场的录像,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表达的独特意境。
特别要留意那几个特写:摄像师将镜头定格在某个演员或观众席上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吗?)
2.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作简单概括总结。
二、新课
1. 背景材料。
(教师简单介绍)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创作的。
拉德茨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
由于此曲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获得较好的剧场效果,人们就喜欢起这支曲子来,至今在全世界广泛流传。
2. 作者简介。
(课件2:展示作者图片,教师简介其生平)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
他所作的圆舞曲,节奏活泼,切分音和休止符应用巧妙。
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就有152首。
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
老约翰·施特劳斯有三个儿子都是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
为分清他们父子,后来人们在父名前加上“老”字,以示区别。
3. 听全曲,整体感知作品。
(课件3:学生自由地谈感受,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拓宽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
利用光盘音、画结合的手段,让学生倾听最美妙的音乐主题。
用“啦”音模唱音乐主题,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演唱时可用拍手的方式给音乐加进节奏。
4. 再听全曲,了解作品有关资料。
此曲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
乐曲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序奏———引子:
音乐的第一部分的一个音乐主题是用带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写成,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
5. 讨论交流
(课件4: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作品、对音乐形象的整体感知,谈听后的感想、心灵的震撼等等。
)
6. 归纳总结
(课件5:众家言———边听音乐边总结:进行曲有哪些特点?如果让你来给进行曲下定义,应该怎样下?)
(课件6:简述进行曲)
(课件7:你能找到有关进行曲的音响资料和文字资料吗?可否带来让大家一起欣赏?看谁做得到。
)
三、小结
(课件8:字幕滚动显示“谢谢合作,再见”。
背景音乐《拉德茨基进行曲》衬托,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评析]
本课设计采用了四个步骤:
一、课前激趣
课前采用欢快的小游戏激趣的方法———请你步入绝对现场,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始新的一课。
二、基本部分
充分利用学生的听觉器官,培养学生手脚并用、动手动脑的习惯;接着是新颖、适用的课件辅助教学,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采用教材配套光盘的音像资料,把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到一个最佳水平,为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最完美的实现。
此环节,学生在各种意境中听了五遍音乐,由生到熟,由听到唱,由被动到主动,欣赏音乐成了他们最喜爱的活动,教学目标成了他们超越自我、赶超同伴的加油站,学生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三、结束部分
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借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看谁做得到
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是想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便于加深对作品的了解和知识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