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胶体》PPT课件
C.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胶粒带正电荷
D.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h
19
4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 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C ) A.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 液体即可
C.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生成红褐 色液体即可
D.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生成红
一、分散系 1 胶体的定义
2 胶体的性质
二、胶体 3 胶体的制备
三、练习 4 胶体的分类
h
2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溶液: 盐水、糖水、双氧水、硫酸铜
溶液等
悬浊液: 泥水、石灰浆、硫酸钡与水混
合
乳浊液: 油水混合、苯与水混合
h
3
一、分散系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
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h
12
(3)聚沉
向胶体中加入可溶性盐时,胶体形成沉 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
解释:盐中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胶体微粒
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
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
方 法
加入可溶性盐 加热 加入带异种电荷的胶体
应用:制豆腐
h
13
4.渗析(胶体的净化)
渗析: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 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来的操作。
悬浊液 / 乳浊液 (巨大分 子或离子集合)>100nm (10-7 m) 外观:不均一 不稳定
h
5
分散质微粒直径数轴图
溶液
1nm
浊液
100nm
h
6
二、胶体
1、定义: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
( 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 胶体中的分散质我们又可称为胶粒
2.胶体外观:均一 . 稳定 3.常见胶体: Fe(OH)3胶体 AgI胶体 淀粉胶体
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质
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分散剂
分散系
溶液 (NaCl溶液) 悬浊液 (泥水) 乳浊液(油水)
分散质
Na+和Cl小土粒 小油滴
分散剂
水 水 水
可见,不同的分散系取决于分散质微 粒大小的不同
根据分散质 微粒的直径
溶液(分子或离子)< 1nm(10-9 m) 外观 :均匀 稳定
褐色沉淀即可
h
20
4.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 的性质是( AD ) A.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
沉淀 B.都有丁达尔现象 C.加入足量盐酸,均可发生化学
反应 D.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
h
21
不同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胶体
分散质微粒 直径
<1nm
>100nm
分散质微粒 小分子、离 很多分子集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 (或离子) 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 薄膜。常由鸡蛋壳膜或羊皮纸或 动物肠 衣膜等制成。
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小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h
14
结论:
浊液既不能通过滤纸也不能通过半透膜 胶体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 溶液既可以通过滤纸也能通过半透膜
h
7
按分散质微粒大小的不同来分
分散系(混合物)
溶液
胶体
浊液
说明:溶质=分散质 溶剂=分散剂 只
适用于溶液,而不能用于其它分散系。
h
8
3.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 亮的光区,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现象的原因: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波长400-700nm)散射 而形成的。
丁达尔现象的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自然界中的云、雾、烟尘都是胶体,
清晨密林中的光束 夜晚车灯的光柱
h
9
自然界的丁达尔现象
h
10
早晨的阳光射入森林的美丽景象
(自然界的丁达尔现象)
h
11
(2)电泳
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外加电场的作
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胶 粒)带有电荷。
h
15
3、胶体的制备
Fe(OH)3(胶体)----参看课本P39 4
A . 操作步骤 B . 反应原理 C . 注意事项
h
16
4、胶体的分类
根据分散质 微粒的构成
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 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根据分散 剂状态
气溶胶:烟、云、雾
液溶胶:AgI胶体、Fe(OH)3胶体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练习 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 )
A. 淀粉溶液 B. 食盐水 C. 牛奶 D. 碘酒 2.观看以下演示 并 回答问题
h
18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纳米级者
(1nm ~100nm)的分散系是胶体。 B.胶体可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溶液 中分离出来。
组成
子
合体
外观特征稳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
定性
稳定
稳定
能否透过滤
纸பைடு நூலகம்
能
不能
>100nm
1nm— 100nm
很多分子集 分子集合
合体
体
不均一、不 均一、透
稳定
明较稳定
不能
能
能否透过半 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h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