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益活动人人参与”活动总结

“公益活动人人参与”活动总结

“公益活动人人参与”活动总结
——***系为响应学院关工委2014年10月27日下发的《***院开展“公益活动人人参与”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系于2014年10月28日起开展了常德特殊教育学校“爱心”之行、电脑义务维修服务站、班级主题团日活动等系列公益活动。

一、常德特殊教育学校“爱心”之行
2014年11月13日下午,***院***系“爱心团队”一行人来到常德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公益活动,人人参与”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旨在让学生们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意志和品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服务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活动开展前期,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第一,我们与聋哑智障儿童学校取得了联系,得到了支持与必要的帮助。

第二,我们在***系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发动,并对聋哑智障学校在校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事先的基本了解。

第三,确定聋哑学校学生人数,准备好表演的节目和活动设备,购置好相关礼品。

此次常德特殊教育学校“爱心”之行包括三项内容。

1、“气球大战”游戏
“气球大战”游戏开展前,我们提前准备好了吹好的气球,并用大袋子装好。

游戏中,我们将气球绑在一条线上,分两组踩气球大赛,并开展了在气球上面画画的比赛。

我们与孩子们开心地玩游戏,踩气
球、在气球上“绘画”,还有“老鹰抓小鸡”等等。

在游戏过程中获胜的孩子,就会得到我们预先买好的蛋糕奖励,没有赢也会有糖果安慰。

2、“我的心愿”计划
此项活动中,我们给孩子们“心愿卡”,让他们写下自己小小的希望。

后期选出比较可行且有代表性的帮助他们实现。

后期我们也会保存好心愿卡,全部记录在案,逐步实现。

此项活动需志愿者积极引导,避免写出很空的话。

看着小朋友们欢乐的笑脸,我们感到特别欣慰。

3、“爱心捐助”活动
我们把准备好的学习用品送给了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地坚持学习、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最后我们和聋哑智障学校学生合影留念,志愿者们合唱一首歌曲,然后一起合照,最后聋哑儿童用手语表达感谢之情,用DV录下来用作留恋。

以上为此次常德特殊教育学校“爱心”之行的主要内容。

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一,聋哑智障儿童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多的人关注身边的残疾儿童。

第二,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能让孩子们看到生活的希望与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

第三,我系志愿者真正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提高了大家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大家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电脑义务维修公益实践活动
2015年3月,为响应雷锋月号召,***系策划了“电脑义务维修”公益实践活动。

大学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备军,应该发挥知识技能的优势,为群众服务,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作为21世纪融汇激情与理智的大学生,应当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

为此,***系组织了电脑义务维修志愿服务项目,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创新性地开展电脑维修、电脑安全义务咨询等科技服务。

活动开展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我们在***系招集了一批有一定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志愿者,组织成立了一支电脑义务维修队。

对维修队进行专业培训,邀请***系专业教师对维修队成员进行电脑拆装机培训、电脑故障诊断方法、软硬件维护常识等知识讲解,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维修队伍。

制作好宣传展板、横幅,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立联络点,接收同学的故障电脑,并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登记、问题鉴定、维修工作。

2015年3月19日开始,我系电脑义务维修队在院办公楼前坪开展了电脑义务维修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时间为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中午12:00到14:00,下午的4:00到5:30。

活动进展顺利,络绎不绝的同学们前来咨询。

在活动中,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技术专业知识来开展义务维修等活动,用专业知识来帮助人,发挥专业特长,维修电脑,进行系统更新,软件更新等,学以致用回报社会,并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

本次活动既是对学校同学的便利,也是检验我们专业学习的成果,同时促进了对我们专业技能的锻炼。

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电脑义务维修活动,志愿者理解了“团结、互助、友善”的精神内涵,学会感恩、回馈社会,使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从中收获自我认同和成就感,传递一份正能量,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三、班级主题团日活动
为进一步扩大公益活动影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组织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的可喜局面,我系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公益活动,人人参与”主题团日活动,以各团支部为组织单位,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公益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

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正因如此,为了扩大活动影响,我系要求各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公益主题团日活动。

活动开展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组织发动。

我系包括网络大专1301班、网络大专1401班、软件大专1401班、软件大专1402班共四个班级,合计131人。

通过各班自主组织活动的形式,更好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网络1301班开展了“爱护校园环境,共创美好校园”主题团日活动,对校园的白色垃圾进行清理,并号召大家爱护环境卫生;软件1401班开展了“去除小广告,爱护美好校园”主题团日活动,对校园内的小广告进行清除,保持教学楼的干净。

各班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目的就在于更深刻地理解“公益”二字的含义。

各班公益主题团日活动结束后,各班对团日活动进行了总结,班委对活动效果进行了评估,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个别同学对公益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不愿意参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解决。

四、其他公益活动
除以上三个活动之外,我系为响应学院号召,还开展了“公益活动人人参与”主题演讲比赛系部初赛,“公益活动人人参与”主题征文系部初赛等活动。

我系人数不多,但对于学院组织的系列公益活动都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力求在全系形成“公益活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公益活动中,学生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更好地学会了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更加懂得尊重人、体谅人。

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
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

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在公益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提高了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系
2015年5月3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