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互查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互查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省有关会议精神,坚决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做好集中区冬季安全工作。
区安委办根据管委会统一部署,精心组织辖区各施工企业集中参加冬季安全生产互学自查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互学互查工作总体情况
此次互学互查主要检查等施工现场,整个活动历时一天,由安委办成员为领队,各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和安全技术干部为组员,全体成员在活动中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克服点多线长,气候不良等困难,如期、圆满地完成了检查任务。
各施工单位对互查工作也予以了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亲自向检查组汇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虚心听取检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
安委办成员认真履行职责,指导、督促检查组严格认真完成检查和总结工作,如第二组、第五组两个小组,检查、分析归纳和总结工作都做得较好,提交的检查报告质量较高。
通过此次安全互学自查活动,各施工单位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并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他们希望管委会能经常举办安全互学自查活动,从中学习别人好的做法和经验。
此次安全互学自查活动也为建设平安园区、和谐园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互学互学检查出的各类问题
一是安全设施设备隐患。
包括安全设备设施缺、损和不按规定使用安全设备设施等。
二是作业行为隐患,主要是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和无证上岗等行为。
三是安全管理缺陷,主要是指部分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
如部分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即使印发了相关制度,也是东拼西凑,不完全符合本单位的生产实际,可操作性不强;现场安全管理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入场前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不彻底,或虽然有教育和交底,但作业人员对安全操作仍不够熟练,容易发生事故;部分单位的承包经营模式削弱了安全监管力度;安全生产资料档案不够规范,形式、内容千差万别,应予以统一规范。
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管委会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部署,进一步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认真落实隐患整改、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
继续深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区安全生产意识。
继续强化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认真修改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加强安全生产台帐、档案信息和总结汇报工作。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全面保证安全生产,为完成全区工作任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附送:
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心得体会
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心得体会
在工厂企业中,每年都会有不少的各种项目需要实施,而不同的项目又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有些项目与生产的联系紧密;有些项目受现有生产条件、场地条件、环境条件的限制较多;有些项目对进度控制的要求极为严格。
所有这些,对于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做好项目的安全管理,结合项目管理的一些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当我们大力倡导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来指导项目管理工作,不断优化项目管理过程中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的管理时,作为一个项目经理或项目管理者,请不要忘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忽视对项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员工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最终影响的还是项目的进度、成本和效益。
所以,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提高安全工作的管理的水平,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安全与身体健康,是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首要职责。
作为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就要求项目经理在进行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的管理过程中,始终将安全作为第一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特别是项目施工阶段的特点,充分考虑到安全工作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保证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有效进行项目管理。
二、加强对项目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与资质确认
为确保安全管理工作,项目经理要注重抓好对项目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相关的培训。
我们在对项目的管理过程中,针对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采用如下的方法:
1、所有进入项目施工区域的外来人员(包括设计、施工、设备服务等)都必须接受项目单位的三级安全教育(厂部、分厂、施工所在区域)。
通过安全教育,使所有项目相关人员充分了解项目实施区域的环境、生产特点、危险源、安全注意要素等等。
充分理解对项目提出的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要求。
增强了项目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技能。
2、施工队务必须有资质,必须有良好的安全信誉。
施工人员必须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必须持证上岗。
我们对于参与项目施工的施工队伍,要求必须要有经过认证合格的资质。
必须在以往的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安全记录。
要求每个施工人员都是经过了正式的培训的合格持证上岗人员。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查,无证上岗人员立即停止其施工资格,同时对所在施工队也将作为不良安全记录予以记载。
通过这些手段,实际上是要保证参与施工的施工队伍具有较为良好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安全素质。
这些是项目能够安全、顺利地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
三、加强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注重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每个项目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施工队伍应该针对每个项目的不同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一些施工队伍在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方面,千篇一律,各种规章制度列了许多。
可是如何保证规章制度得以遵守,对于项目中的关键点、难点的采取怎样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却没有体现或者非常简单。
如果按这种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进行准备和施工,难以保证施工中的安全。
为了确保施工队伍在施工中采取正确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保障项目的安全,作为项目经理要组织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和现场调查。
一方面通过对设计图纸、技术资料的详细讲解、交待,使施工方充分了解项目施工的整体状况和难点、重点。
另一方面带领施工技术安全责任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施工场所的环境、施工条件、施工区域的危险因素等等。
在此基础上,施工方可针对项目施工的技术要求、安全要求、现场条件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
然后,再组织设计、项目单位、施工、安全管理部门等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查,保证其有效性和合理性。
一个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能够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得到认真的执行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良好保障。
四、加强安全检查制度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它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隐患,及时发现不文明的行为,及时纠正违章作业并及时对员工进行教育。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实行的是三级安全检查的方法。
首先,施工方应进行每日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其次,项目所在
区域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并召开安全例会,对发现的问题及存在的隐患及时通报、限时整改。
第三,由项目所在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安全巡检,发现问题后,除教育、整改外,还会对施工方进行安全不良行为记录。
对于有不良纪录的施工队伍,将会影响到以后的项目承包资格。
这种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制度,有效杜绝了施工中的不文明行为,有力地保障了施工安全。
五、加强现场危险源控制,加强施工与生产的协调
许多项目施工,都发生在生产机组的某一局部区域,常常需要边生产边进行部分的项目施工。
这种情况下,加强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控制,加强与生产的协调尤为重要。
许多生产机组用到煤气、油、电、腐蚀性化学溶液以及水、气等等,这些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对于进入危险区域施工,必须做好有关各方的确认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对于施工中的气割、电焊等动火作业,必须做好施工动火器材的管理。
必须对动火点、动火时间以及动火保护等进行全面的管理。
为了妥善处理好施工与生产的矛盾,项目经理必须加强施工与生产的协调。
通过协调与沟通,合理安排生产与施工,共同落实施工安全措施,保证施工与生产两方面的安全。
总之,安全管理是大事。
每个项目经理在每个项目的管理过程中,都必须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对安全予以高度的重视。
只有安全管理做好了,才能真正将项目管理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