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作者:寇刚这次教师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上包括对教学规章制度、教学常规、师德、大学教育的常识和特点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实践上包括观摩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教学示范课和新教师的现场教学示范课。
通过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也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培训的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们加入到师专这个大家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也介绍了学校未来的美好蓝图,并且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
这些都使我更加对我们学校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业、扎根于我们师专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
二、认真学习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虽然在来到师专以前,我已经积累了许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高校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
教导处的纪勇平处长给我们详细介绍和讲解了我校的相关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年来的许多相关事例作为典型范例。
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门一样,同样有着很多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我认识到,作为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必须坚持教学领域的社会主义方向,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
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学校的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认识到高校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
郑伟鹏老师以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一次生动的报告。
他从高校教师的构成、对高校教学概念的认识、教学观念的转换、大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特点、大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总结。
通过听讲和自己的认真体会,使我对高校教师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我认识到,高校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
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大学课程内容有着许多的特点,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前沿性,二是探究性,三是智能性,四是方法性。
作为大学的教学过程,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学技巧的掌握。
我体会到要作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确实要付出自己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四、观摩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差距,也找到了改进的方向。
这次培训又安排了两次课堂观摩。
虽然是不同的专业,但是教学的方法是相通的。
从观摩教学中,我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总之,这次新教师培训虽然是安排在学期之中,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和次数,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来参加培训的。
我通过这次培训,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确实,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的能够胜任自己本职的教学工作,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高校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我们师专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我作为一名新教师,而且还是刚毕业,对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未能认识。
在教学常规和教学方法技巧等问题上,都是毫无经验,我迫切需要学习和认识。
庆幸的是:县教育局领导对我们新老师的关心,从实际出发,从细微处出发,针对具体问题,精心安排了这次培训,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新教师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情况,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
我也抓住了这一良好的学习机会,怀着一颗诚挚的心加入新教师培训队伍中去,学习别人宝贵的经验。
本次培训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在班主任学习方面,使我们感受颇深。
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老师是决定性因素,老师采取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氛围和情境的主因。
做为老师,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老师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心灵的媒介。
老师可以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
能伤人,也可以救人。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能受到感化决定权在于老师。
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多用一把衡量的尺子,多一种激励的方法去爱护我们的学生这样就会多一些优秀的学生。
如果我们能欣赏每一个学生就像欣赏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每个孩子都会是一抹灿烂的阳光,每一个小荷都会露出尖尖角,每一颗星星都有闪烁的机会!二、在班级管理方面,对我影响最大。
(1)爱学生,把学生当人,给学生心灵的自由。
虽然我们经常讲让学生成为班级主人,让学生与老师进行心灵的交换,但是在更多时候的班级管理中没有能够顾及到孩子们的真实心情,没有用心做学生的心灵的读者。
我要用我的真心去爱孩子们,让孩子们有许多真心话想对我说,让孩子在他需要的时候找到我倾诉,让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提到我,就足已。
(2)不露痕迹的教育。
在开学第一天,给孩子们提供一份温馨的服务,给孩子们的第一封信,给新生的三句话。
在教学工作中努力给孩子们提供教育的新起点,善于敏锐地捕捉教育的时机。
“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些令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是我追求的目标,坚持认为没有一个孩子想做坏孩子,在班级管理中给那些落后的孩子总是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宽容,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总是不断表扬。
让每个孩子在班级中都有一份温馨的感觉,都有一份我是班级小主人的责任心。
但愿在今后的教育中有类似的不露痕迹的教育。
(3)幸福是一种心态。
体验幸福感,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生命的成长,教育的幸福从学生中来,从实践中来,从阅读中来,从写作中来,从反思中来,从难题中来。
不能把学生的琐事当成是负担,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收获就是他们成长的脚印,成也好,败也好,都是我们在班级学校生活中的幸福的事儿。
我们应该感到生活着是幸福的,在幸福中生活就不会感到工作有多么的累人。
三、普通话培训方面:刚开始学习是不以为然的。
不就是普通话吗?小学水平已足够,自己学了几年的教育专业,普通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然而,当我听完教师的时,终于有了些忐忑的心情。
情况还不止如此,当我认真检查自己的发音时,才知错误很多。
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时学到的一些小窍门1、掌握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工具,要想语音标准,必须从声母和韵母两个方面都多下功夫,弄清每个音节的口形和归音位置。
只有掌握并熟练运用汉语拼音,才能加快学习普通话的速度,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2、掌握本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
对于不同的地域,这种区别也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对应规律。
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掌握了这种规律,纠正方言,正确练习,学习普通话就不是很难的事了。
3、先学会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字。
在生活中,有一些字、词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例如:“您好、谢谢、请问”等,先学会这些常用的字、词并不断使用,待掌握以后再逐渐扩大学习范围。
运用这种方法,容易看到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4、不怕嘲笑,持之以恒。
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笑话,但不能因此而退缩。
相反,要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把他人的笑语变作自己学习的动力我从内心里感谢这次培训,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讲普通话,使自己的普通话话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此外,还要在学生中积极开展了宣传活动,宣传橱窗、展板等渠道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力度。
悬挂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标语,在班级、校园各处张贴推普标语,让说普通话的意识深入到学校每个人的心里,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推普氛围。
四、这次培训使我进一步理解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传统教育已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教师认真贯彻落实新的指导思想,进行新课程实践与研究。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已逐渐被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的氛围所替代,课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言堂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和活力,学生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已。
然而,在刚刚课程改革时,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和束缚,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不能一下子深刻领会体育新课改的精神。
如何很快适应新课标,掌握新课标呢?我不禁有些彷徨。
当我迷茫之际,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它犹如一丝曙光,引领着我走出教育的误区,走向光明。
陶行知先生注重用崇高的师德、师魂感染学生,用高超的育人智慧启迪学生,善于以爱心培育爱心,以人格塑造人格。
他的“民主的教育”、“民主的教师”等观念不正是当今新课标所提倡的吗?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让我深感教育原来是如此的美丽,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1、树立课程意识,参与课程开发。
新课标提倡的“所有的教学内容须为教学目标服务”,与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课程要有系统,但也要有弹性,要在课程上争取时间的解放”不谋而合。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需思考,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普遍缺乏课程意识,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而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
新课程正在致力于建立民主的课程管理文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并提出开发校本课程。
“三级课程管理”的理念,赋予教师参与课程一切管理课程的权力,要求教师必须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重新选择、建构教材来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我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各方面取得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充实和更新体育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我在平时教学中,能够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以及所教内容资源的开发,以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来激发和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书本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心和智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