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章 锐角三角函数 1、锐角三角形
① 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正切也经常用来表示山坡地斜度
②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如果锐角A 确定时,∠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邻边的比便随之确定
③ ∠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sinA=
斜边的对边
A ∠
④ ∠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A=
斜边
的邻边
A ∠
⑤ 锐角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 ∠A 的三角函数,锐角A 变化时,相应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也随之变化
⑥ Si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cosA 的值越小,梯子越陡 2、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①
3、三角函数的计算
4、解直角三角形
① 由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的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5、三角函数的应用 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第二章 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
① 一般地,若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y=ax 2+bx+c (a ,b ,c 是常数,a ≠0)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① 二次函数y=x 2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开口向上,且关于y 轴对称。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抛物线的顶点,它是图像的最低点。
② 一般地,平移二次函数y=ax 2的图像便可得到二次函数y=a (x-h )2+k 的图像。
因此二次函数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如下图所示
3、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①二次函数y=ax2+bx+c可化成:y=a(x-h)2+k,顶点是(h,k)。
如果已知顶点坐标,那么再知道图像上另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确定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②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中的一项系数,再知道图像上两点的坐标,也可以确定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4、二次函数的应用
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函数
①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有三种情况:有两个交点,有一个交点、没有交点
②与此对应,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也有三种情况,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没有实数根
③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一元二次ax2+bx+c=0的根
第三章圆
1、圆
①圆可以看成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定点就是圆心,定长就是半径,以点o位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②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③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④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在同圆和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⑤点与圆的位置三种关系:点在圆外,即d>r;点在圆上,即d=r;点在圆内,即d<r
2、圆的对称性
①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
②圓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
③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④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3、垂直定理
①垂直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②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4、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
①顶点在圆上,两边分别与圆还有另一个交点,像这样的角,叫做圆周角
②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
③推论: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④推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⑤推论:园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⑥圆内接四边形,这个圆叫做四边形的外接圆
5、确定圆的条件
① 利用尺规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方法如下图:
②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① 直线和圆有唯一的公共点(即直线和圆相切)时,这条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② 直线和圆相交,即d <r ;直线和圆相切,即d =r ;直线和圆相离,即d >r ③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④ 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7、切线长定理
① 过圆外一点画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② 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画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8、圆内接正多边形
① 顶点都在同一圆上的正多边形叫做圆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该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② 把一个圆n 等分(n ≥3),一次连接各分点,我们就可以作出一个圆内接正多边形 ③ 五边形ABCDE 是圆O 的内接正五边形,圆心O 叫做这个正五边形的中心;OA 是这个正五边形的半径;∠AOB 是这个正五边形的中心角;OM ⊥BC ,垂足为M ,OM 是这个正五边形的边心距
9、弧长以及扇形的面积
① 在半径为R 的圆中,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计算公式为l=
180
n
πR ② 如果扇形的半径为R ,圆心角为n °,那么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 扇形=360
n πR 2
③ 扇形面积公式和弧长公式的推导:S 扇形=
2
1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