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收入舞弊的审计策略论文
一、收入舞弊的动机
收入舞弊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虚减收入,另一种就
是虚增收入。
收入舞弊的目的主要有:
(1)偷逃或骗取税款,获取最大收益,企业通过故意少记、漏记作为计税依据的业务收入以达到少交或不交税金的目的,这
种情况在私营小企业中比较多见;
(2)为以后的盈利创造条件,主要出现在筹谋上市的企业
或实行绩效考核的企业通常藏匿收入以降低基数;
(3)迎合市场预期或特定监管要求。
例如,迎合资本市场
上财务分析师对公司业绩的预期,或者迎合监管机构所设定的作
为特定行为先决条件的“门槛”指标。
(4)牟取以财务业绩为基础的私人报酬最大化。
例如,在
管理层的私人报酬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业绩直接挂钩的情况下,
往往会导致管理层出于追求私人报酬最大化的动机而虚增收入。
二、收入舞弊的手段
1.故意虚构经济业务,编制虚假的会计分录。
企业虚构
客户或以真实客户为基础,虚拟交易。
虚构的经济业务按正常销
售程序进行模拟运转,包括伪造客户订单、销售合同、出库单、
发运凭证、开具税务部门认可的销售发票等。
有的企业通过有交
易的客户虚构销售业务,使其收入远远大于真实的收入,等到次
年再作退货处理或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既不增加税负,又提高
了收入。
2.对销售期间不恰当分割,任意调整收入的确认时间。
企业往往根据经营情况人为调节收入的入帐时间,以达到“已丰补歉”、平滑利润的目的。
提前确认收入主要采取提前开具发票的手段,将未转移所有权的商品销售收入、未完工而跨年度的劳务收入、一次收取但须提供后续服务的使用费收入等全部确认为当期收入。
延后、隐瞒收入确认主要采取已转移所有权的商品销售收入延后开具发票、出库单以推迟入帐时间,已完工或有完工进度的劳务收入不开具发票,劳务合同期限造假以藏匿收入。
3.滥用或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企业利用特殊的销售业务操纵收入,如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企业在与客户签定的正式销售合同中,不提退货条件等可能意味着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等事项,而是将此类事项写进补充协议。
利用补充协议,隐瞒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的事实,按正式销售合同条款确认收入不顾及补充协议的规定。
又如“以旧换新”商品销售业务,按照规定回收产品应作购进处理,销售的商品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不得扣减收购旧货物的收购价格,但企业采取以差价入账,调节收入。
三、收入舞弊的审计策略
1.风险评估是收入审计的前提和基础
(1)新审计准则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贯穿了进来,将风险评估作为整个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在收入审计中,能否合理评估风险,将成为评价事务所审计质量及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关键因素。
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的环境,这是审计工作的起点。
通过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管理层、财务人员和其他对被审计单位情况熟悉的人员交谈,尽可能多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的环境,对被审计单位是否会发生会计舞弊进行判断。
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否恶劣,被审计单位
生存是否艰难。
了解被审计单位治理层为管理层设定的经营业绩
指标是否畸高,使管理层面对非正常的压力。
了解被审计单位在
业界的信誉状况是否良好。
(2)评估与收入相关的内部控制,企业不完善的内部控制
是舞弊者所要寻求的机会。
注册会计师在收入审计时要重点审查
企业与收入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完善,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
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情形,审查不相容职责是否进
行了分离,审查是否有完善的审批程序并一贯遵守执行。
此外,
在信息化审计时代,注册会计师在对无纸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
计时,应注重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特别注意对系统操
作方面的一些控制程序进行了解和测试,必要时需要电脑专家的
配合。
2.多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在收入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除
可运用传统的分析数据,如本期数据与历史数据、行业数据对比、计算重要产品毛利率外,更重要的是运用非传统的分析数据。
首
先可将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和现金流进行对比。
企业虚增收入一
般不会产生实际的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与现金流量数据矛盾背后
很可能存在着虚增收入行为。
其次可将收入与企业规模和生产能
力进行对比。
若收入远高于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则表明可能虚
增了收入。
另外,对大众消费品生产企业,可将收入与市场占有
率进行对比,企业的收入最终会在市场中体现,如果在大众消费
品市场难觅企业产品的踪迹而企业却有大额收入,则有可能虚增
了收入。
3.完善实质性审计程序
(1)强化对应收款项的审计。
虚假的收入通常伴随着虚假
的应收款项,对应收款项实施函证程序是发现虚假收入的有效手段。
为提高询证程序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在利用被审计单位提
供的询证地址时,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注册会计师可将被审
计单位提供的客户名称、地址与销售发票上的记录核对,还可利
用Intemet、黄页号簿等获取被询证单位的地址、电子邮件地址、传真、电话等,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相关询证地址进行核对。
在
取得电子媒介或以传真等方式的询证回函后,注册会计师还应当
索取书面回函,保留回函信封作为审计证据,并充分关注回函来源。
注册会计师在认为被审计单位与其关键客户可能存在“默契”时,应该向对该关键客户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就有关问题函证、
沟通,以证实其真实性。
(2)强化对货币资金的审计。
虚假的收入通常从银行对账
单的流水记录中能发现端倪。
因此重视对货币资金的审计,是发
现虚假收入的捷径。
企业的现销收入和赊销应收款项的收回是企
业收入的两大来源。
对大额的现销收入,注册会计师应追查银行
对账单的流水记录。
获取银行对账单、银行询证函是注册会计师
审查银行存款的一项标准取证程序。
对银行存款余额的确认应当
以询证程序为主。
为保证询证的有效性,对于重要和异常的银行
账户,注册会计师应当寻求被审计单位的配合,亲自前往银行询证。
(3)强化营业收入的截止性测试,关注日后退货的相关记录。
营业收入截止性测试的基础是企业的收入确认原则。
截止性
测试的关键在于查看发票开具日或收款日、记账日、发货日或提
供劳务日三者是否处在共同会计期间。
查证被审计单位是否多计
收入的截止测试方法一般采用从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账簿记录查
至记账凭证,检查发票存根与发运凭证等,以证实已入账收入是
否在同一期间并已开票发货。
被审计单位是否少计收入的查证方
法一般有以下两种:一是抽取若干张报表日前后开具的销售发票
存根,追查至发运凭证和账簿记录,查找有无漏记收入;二是抽取
若干张报表日前后的发运凭证,追查至发票存根和账簿记录,查
找有无漏计收入。
此外,企业多计的收入往往在其后表现为销售
退回。
所以应关注资产负债表日后有无大额或连续退货,以查证
报告期销售收入的真实性。
(4)关注实物流转程序。
追查存货的永续盘存记录,关注
企业实物流转,也是发现虚假销售收入的重要手段。
公司的生产
经营活动是一个包括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等复杂活动的集合体,这些活动通常会涉及计划、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等部门,存货的流转几乎涉及到上述的每个部门与环节,凭空捏造的销售
收入一般不会伴随着真实的存货流转,因此抽查存货采购、产品
入库等盘存记录往往能够有效地揭露虚假销售收入。
(5)通过其他项目的审查结果予以佐证。
企业的整个生产
经营过程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衔接都会给我
们的审查工作提供线索,所以注册会计师要关注由销售的增减引
起的相关事项的增减。
如销售的增减会引起包装材料、水电费的
增减;企业自设运输部门并负责免费运输销售货物,那么运输费用
就应当和企业收入的增减呈现同向变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下,销售的增加往往伴随着营销费用的增加,因此注册会计师可以通
过“包装物”、“制造费用——水电费”、“销售费用”等项目
获取的审计证据进一步佐证收入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