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提优卷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正下方,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此时塑料块下方刚好与水面接触,且距底面积为300cm2的容器底部5cm,现往容器中缓慢加水,已知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块的密度为5g/cm3B.当加入1000cm3水时,正方体物块所受浮力为5NC.当加入3000cm3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D.当加水至塑料块刚好漂浮时停止加水,然后将容器内的水以50cm3/s的速度向外排出,同时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以1cm/s的速度向上移动,则经过约2.86s之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再次回到5N2.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
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倍。
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A.11nρ+B.1nnρ+C.21(1)nρ+D.22(1)nnρ+3.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示数为3N,把它浸没在水(密度为1.0g/cm3)中时,弹簧秤示数变为2N。
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的密度为ρ,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和压强差分别为△F和△P,则无法求得的是()A .m B.ρ C.△F D.△P4.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丙三个同规格容器内各装有液体,小天同学将完全相同的A、B、C三个正方体分别放入三个容器内,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ABC F F F ==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p p 甲乙丙==C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p p 甲乙丙==D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A B C F F F >>5.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块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20cm 3、45cm 3、65cm 3、75cm 3。
若将四个物块浮出水面的部分切除,待重新稳定后,四个物块再次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V 甲、V 乙、V 丙、V 丁,且V 乙>V 丙>V 丁>V 甲。
则四个物块各自原来的体积大小可能为( )A .80cm 3B .100cm 3C .120cm 3D .140cm 3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S 2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深:在容器中放入底面积为S 1,质量为m 的圆柱形木块,在容器中缓慢加入水,当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零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 )A .21S mg S B .211S S mg S ﹣C .121S mg S S ﹣ D .221S mg S S ﹣ 7.把重5N 、体积为0.6dm 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上浮、F 浮=6NB .物体悬浮、F 浮=5NC .物体漂浮、F 浮=5ND .物体沉在水底、F 浮=6N 8.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A 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B 液体。
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
下列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B.苹果排开 A 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 B 液体的重力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D.苹果在 A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 B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9.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拴一实心铝块,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80Pa;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
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铝=2.7g/cm3,g取10N/k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1.6N②铝块的体积是100cm3③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4.6N④液体的密度是0.8g/cm3A.只有①③④正确B.只有①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10.两个实心小球甲和乙,己知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0:9,密度之比为2:3。
现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盛有足够多水和酒精的烧杯中,当甲、乙两球静止时,两球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5: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液面上B.甲、乙两物体都浸没在液体中C.甲物体的密度是0.8g/cm3D.乙物体的密度是1g/cm3二、填空题11.有一个自重为1N的瓷碗,装上10N的物体后轻轻放入一个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碗口正好与水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取出碗中的物体后,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5cm,如图乙所示;将碗浸没于容器底时,水面又下降了0.3cm,如图丙所示。
则丙图中,瓷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瓷碗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12.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8N,p1:p2=5:7,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______N,则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__kg/m313.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露出水面的高度为4cm,则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若在木块上放一金属块,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g取10N/kg)14.2019年5月16日退役的海军遵义号驱逐舰(简称“遵义舰”)将落户遵义市余庆县,并作为国防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遵义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为3670t,则“遵义舰”满载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N;当“遵义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它将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一些。
(g=10N/kg)15.如图所示,体积为10cm3的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_____小球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小为_______N。
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_____。
(g=10N/Kg)16.有两种颜色和密度都不相同的饮料,密度分别是1ρ和2ρ,分别取相同的质量m装入相同的甲、乙两杯中,如图所示。
然后小明把甲、乙杯中的部分饮料依次缓慢倒入另一玻璃杯丙中,便做出了一杯好看的分层彩色饮料。
丙杯中,上层的是哪一种饮料_____(选填“1ρ”或“2ρ”);如果甲、乙杯中的饮料全部都倒入了丙杯中,并用筷子把丙杯中的分层饮料搅拌均匀,不计前后总体积的变化。
则搅拌均匀后的饮料密度为_____。
(用题目中出现的字母来表示)17.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底部有一固定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一边长为10cm的木块A,当容器中水深为20cm时,木块A有2/5的体积浸在水中,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发生形变,则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_千克/米3.向容器内缓慢加水,当弹簧伸长了lcm时停止加水,此时弹簧对木块拉力为1N。
加水前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了_________Pa.〔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g取10N/kg〕18.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水的圆柱形容器,A、B 是用相同材料制成的空心球和实心球,把 A、B 用细线系住,放入容器中,它们刚好悬浮于水中,此时 A、B 受到的总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B 受到的总重力;现将细线剪断,空心球 A 上浮,至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200cm3,如图乙所示,空心球 A 和实心球 B 的质量均为 300g,则制作空心球 A 和实心球 B 的材料密度为________kg/m3,空心球 A 的空心体积为________ cm3.19.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盐水的密度,木块的质量为0.3kg,体积为5×10-4m3,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5N,则盐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若剪断细绳,木块向上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先______后变小,静止时木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g取10N/kg,不计一切摩擦与阻力).20.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来判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_______;当某实心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放入水中会下沉,人们通常采用______的办法来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实现下沉的物体也能使它浮起来。
另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球,其密度分别为水的密度的3倍和5倍,把它们分别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然后将两球完全浸没在水中,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
三、实验题21.徐亮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圆柱体,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与烧杯底接触为止,如图甲所示。
(1)圆柱体的重力G=______N;(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F浮=______N;(3)比较a、b、c三图可得: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______有关;(4)比较______图可得: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5)徐亮完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的F-h图象。
那么物体浸没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N。
实验表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跟______有关。
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kg/m3。
22.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在D与E两图中,保持了________________不变,研究浮力与________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
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__。
(3)根据以上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4)小明选用________两个图(在“A、B、C、D、E”五个图中选填),还可算出物块A的密度ρ =___________(用字母表达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