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教育回归起点

让教育回归起点

让教育回归起点
教师职责是教书育人,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争论的今天,却不能让他们融合到一起,无法共同促进,无法达到和谐。

我们是要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在徘徊中,我们却在高喊素质教育,走应试教育的路线。

这种配合却让孩子经受折磨,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和提升,在应试教育中有个好品质、好成绩呢?
反思“教书育人”四个字,回味着其中的内涵和真谛,教育就是用真情实感去改变一个孩子的心灵,培养真正的品格,教会他们生活的能力。

而这些品格和能力却是在琐碎的日子里形成的,靠生活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靠成长的细节塑造出来的,我们在追求教育理想时,是否该反思让教育回到起点,真正的处理好教育中的常见关系。

一、教书育人,为教育充电
教师的职责是教育育人,可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却不能明确教书和育人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的教师把两者混为一谈,也有的教师把两者割裂开,有的教师则认为教书就是育人了,传授知识就取代了育人的任务了,教育学中,教学目的就是要讲清知识内容本身,另一个教育目的,就是要讲清学了它怎样运用以及学习的重要意义,而教学和教育这两个目的是在同以教学过程中完成,不能分开,但也不能混为一谈。

“教书”和“育人”这两个词是包含关系,并不是并列关系,即
“育人”包含了“教书”,但也不能走极端,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任务时,还应该让学生参与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也要科学有效的澄清知识的内容,培养他们的学习力,激起他们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把育人融合在课堂里,潜藏在知识里,让他们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一个量的积累,沉淀成质的飞跃,第一,育人融合在知识里,传授的知识性要包括知识性和思想性。

对于数学来说,必须传播知识的严谨和科学,还要渗透题目情境之外的文化背景的熏陶,以及思想的价值导向,作为学科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科里蕴含的深刻思想,并通过知识内化成一种品质和能力。

第二,育人融入教学中,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场所,是师生思想碰撞的舞台,是师生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收获,更要是启迪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敢于竞争的精神。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本身,更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让不同的人在课堂中有不同的收获。

第三,育人融入关系中,师生关系除了表现在课堂中,还更多的表现在课堂之外,利用作业这个资源可以进行心灵沟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加深师生关系。

谈论的话题不仅仅局限知识本身,也可以是家庭生活,梦想等,以诚相待,弥补课堂上欠缺的融洽。

二、严爱适度,为教育加油
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似乎成了教师职业
中的一种矛盾,我们在传授给学生知识时,是学生需要经过一个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能力,而这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严格要求学生,在成长中体验纠结、痛苦、挣扎之后的成熟,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严格失去了爱的温馨,而有的教师又在以爱为借口放纵了学生,作为教师要把爱和严统一起来,为学生成长护航。

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班级每一名学生要了如指掌,如他的家庭状况、社会关系、优点长处、缺点弱点、爱好个性、思想动向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和孩子们交流时,我连孩子乳名的含义都知道。

让孩子们体会到他时刻被关注,被爱着。

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孩子们在成长中,难免会遇见各种问题,不管什么样的学生,要相信学生是向善,向上的,向好的。

给他机会体验成长,尤其你充分了解了学生之后,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准确的解决和处理,有效的帮助孩子的成长。

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不管是传授知识,还是教育学生,都应该以尊重学生为前提,鼓励学生,支持学生,感染学生,课堂中尊重学生的想法,生活中尊重学生的做法,一旦学生违反了班规校纪,要讲究原则,严格要求学生,如同学破坏班级用品,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可能出现的结果,并给出处理这种问题的n种方法,养成承担责任的能力,规范他道德行为,为成长加油。

三、言传身教,为教育补钙
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身教重要言教。

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身教就是一种
引领,一种影响,一种熏陶。

可是在平日里我们习惯于说教,但做是另一种回事。

这样会让学生无法信服,言传和身教给学生成长是一种力量,作为教师我们身心合一,言出必行。

这是一种榜样的教育。

教书育人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精雕细刻的艺术,我们要想走向教育的巅峰,必须先回到教育的起点,弄清教书育人的关系,把握好言传身教的深度,做好言传身教的结合。

让教育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