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四课第二节,劳动维权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四课第二节,劳动维权


(5)劳动安全卫生权
◆拒绝用人单位强令冒险就业的权利
①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劳动者有 权拒绝,用人单位不得以此为理由降低劳动者工资福 利待遇,甚至解除合同。
PS:以上情况多出现在建筑业,和各类行业中需要室外行走部分工作情况。
②劳动者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可以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 所。
第四课 职业的法律保障
第二节 劳动争议与维权
1)劳动争议,又叫劳动纠 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 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 行劳动义务而引起的争议。
2)劳动争议的范畴: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 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 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 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企业调解委员会
调解 组织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乡镇、街道调解组织
3)调解的特点
(1)调解机构是社会组织,而不是国家机 构。 (2)调解活动具有任意性,基本上不受固 定程序和形式的约束,也可将道德规范、社 会习惯作为调解的依据。 (3)调解书仅具有合同性质,不具有强制 执行的效力。

3.仲裁
1)含义:是指劳动争 议仲裁机构对当事人请 求解决的劳动争议,依 法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 包括对劳动争议依法审 理并进行调解、裁决的 一系列活动。
以下情况不受《劳动法》 规定时间限制:
①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其他原 因的,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 需要紧急处理的。 ②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 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共 安全、公共利益,需此时抢修的。
另外,在国家法定节假日 (元旦、春节、清明节、端 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时, 用人单位必须给予放假,恰 逢周六日,必须在工作日补 假。个人婚、丧、病假,女 性职工生育、哺乳假等在确 认无误后,可享受带薪休假。
劳动者的报酬权包 含基本工资和加班费、 津贴等。
“加班报酬”
加班类型 不低于
平时加班
150%
休假日加班
200%
节假日加班
300%
(4)休息休假权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周不超 过44小时。加班时间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同时,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案例:余某与某轮胎厂的劳动纠纷

余某是某轮胎厂职工。1998年10月在厂里办了停薪 留职,期限为两年。1999年5月该厂经济效益下滑决 定辞退部分职工,5月16日厂里张贴公告,要求凡公 告上有名字的职工前来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 余某在被辞退之列,但由于此时他在广州打工,厂 方也未通知其家人,他无从得知这一消息。2000年1 月,余某回家探亲方知被单位辞退。余某认为厂方 的做法不妥,要求厂方恢复劳动关系,遭到拒绝。 2000年2月余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认为已过仲裁时效,决定不予受理。
殴打、侮辱职工 人身 权
搜身
扣押身份证、学历 学位证等身份证件
(2)平等就业权
平等就业权:劳动者就 业,不因种族、民族、性 别、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 歧视,所有劳动者享有平 等的就业权。 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还 表现在劳动者可以依法自 主辞职,用人单位不得以 任何理由和方式加以阻碍。
(3)报酬权
按《劳动法》规 定,劳动者有从用人 单位获得合理报酬的 权利,而且其基本工 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 规定最低基本工资。


◆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
仲裁无门槛
路面有压力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
所谓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就是 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如果不向劳动 争议仲裁部门提出仲裁申请,就不 再受法律保护的一种制度。 PS: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 动关系没有解除或终止,那么关于
劳动报酬纠纷的申请仲裁时间没有1
年的限制,就是说超过1年依然可以 申请仲裁。
PS:以上情况多出现在需要经常室外作业的行业,如建筑业,新闻采访, 以及各类行业中需要室外行走部分工作情况。
(6)社会保险和福利权
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应当 获得帮助和补偿。为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
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我国目前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险主要有5种:
2)协商的特点
1.不受程序约束,完全由争议双方自愿、自由协 商,双方合意即可成立。 2.和解协议具有实体法上的效力。 3.和解协议无程序法上的意义和效力。即协议没
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仍有申请调解、仲裁的权
利。
4.在争议处理的任何阶段都可进行。
2.调解
1)含义:是指在第 三方主持下,依据 法律规范和道德规 范,劝说劳动争议 双方当事人,通过 民主协商,互谅互 让,达成协议,从 而消除争议的一种 方法和活动。
据统计,2013年度广州市法院处理10人以上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达303宗, 涉及劳动者10820人;10人以下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则达12399件。
二、劳动者的权利
人身权
平等就业权 劳动者 权利 报酬权
休息休假权
劳动安全卫生权
社会保险和福利权
(1) 人身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及相关法 律规定,公民享有人 身自由权,除法院、 检察院及公安机关按 法定程序可以限制、 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 外,任何单位、个人 都无权限制、剥夺公 民的人身自由。
本课结束 谢谢使用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企业全额) 生育保险(企业全额)Leabharlann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途径和方法
追索小额 劳动债务 争议
单位内调 解

终局
执行劳动 标准争议
协商解决
撤销
其他争议
社会化调 解

一审 二审
1.协商
1)含义:争议发 生后,可先由争议 双方当事人自己协 商,协商得出一致 结果后,双方按照 达成的和解协议自 觉履行。
问:仲裁委员会的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4.诉讼
1)仲裁一方当事人 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 则可以自收到仲裁裁 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注意:法院审理是劳动争 议处理的最终程序。而仲 裁是人民法院处理劳动诉 讼的前置程序。
三、掌握劳动维权的平衡点
⑴善于用证据、实力说话,把自己的贡 献作为争取利益的砝码。 ⑵发生分歧时,尽量协商解决,不要轻易 提起劳动仲裁。 ⑶即使企业有错在先,也不可以用违反 劳动纪律或法律法规的方式表示不满。
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组 成的仲裁庭
仲裁庭
2)较之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下述 特点:

(1)仲裁机构是一种依法定原则所组成的官方 机构,而非民间组织; (2)仲裁申请可以由任何一方当事人提起,无 须双方当事人同意,即可开展;
(3)仲裁机构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可作出裁决 ,仲裁调解和裁决依法生效后具有强制执行的效 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