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美、中现代化道路

苏、美、中现代化道路


苏联(俄)历史上三大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阅读以下材料: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 “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 “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 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 性。……。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后, “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 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主 义工业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 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 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请回答: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各是采取怎样 的“现代化执行方式”的?(6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探索
► 建国初:建立了有中国特色民主制度,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 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 文革期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践踏 ► 1978年以来:继续完善民主制度并建立和扩大 基层民主,继续完善法制建设,提出以法治国 方略。
►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面对严峻的形势,苏俄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主 义,并以此想过渡到社会主义。 ► 战时共产主义引发了严重危机,苏俄开始实施新 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来过渡到社会主 义。 ► 1925年苏联开始实施工业化,农业实行集体化,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从赫鲁晓夫开始,苏联开始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改革却走向歧途,苏联最 终解体。
(1)苏联: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 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采取国家资本主义), 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分)斯大 林先后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实行计划经 济体制,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建成工业国。 (2分) 美国: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罗斯福 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整顿金融、调整工业和 农业、实行社会救济),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先河,使资本主义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2 分)
美、苏、中的现代化模式
美国历史
美国历史(政治)




1、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从此美洲 与世界的联系加强。 2、1776年美国独立,1781年打败英国殖民者 3、1787年,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宪法》, 确定了总统共和制,宪法体现了联邦制、三权分 立制、民主制原则。 4、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对峙 格局最终形成。 5、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美苏两极格局 形成,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6、冷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形成 “一超多强的局面”
美国历史上的生产关系调整



19世纪末垄断组织出现 19世纪末,美国 跃居世界第一位 20世纪30年代推行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出现) 调节了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开创 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二战后,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推动 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
苏联(俄)历史
苏联(俄)历史

(2)概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苏联和美国为 代表的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8分)
(2)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因没有 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收效甚微;(2分) 戈尔巴乔夫改革突破了斯大林经济体制,但放弃 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解体。(2分) 美国:战后大力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福 利制度;(2分)90年代发展知识经济,积极参 与区域集团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1分) 竞争:从20世纪50—90年代出现美苏争霸,直 至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1分)
美国历史(经济)




1、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大力进行第二次工业革 命,出现了多项发明,19世纪晚期美国成为头 号经济强国,美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遭受严重的经济 打击,美国的经济政策也由自由放任转为罗斯 福推行的国家干预经济 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并且形成了以美 国为支配的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货币与贸易 体系) 70年代美国进入滞涨,90年代采用新经济,美 国经济持续增长。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探索
走日本的道路: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 走美国的道路: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走俄国人道路:成立中国共产党,走城市包围 农村的道路,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走自己的道路: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建立了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 论,从而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通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发展 现代化所采取的方式及五十年代以来两国内部 变化的史实,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3)发展现代化必须根据 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 适时作出调整;生产关系必 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的探索
1949~1952 ► 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3~1956 ► 一五计划 1953~1957 ► 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 1956~1966 中共八大 八大二次会议 ►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八字方针 ► 1966~1976 国民经济劫难(十年文革) ► 1976~1978 两年徘徊时期 ► 1978年以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