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结构 内部资料

数据结构 内部资料

数据结构知识点:1.引言2.线性表3.栈和队列4.树5.图6.查找7.排序数据结构练习题一、选择题1.双向链表中有两个指针域,llink和rlink分别指向前趋和后继,设p指向链表中的一个结点,现在要求删去p所指结点,则正确的删除是()(链表结点数大于2,p不是第一个结点)A)p->rlink->llink=p->llink;p->llink->rlink=p->rlink;free(p);B)free(p);p->rlink->llink=p->llink;p->llink->rlink=p->rlink;C)p->rlink->llink=p->llink;free(p);p->llink->rlink=p->rlink;D)以上A,B,C都不对。

2.对一组数据(84,47,25,15,21)排序,数据的排列次序在排序过程中的变化为:1)84 47 25 15 212)15 47 25 84 213)15 21 25 84 474)15 21 25 47 84则采用的排序是()A)冒泡B)选择 C)快速 D)插入3.栈和队列都是()A)顺序存储的线性结构B)链式存储的非线性结构C)限制存取点的线性结构D)限制存取点的非线性结构4. 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A)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B)可随机访问任意元素C)不必要先估计存储空间D)所需空间与线性长度成正比5.设元素X,Y,Z顺序进栈(进栈的过程中允许出栈),下列得不到的出栈序列是()A)XYZ B)YZX C)ZXY D)ZYX6.适用于折半查找的表的存储方式及元素排列要求为()A)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无序B)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有序C)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无序D)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有序7.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所有顶点出度之和的()倍A)1/2 B)2 C)4 D)18.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 )A)O(N*N)B)O(N)C)O(N*LOG2N)D)O(LOG2N)9.( )遍历一棵二叉排序树所得的结点访问序列是按结点值的递增序列。

A)先序B)中序 C)后序 D)以上均不是10. 下列排序算法中,()排序在某趟结束后不一定能选出一个元素放到其最终的位置上A)选择B)冒泡 C)归并 D)堆11. 下列四棵二叉树中()是一个堆12. 递归函数调用时,处理参数及返回地址,要用一种称为()的数据结构A)队列B)多维数组C)栈D)线性表13. 下列排序算法中,其中()是稳定的A)堆排序,冒泡排序B)归并排序,冒泡排序C)直接选择排序,归并排序D)快速排序,堆排序14. 设输入序列为A,B,C,D,借助一个栈,规定A 最先输出,不可能的输出序列为()A)A,B,D,C B)A,D,C,BC)A,D,B,C D)A,C,D,B15. 设给定权值总数有n 个,其哈夫曼树的结点总数为()A)2n-1 B)2n C)2n+1 D)不确定16. 以下数据结构中,是非线性数据结构()A)树B)字符串C)队D)栈17 . 循环队列存储在数组A[0..m]中,则入队时的队尾指针的操作为()A)rear=rear+1 B)rear=(rear+1) % (m-1)C)rear=(rear+1)% m D)rear=(rear+1) % (m+1)18. 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1234..N,若输出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N,则输出序列的第i(1≤i ≤N〉个元素是()A)不确定B)N-i+1C)I D) N-i19. 设树T的度为4,其中度为1,2,3和4的结点个数分别为4,2,1,1,则T中的叶子数为()A)5 B)6 C)7 D)820. 一组记录的关键码为(46,79,56,38,40,84),则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A)(38,40,46,56,79,84)B) (40,38,46,79,56,84)C)(40,38,46,56,79,84)D) (40,38,46,84,56,79)21.设A是一个线性表(a1,a2,……,an),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则在等概率前提下,向其插入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平均为__(5)__。

2003年程序员上午试题A.n+l B.n/2C.(n+l)/2 D.n二、填空题l.计算机执行下面的循环语句时,语句“k++;”的执行次数为___________。

for(i=l;i<n-l;i++)for(j=n;j>=i;j--)k++;2.对任意二叉树T,叶子数为n0,度为2的结点的个数是n2,则n0与n2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己知有序表为(12,18,24,35,47,50,62,83,90,134)当用二分法查找90时,需___________次比较成功,查找47时需___________次比较成功,查100时,需___________次才能确定不成功。

4.设F是由T1,T2,T3三棵树组成的森林,与F对应的二叉树为B,已知T1,T2,T3的结点数分别为n1,n2和n3,则二叉树B的左子树中有___________个结点,右子树中有___________个结点。

5.有向图G=(V,E),其中 V(G)={0,1,2,3,4,5},用<a,b,d>三元组表示弧<a,b>及弧上的权d。

E(G)为{<0,5,100>,<0,2,10>,<1,2,5>,<0,4,30>,<4,5,60>,<3,5,10>,<2,3,50>,<4,3,20>},则从源点0到顶点3的最短路径长度是_____________,经过的中间顶点是_____________。

6.在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简单选择排序中,稳定的排序方法为___________。

7.设栈S和队列Q初始均为空,若6个元素入栈的顺序为a1,a2,a3,a4,a5,a6。

一个元素出栈之后立即入队列Q,若6个元素出队的顺序为a2,a4,a3,a6,a5,a1,则栈的容量至少为___________。

8. 二叉树的先序序列和中序序列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设循环队列存放在向量sq.data[0..M-1]中,则队头指针sq.front在循环意义下的出队列操作可表示为____________,若用牺牲一个单元的办法来区分队满和队空(设队尾指针为sq.rear),则队满的条件为____________。

10.下面程序段中带下画线的语句的执行次数的数量级是____。

i=1;while(i<n) i=i*2;分析下面算法(程序段)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__ __。

i=0;j=0;while(i+j<=n){if(i>j) j++;else i++;}11.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有两种基本的存储结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2.设G为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则最多有_____________条边;若G为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则最多有_____________条边。

13.单链表中除首元结点外,其余结点的存储位置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

14.设有m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顺序存放在向量A[1..m]中,对任一结点A[i],若A[i]有父母,则其父母是_____________,若A[i]有左孩子,则左孩子是_____________。

15.静态查找和动态查找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16.k(k>1)层的完全二叉树上至少有_________个结点,至多又有_____________个结点。

17. 已知完全二叉树有30个结点,则整个二叉树有___________个度为0的结点。

18. 有数据WG={7,19,2,6,32,3,21,10},则所建Huffman树的树高是_________,带权路径长度WPL为__________。

19.在双链表中,每个结点有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____ __,另一个指向___ __。

20对一个图进行遍历可以得到不同的遍历序列,那么导致得到的遍历序列不唯一的因素有哪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8 一、7 (4分)】遍历不唯一的因素有:开始遍历的顶点不同;存储结构不同;在邻接表情况下邻接点的顺序不同.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符、以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被计算机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数据对象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结构指某一数据对象及该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

数据的逻辑结构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反映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数据结构05三、应用题()(散列表)1.1设哈希函数H(key)=key%11,用链地址法处理冲突法,在地址空间为0~10的散列区间中,对关键字序列(22,41,53,46,30,13,01,67)构造一个哈希表。

1.2设一组数据为{1,14,27,29,55,68,10,11,23},现采用的哈希函数是H(key)=key % 13 ,冲突用链地址法解决,设哈希表的大小为13(0..12),试画出插入上述数据后的哈希表。

1.3设散列表为HT[13], 散列函数为 H (key) = key %13。

用闭散列法解决冲突, 对下列关键码序列12, 23, 45, 57, 20, 3, 78, 31, 15, 36 造表。

采用线性探查法寻找下一个空位, 画出相应的散列表,并计算等概率下搜索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和搜索不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

【解答】使用散列函数 H(key) = key mod 13,有H(12) = 12, H(23) = 10, H(45) = 6, H(57) = 5,H(20) = 7, H(03) = 3, H(78) = 0, H(31) = 5,H(15) = 2, H(36) = 10.利用线性探查法造表: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78 15 03 57 45 20 31 23 36 12(1) (1) (1) (1) (1) (1) (4) (1) (2) (1)搜索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为ASL succ = 110(1 + 1 + 1 + 1 + 1 + 1 + 4 + 1 + 2 + 1) = 1410搜索不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为ASL unsuc c= 113(2 + 1 + 3 + 2 + 1 + 5 + 4 + 3 + 2 + 1 + 5 + 4 + 3) = 36131.4给定关键字序列{19,14,27,68,84,23,1,20,55,12,10,79},散列函数为H[K]=K% 11散列表的地址从0到10,用外链法处理冲突,散列地址为d的同义词均挂在以ht[d]为头指针的单链表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