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药的栽培技术总结

山药的栽培技术总结

山药的栽培技术总结
山药种植区自然条件:位于海拔1236~1321m,北纬37°11~37°24’,多年平均气温为12.2℃。

极端最高气温40.6℃。

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44d,降水量少。

且分布极不均匀。

年均蒸发量在2602mm。

土壤系风沙土,特别适合于种植山药,和田已种植山药540(667m2)。

1品种
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毛山药。

2整地施肥
沟施优质农家肥5000kg/667m2,同时施硫酸钾40kg/667m2、磷酸二铵30kg/667m2、尿素20kg/667m2、多菌灵2kg/667m2。

整地要求“齐、平、松、碎、净、墒”。

3种植模式
采用平地、深翻、起垄、直播的种植模式,垄高30cm、垄面45cm、垄距40cm,株距30~35cm。

4播种量与播种方式
4.1种茎处理
将种茎切成12~8cm的段,将切口用50%多菌灵300倍液或草木灰沽一下,然后放在阳光下晒7~10d,种茎两头变干或变硬为止。

4.2播种量
一般播种量为200~280kg/667m2。

4.3播期
和田适播期为4月5日~10日。

4.4播种方式
播种前将种块用100ppm(0.01%)的赤霉素溶液浸泡1min,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

播种深度为10cm,把山药种茎平放、覆土,浇半沟水,覆膜保持土壤的墒度,促进山药发芽。

5田间管理
5.1灌水
10~15d灌水1次,保持土壤的墒度。

5.2引蔓上架
当山药长到35cm时。

搭架子进行挂蔓。

5.3中耕除草
块根作物,及时中耕除草,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长,特别是促进块根产量。

一般在灌水后中耕,中耕要浅,深度7~8cm。

5.4肥水管理
—水—肥——中耕,整个生育期追肥3~4次,特别是引蔓。

6病虫害防治
红蜘蛛防治采用克螨特1500~2000倍液。

蓟马防治采用20%杀灭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

7采收
采收前25d停水。

及时采收山药豆和山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