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辅导员主题演讲——身教重于言教

辅导员主题演讲——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公认的道理。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强调为教者必须“身正”;我国近代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

”马卡连柯也指出,“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

作为一名从教者,必须要认识到身教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身教重于言教呢?这是因为:首先,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对象是青年学生,他们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

他们从小就把老师看做自己的学习对象。

辅导员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待人接物、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耳濡目染,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辅导员的“言耕”要令学生信服,辅导员的“身教”就必须先让学生佩服。

教育学生要身体力行,辅导员言行一致,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否则,即使立论有据、言之有理,也会黯然失色。

身教如此重要,作为一名普通的从教者,我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辅导员要情操高尚,知荣明耻。

古往今来,正确的荣辱观是一个民族精神支柱的核心部分。

辅导员应具备高尚的情操,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样才能起到表率作用,以自己的高尚情操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以自己高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来陶冶学生,使其受到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同时,辅导员也要提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要培养我们的学生不仅立大志,还有大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担负起国家与社会的使命和重任。

其次,辅导员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严以律己就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辅导员首先应该做到。

严于律己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前提,也是以身作则的基本要求。

辅导员要时时用自己的人格榜样去感化学生,事事用自己高尚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学生。

正所谓,“辅导员无小事,事事是模范;辅导员无小节,节节是榜样。

”辅导员只有始终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成为学生的楷模。

辅导员要对学生起榜样示范作用,必须为人师表。

辅导员应当认清自己的位置,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努力做到“言足为人师,行足为人范”,不断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使自己具备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志趣高尚、遵纪守法、治学严谨、谦虚好学、认真负责、待人谦和等优良品质,这是一个辅导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再次,辅导员要语言文明,仪表端庄。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辅导员的语言是辅导员劳动的重要工具,是表现心灵人格的一种形式;仪表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性格、气质的体现。

学生对辅导员的评价往往是从辅导员的仪表、风度开始的。

辅导员务必要做到语言文明、规范、得体、纯洁。

切忌语言粗鲁污秽,禁忌一切低级、庸俗、下流的污言秽语。

辅导员务必做到仪表自然大方,穿着打扮要符合辅导员职业的特点,举止要文明得体。

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的辅导员走进教室,必然会让学生好奇分心,甚至引起骚动,良好的仪表,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敬重;糟糕的仪表,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破坏师生间应有的亲和力,从而给教育教学带来不良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一名普通的从教者,我们怎能不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我们一刻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模范作用。

如果说辅导员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无形的楷模。

那么辅导员的行动就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

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以行育人,以德化人,懂得“辅导员无小节,节节为榜样”,时时刻刻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榜样,从而收获一份份胜利的喜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