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材料手册-非金属材料Q/ZXxx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手册)Q/ZX 28.007.3-2007代替:Q/ZX 28.007-2004结构材料手册非金属材料-20发布 2007-03-27实施 2007-03xx股份有限公司发布Q/ZX 28.007.3-2007目次前言 .................................................................... II 1234567 范围 .....................................................................1 使用说明 (1)注塑材料 (1)标帖、贴膜材料 ..........................................................14 橡胶材料 (15)防尘材料 ................................................................18 绝缘材料 (19)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塑料分类 (21)附录B (资料性附录)常用注塑材料紫外光老化后颜色和力学性能测试报告 (23)附录C (资料性附录)非金属材料阻燃等级划分 (16)IQ/ZX 28.007.3-2007前言结构材料手册分为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黑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三个分册,本分册为非金属材料部分。
结构材料手册包括了公司产品中用到的绝大部分材料,随着公司产品增多,还会用到一些新的材料,因此结构材料手册今后还会不断地补充完善。
编写结构材料手册的目的是:a) 优化结构材料,降低结构成本;b) 引导结构设计人员选用材料;c) 减少材料的规格、品种;d) 规范材料标记。
e) 控制供应商使用材料的一致性。
结构材料手册的使用对象包括:结构设计人员、结构件的检验人员、结构件的采购人员。
手册中的参考价格不能作为采购价格,只能用作设计人员设计选材时的参考。
本手册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手册发布后,Q/ZX 04.101.3-2000《结构设计规范,材料标记及推荐材料》废止。
自本手册实施之日起,新归档的结构文件中的材料标注按本手册执行,已归档结构文件中的材料标记可以不作更改。
本手册由xx股份有限公司康讯结构系统部提出,总部直属部门质量部归口。
本手册起草部门:康讯结构系统部、结构一部、结构二部。
本手册起草人:汤运保、彭典明、周伊芯、曹水春、范学斌、颜斌鲁。
本手册于2004年12月首次发布。
为便于理解,将本标准历次修订记录保留如下:第一次修订:本标准由Q/ZX 28.007.3-2004修订而成,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增加简明塑料材料牌号、性能一览表。
2、增加材料禁用说明。
3、增加标贴、贴膜材料。
4、增加橡胶材料。
5、增加防尘材料。
6、增加绝缘材料。
7、刷新材料价格。
8、增加阻燃等级标注及分类。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Q/ZX 28.007.3-2004本标准修订部门(第一次修订):康讯结构系统部。
本标准修订人(第一次修订):崔文斌IIQ/ZX 28.007.3-2007结构材料手册,非金属材料1 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公司产品结构设计中常用注塑材料的特点、适用范围、性能、标记方法和推荐的材料牌号等。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各事业部(包括康讯公司)产品(手机产品除外)的结构设计、测试设备结构设计。
2 使用说明本手册规定的材料,有指定牌号的,供应商在加工产品时应按牌号严格控制用料;只指定性能的,如果性能参数不符合设计要求,由设计在技术要求栏进行参数规定,材料栏仍按标准要求标注。
注塑材料中标记?为优选推荐材料,标贴、橡胶、防尘、绝缘材料均为优选推荐材料。
本手册所列材料,均为符合Rohs规定的环保材料。
3 注塑材料3.1 简明注塑材料牌号、性能一览表见表1。
表11Q/ZX 28.007.3-20073.2 材料详细性能3.2.1 通用级ABS ? 见表2。
表23.2.2 阻燃级ABS ? 见表3。
表32Q/ZX 28.007.3-2007 3.2.3 阻燃耐候ABS 见表4。
表43.2.4 耐热级ABS见表5。
表53Q/ZX 28.007.3-2007 3.2.5 阻燃级ABS+PC 见表6。
表63.2.6 阻燃级PC ? 见表7。
表74Q/ZX 28.007.3-20073.2.7 透明PC见表8。
表83.2.8 PMMA ?见表9。
表93.2.9 PA66+25%玻纤 ?见表10。
5Q/ZX 28.007.3-2007表103.2.10 PA66见表11。
表116Q/ZX 28.007.3-20073.2.11 阻燃PA66见表12。
表123.2.12 热塑性弹性体见表13。
表133.3 材料禁用说明根据公司标准Q/ZX 12.208《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要求》中关于PVC材料的禁用要求,除电源电缆线材、高压塑料电线、出口欧盟的电源电缆(在没有替代技术时继续使用)、7Q/ZX 28.007.3-2007 黏合剂等含PVC材料的物质外,对PVC材料进行禁用。
表14 常用注塑材料性能8Q/ZX 28.007.3-2007表15 UL认证黄卡号4 标贴、贴膜材料 4.1 优选材料见表16。
表164.2 材料性能及主要用途见表18。
表184.3 图纸标注要求结构图纸的材料栏中按照上表中的要求标注标贴、贴膜的材料标注类型。
例如单板面板的贴膜,其结构图纸材料栏中应标注为:砂面PC贴膜。
不再进行厚度标注。
9Q/ZX 28.007.3-20075 橡胶材料5.1 丁腈橡胶见表19。
表1910Q/ZX 28.007.3-2007 5.2 硅橡胶见表20。
表205.3 聚氨酯浇注密封条见表21。
表2111Q/ZX 28.007.3-20076 防尘材料6.1 防尘海绵见表22。
表226.2 尼龙丝网见表23。
表2312Q/ZX 28.007.3-20077 绝缘材料7.1 PC板见表24。
表247.2 环氧酚醛层压玻璃布板见表25。
表2513Q/ZX 28.007.3-2007附录A(资料性附录)塑料分类A.1 塑料的定义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造成一定形状,并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高分子有机材料。
是指受热时通常有转化或熔融范围,转化时受外力作用具有流动性,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或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它是塑料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分。
广义地讲,在塑料工业中作为塑料基本材料的任何聚合物都可称为树脂。
A.2 塑料的基本性能A.2.1 质轻、比强度高。
塑料质轻,一般塑料的密度都在0.9,2.3克,厘米之间,只有钢铁的1,8,1,4、铝的1,2左右,而各种泡沫塑料的密度更低,约在0.01,O.5克,厘米之间。
按单位质量计算的强度称为比强度,有些增强塑料的比强度接近甚至超过钢材。
例如合金钢材,其单位质量的拉伸强度为160兆帕,而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可达到170,400兆帕。
A.2.2 优异的电绝缘性能。
几乎所有的塑料都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如极小的介电损耗和优良的耐电弧特性,这些性能可与陶瓷媲美。
A.2.3 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能。
一般塑料对酸碱等化学药品均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特别是聚四氟乙烯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比黄金还要好,甚至能耐"王水"等强腐蚀性电解质的腐蚀,被称为"塑料王"。
A.2.4 减摩、耐磨性能好。
大多数塑料具有优良的减摩、耐磨和自润滑特性。
许多工程塑料制造的耐摩擦零件就是利用塑料的这些特性,在耐磨塑料中加入某些固体润滑剂和填料时,可降低其摩擦系数或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能。
A.2.5 透光及防护性能。
多数塑料都可以作为透明或半透明制品,其中聚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塑料象玻璃一样透明。
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用作航空玻璃材料。
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和保暖性能,大量用作农用薄膜。
塑料具有多种防护性能,因此常用作防护保装用品,如塑料薄膜、箱、桶、瓶等。
A.2.6 减震、消音性能优良。
某些塑料柔韧而富于弹性,当它受到外界频繁的机械冲击和振动时,内部产生粘性内耗,将机械能转变成热能,因此,工程上用作减震消音材料。
例如,用工程塑料制作的轴承和齿可减小噪音,各种泡沫塑料更是广泛使用的优良减震消音材料。
上述塑料的优良性能,使它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它已从过去作为金属、玻璃、陶瓷、木材和纤维等材料的代用品,而一跃成为现代生活和尖端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
A.2.7 塑料也有不足之处。
例如,耐热性比金属等材料差,一般塑料仅能在100?以下温度使用,少数200?左右使用;塑料的热膨胀系数要比金属大3,10倍,容易受温度变化而影响尺寸的稳定性;在载荷作用下,塑料会缓慢地产生粘性流动或变形,即蠕变现象;此外,塑料在大气、阳光、长期的压力或某些质作用下会发生老化,使性能变坏等。
塑料的这些缺点或多或少地影响或限制了它的应用。
但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和塑料材料研究工作的深入,这些缺点正被逐渐克服,性能优异的新颖塑料和各种塑料复合材料正不断涌现。
3314Q/ZX 28.007.3-2007A.3 塑料(树脂)通常分类方法如图A.1所示。
图A.115Q/ZX 28.007.3-2007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用注塑材料紫外光老化后颜色和力学性能测试报告B.1 常用注塑材料紫外光老化后颜色测试报告B.2 常用注塑材料紫外光老化后力学性能测试报告附录C(资料性附录)非金属材料阻燃等级划分C.1 标注方式:UL 94 V-0C.2 等级划分:塑料阻燃等级由HB,V-2,V-1向V-0逐级递增:HB:UL94和CSA C22.2 No 0.17标准中最底的阻燃等级。
要求对于3到13 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40毫米每分钟;小于3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70毫米每分钟;或者在100毫米的标志前熄灭。
V-2: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
可以有燃烧物掉下。
V-1: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
不能有燃烧物掉下。
V-0: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30秒内熄灭。
不能有燃烧物掉下。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