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复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大学语文一、单选题: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夸张C.借代D.拟人2.戏剧《日出》的作者是()A.曹禺B.沈从文C.茅盾D.钱钟书3.《单刀会》的作者是()A.关汉卿B.白朴C.王实甫D.汤显祖4.“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的散文()A.欧阳修B.王羲之C.韩愈D.王安石5.下列样式不属于记叙文的是()A.科学小品B.通讯C.日记D.回忆录6.《报任安书》的作者是()A.欧阳修B.苏轼C.司马迁D.宗臣7.哲学家和作家培根的国籍是()A.法国B.美国C.英国D.德国8.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A.《氓》B.《杜陵叟》C.《陌上桑》D.《短歌行》9.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A.杨维桢B.元好问C.关汉卿D.蔡松年10.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的划分依据是()A.议论的篇幅B.议论的方式C.应用的场合D.论文的作者11.下面不属于议论文的是()A.韩愈《进学解》B.韩愈《师说》C.贾谊《过秦论》D.王羲之《兰亭集序》12.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A.鲁迅B.契诃夫C.莫泊桑D.欧·亨利13.从戏剧的容量来看,曹禺的《日出》属于()A.独幕剧B.重幕剧C.多幕剧D.话剧14.“忽哪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A.《关山月》B.《从军行》C.《短歌行》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5.“姜氏何厌之有”的正确译文是()A.姜氏有多么讨厌!B.姜氏她厌恶什么?C.姜氏有厌恶的事情吗?D.姜氏有什么满足的!16.杜甫的《月夜》是一首()A.五绝B.五律C.七绝D.七律17.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派是()A.山水B.田园C.隐逸D.边塞18.下列不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作品是()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易经》19.《雨巷》的作者是()A.戴望舒B.徐志摩C.余光中D.艾青20.下列不是莫泊桑作品的一项是()A.《项链》B.《羊脂球》B.《我的叔叔于勒》 D.《装在套子里的人》21.李煜是哪个国度的词人()A.北汉B.前蜀C.西蜀D.南唐22.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A.欧阳修B.韩愈C.孟郊D.苏轼23.宋代最杰出的女性词人是()A.李清照B.朱淑真C.魏夫人D.严蕊24.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A.《关山月》B.《短歌行》C.《陌上桑》D.《杜陵叟》25.辛弃疾的作品集是()A.《漱玉词》B.《稼轩词》C.《南唐二主词》D.《清真词》26.枚乘的哪部作品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化()A.《七发》B.《归田赋》C.《三都赋》D.《长门赋》27.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A.郭沫若B.李白C.杜甫D.白居易28.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在他的()A.南戏B.散曲C.杂剧D.传奇29.“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互文D.对偶30.小说《永远的伊雪艳》的作者是()A.鲁迅B.白先勇C.高晓生D.契诃夫31.下列诗歌题材有别于其他各项的是()A.《从军行》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北方》D.《行路难》32.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柳宗元B.王安石C.李商隐D.欧阳修33.宋代的哪种文体是通俗白话小说的开端()A.传奇B.话本C.志怪D.志人34.明代最负盛名的传奇作家是()A.孔尚任B.汤显祖C.洪升D.白朴35.韩愈《祭十二郎文》是悼念()A.友人B.侄子C.师长D.儿子36.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阿Q正传》B.《风波》C.《狂人日记》D.《祝福》37.贾平凹的小说有()A.《月迹》B.《心迹》C.《浮躁》D.《丑石》38.下列作品中属于乐府旧题诗的是()A.《关山月》B.《炉中煤》C.《杜陵叟》D.《泊秦淮》39.“庄生晓梦迷蝴蝶”用的典故是()A.庄周梦蝶B.杜宇啼血C.鲛人泣珠D.良玉生烟40.《诗经》所收诗歌数量为()A.300篇B. 205篇C. 305篇D. 405篇41.以现在的标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应当属于()A.记叙文B.议论文C.说明文D.小说42.唐五代时在西蜀形成了哪个词派()A.花间B.豪放C.云间D.浙西4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于()A.《饮酒》B.《短歌行》C.《行路难》D.《从军行》44.契诃夫是()A.俄国作家B.美国作家C.法国作家D.英国作家45.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是()A.山水田园B.咏物C.隐逸D.边塞46.散文《往事》是哪位女作家的作品()A.冰心B.丁玲C.杨绛D.萧红47.钱钟书的幽默文风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哪种修辞手法的妙用()A.虚字B.叠字C.比喻D.排比48.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与运用的表现手法,曹禺的《日出》属于()A.喜剧B.悲剧C.正剧D.悲喜剧49.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隐括了一首蒋捷的词,是()A.一剪梅B.浣溪纱C.虞美人D.清平乐50.《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史书()A.《左传》B.《战国策》C.《汉书》D.《史记》51.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主题可以概括为()A.爱情B.亲情C.乡愁D.伤春52.钱钟书《论快乐》的主要论点是()A.快乐源于精神。

B.快乐与不快乐没有什么不同。

C.快乐是人生最大的追求。

D.人永远不可能真正快乐。

1.C2.A3.A4.C5.A6.C7.C8.C9.B 10.D 11.D 12.C 13.C 14.D 15.D 16.D 17.D 18.D 19.A 20.D 21.D 22.B 23.A 24.D 25.B 26.A 27.C 28.C 29.C 30.B 31.D 32.C 33.B 34.B 35.B 36.C 37.C 38.D 39.A 40.C 41.C 42.A 43.A 44.A 45.A 46.A 47.C 48.B 49.C 50.A 51.C 52.A二、填空题:1.关汉卿《单刀会》的主角是。

2.杜牧的是最早的文赋。

3.议论文根据议论的方式可分为和。

4.明代四大奇书指的是、、、。

5.散曲包括小令和用小令连结起来的。

6.六朝的、被称为“大谢”、“小谢”。

7.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惟有长江水,。

”8.“初唐四杰”指的是、、、。

9.按照容量,戏剧可以分为和。

10.陶渊明《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

”1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12.王国维的词学论著代表作是。

13.文学理论作品《神思》出自的。

14、是我国诗歌中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16.枚乘的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化17.曹操《短歌行》:“,悠悠我心。

”18.被推为“百代词曲之祖”的是传李白所作和。

19.元稹、白居易掀起的诗歌革新运动是。

20.蒲松龄的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21.《漱玉词》的作者是。

22.“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响亮口号的提出者是。

23.泰戈尔的诗歌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歌皆短小精悍,有如格言。

24.小说《米龙老爹》的主人公是。

25. 和有同名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6.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与王安石论辩的对手就是写下长篇编年史《》的司马光。

2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28.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

”29.《故乡的野菜》是一篇描写地区民情风俗的散文。

30. 的《一个文官的死》符合他写小人物的一贯风格。

31.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是、、。

32.一般书信由、、正文、、署名、日期、七部分构成。

1.关羽2.阿房宫赋3.立论文;驳论文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5.套数6. 谢灵运;谢朓7. 无语东流8.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9.独幕剧;多幕剧 10.心远地自偏 11.纪传 12.人间词话 13.刘勰;文心雕龙 14.李白15.点点滴滴 16.七发 17.青青子衿 18.菩萨蛮;忆秦娥 19.新乐府运动 20.聊斋志异 21.李清照 22.培根 23.飞鸟集 24.米龙老爹 25.朱自清;俞平伯 26.资治通鉴 27.高处不胜寒 28.夜吟应觉月光寒 29.浙东 30.契诃夫 31.人物;情节;环境 32.称呼;问候;结语;信封三、简答题:1.《黛玉葬花》选自哪部名著?在塑造人物方面有何特点?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在体制上是属于令、引、近、慢中的哪一种?这首词表达了什么主题?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为谁而作?“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叫作词的什么部分?试分析苏轼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4.欧阳修的《秋声赋》属于哪种赋体?主要用到哪些修辞手法?5.杜甫的《夜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6.《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小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8.在傅连暲的《说梦》中,巴甫洛夫的话有什么作用?9.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在表达上有何特点?10.简述余秋雨《废墟》中“废墟”的含义。

1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12.插叙与补叙有何不同?13.什么是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哪些类别?试举例说明。

14.《米龙老爹》有何写作特点?1.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其塑造人物的特点在于:典型情节的安排;叙述和描绘人物,重在其神,重在写意;用韵文画龙点睛。

2.属于小令。

表达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主题。

3. 为亡妻王弗而作。

词题。

这是一首悼亡词,抒发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想念亲人的真挚情感。

4. 属于文赋。

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秋声,十分形象。

5.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念妻子、儿女的情感。

通过对面落笔的方式(曲笔)强化了作者的内心情感。

6. 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典故。

作者在这里是反用其意,表达自己眷恋山林,乐于归隐的决心以及逃避现实、洁身自好、不同流俗的生活态度。

7.丰富而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而多变的情节叙述;具体而独特的环境描绘。

8.引述权威观点,增强说服力;而其现代生理学的立论,本身也是科学可信的,有助于解释清楚梦的成因。

9.抒写别情。

通过西天云彩的反复出现、叠音词的反复使用,使全诗的基调是流丽、柔和与绝望的,表现了“三美”:绘画美、建筑美与音乐美。

10.废墟不仅是历史遗迹,而且代表了历史的真实与生命的过程,体现了悲剧美和崇高美,具有哲学意义,能够启示今天的人反思现代文化。

11.举事例、作比较、下定义、列数字、引资料、附图表等12.与插叙相比,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