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品、板成品保护措施

成品、板成品保护措施

成品保护措施
一、成本保护的原则
1、合理安排工序,确定保护方案
在准备工作阶段,由项目总工程师领导,配合桩基、系梁、墩柱、盖梁、箱梁、桥面铺装、护栏等专业施工员对施工进行统一协调,合理安排工序,加强工种间的配合,正确划分施工段,避免因工序不当或工种配合不当造成成品损坏,研究确定成品保护的组织管理方式以及具体的保护方案,对重要构件保护下发作业指导书。

2、建立成本保护责任制,责任到人,派专人负责各专业所属劳务成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3、各专业施工员会同各分区的成品保护责任人进行定期的巡回检查,将成品的监护作为项目重要工作进行。

4、加强职工的质量和成品保护教育及成品保护人员岗前教育,树立工人的配合及保护意识,建立各种成品保护临时交接制,做到层层工序有人负责。

5、除在施工现场设标语外,在成品或设备上贴挂成品保护醒目的警示语,唤起来往人员的注意。

6、对成品保护不力的分包单位和个人以及因粗心、漠视或故意破坏规定成品的,视不同的情况和损失,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

二、成品保护管理制度
1、建立成品保护工作的组织机构
1)、以现场生产经理牵头组织并对成品保护工作负全面责任。

1
2)、项目经理部各专业施工员负责实施。

3)、各专业承包商重要领导负责自身施工范围内的作业面上的成品保护。

2、建立成品保护的责任
由生产经理组织划分成品保护责任区,并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3、确定成品保护的重点内容和成品保护的实施计划
由生产经理部和项目工程师会同各专业施工员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

确定成品的内容和成品保护实施计划。

4、分阶段制定成品保护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细则
各专业施工员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制定各成品的保护方案和实施细则,并经项目工程师审核批准实施。

5、健全成品保护各项目管理制度
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制度成品保护的检查制度、交叉施工管理制度,交接制度、考核制度奖罚责任制度。

6、成品保护不仅是省工省料的问题,也是体现文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自始至终要高度重视。

除了以上制度、措施外还应科学合理的安排工序交接,成品保护小组及专职保护成品巡视员加强监督成品保护措施的落实。

对违反保护措施、故意破坏的给予及时纠正和严肃处理。

三、主要施工项目成品保护措施
1、测量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1、定位桩保护:对准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测采取桩周围浇筑混凝土
固定,搭设保护架,悬挂明显标志以提示:水准引测点设固定点,标志明显,不准堆放材料遮挡。

用钢筋罩住并做好明显标志,施工时不得碰撞,经常定测复测。

2、对现场所用控制点进行检查、维护。

进入雨季应做好控制点周围的排水工作,禁止控制点遭到积水浸泡。

2、钢筋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1、钢筋运输和存放的机械设施和施工方法要适当,钢筋下垫方木码放整齐,严禁野蛮装卸,防止造成损伤和变形。

2、钢筋在安装、吊运过程中防止变形,墙、桩钢筋绑扎要搭设架子。

钢筋施工进行穿插施工时,保护已绑扎完的钢筋成品质量。

安放预埋管件不得随意切断钢筋。

3、钢筋绑扎后按规定固定好垫块和支架筋,以保证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

铺设人行通道,严禁人员直接在钢筋骨架上行走,以防钢筋变形。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泵送管道搭设专用支架,不准直接放在钢筋上造成变形。

5、设专人负责钢筋的看护和修整,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的定位及连接质量。

6、钢筋成品、半成品要防止油漆、油脂污染。

7、钢筋绑扎完毕后,不得有任何重挂物、靠在钢筋上,以免钢筋变形、位移。

8、每根柱子采用定距框定位,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柱子的主筋移位。

9、板负筋的保护:板负筋具有很大的塑形,为使其在混凝土浇筑后,仍保持其位置和形状,采用Φ12钢筋焊制成虎马凳架立于上下铁之间,间距不大于500mm,施工过程中(包括水电专业预埋,专业检查和混凝土浇筑)要铺上300mm宽木板,以避免施工人员踩踏负筋。

10、钢筋施工及顶板混凝土施工中对于绑扎成型的钢筋和钢筋上铺设的电管、电盒。

禁止乱踩、乱压。

要铺设钢跳板、做人行通道、必要时安排专人看守。

11、浇筑梁、板混凝土时,把柱子钢筋用切开的塑料管包裹,防止水泥浆污染钢筋。

12、二次结构预埋钢筋在顶板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胶竹板保护起来。

3、模板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1、现场使用模板的装卸、存放注意保护,分规格码存放整齐,防止损坏和变形
2、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撞击模板及其它已施工完成的部位,用撬棍调整模板时,要注意保护模板的完整性
3、安装好的模板要防止钢筋、脚手架等碰坏模板表面。

钢筋安装时保证模板不发生变形或者移位。

4、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碰或用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棱角。

5、模板施工时轻拿轻放,不准碰撞已完工的模板、墙、柱。

6、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干净,如发现不平、或助边损坏变形需要及时调整。

7、保护模板配套设备零件的齐全,调运要防止碰撞,堆放合理,保护板面不变形。

8、拆除模板时禁止使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纹。

9、不得拆改模板有关链接插件及螺栓以保证模版质量。

10、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刷脱模剂,码放整齐以立于下次使用。

11、不允许在已支好的模板上挂、靠重物。

12、模板卡子、支撑不得任意取消或减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

13、模板几何尺寸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施工人员要特别注意不得任意修改,开洞等。

14、混凝土泵管不得直接压靠于框架模板上,连接泵管在管路弯折处加强支撑和拉结,以防过大冲击力撞坏模板。

4、混凝土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1、混凝土在终凝前不得在其表面堆放任何材料,严禁施工人员随便行走。

现浇混凝土通道,混凝土成型后予以临时封闭,混凝土达到
1.2MP方可上人。

2、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保证养护时间和次数。

3、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和底模及其支撑的拆除,要严格执行设计要求规范规定的强度要求。

4、拆完模板的梁、板、柱及护栏等构件,及时采取护角加强保护,禁止钢筋、管件等撞击,以免造成混凝土表面和菱角损伤。

5、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拆模前,必须填写申请单,由项目总工程师根据混凝土强度报告批准签字后,方可拆模。

模板拆装轻起轻放,
继续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