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2016---2017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这主要说明A.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B.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什伍制3.下列对于商鞅变法的历史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A.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落后的国家 B.秦国国君希望变法图强C.秦国贵族认同了商鞅的变法主张D.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形成变法潮流4.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A.废除土地私有制,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D.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是()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先进文化的吸引④民族矛盾尖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6.“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 B.推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迁都洛阳7.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
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A.均田制B.三长制C.新租调制D.汉化政策8.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
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孝文帝改革D.张居正改革9.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C.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10.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使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D.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基础11.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对北魏社会的积极意义是①有利于清查户口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③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④促进了民族融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③④12.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这个人是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13.克里木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14.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表明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15.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16.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17.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改革中①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②司法改革随着《司法章程》的推行,法律得到普及③地方自治改革后,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④改革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欢迎和认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9.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D.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20.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
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21.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完全忠于天皇的军队④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2.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
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开展工业革命②废除封建制度③实施“大陆政策”④推行“文明开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23.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 B.都是提倡民权和西学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是抨击封建思想文化24.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 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 D.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25.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A.魏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张之洞班级姓名考号2016---2017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9分,第28题13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梭伦在诗中这样写道: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司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 前 他 备 受 奴 役,而 如 今 已 重 获 自 由。
材料二 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
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
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
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
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
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
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荣升。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积极意义?(8分)(2)伯里克利所言“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的依据是什么?(4分)(3)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和伯里克利各起了怎样的作用?(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9分)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指土耳其)的人”,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
——马克思 材料二明治政府颁布的地契 1872年新桥至横滨的铁路开通后的情景明治维新时期的新式学校 日本1897年创立的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官办的八幡制铁厂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评价。
(6分)(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谈谈其对日本发展的影响。
(8分)(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在遭受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开展的,但最终的结局不同,请简要分析其结果不同的原因。
(5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 :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 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分)对此应如何评价? (2分)(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分)其依据是什么? (2分)(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3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AACAD 6-10ADCDD 11-15DADBC16-20CDADC 21-25ACCCC二、非选择题26(18分)(1)梭伦改革中“解负令”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鼓励发展工商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这就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对国家政权机构的民主化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8分)(2)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保障中下层平民参政的权利。
(4分)(3)克里斯梯尼改革与伯利克里改革正是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沿着梭伦的方向推进改革,才使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6分)27、(19分)(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利于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制,是为对外扩张服务的。
因而具有明显的封建性。
但是必须看到,阿里的各项改革措施有助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进入埃及,因而在客观上又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成长。
当然,由于人民起义的冲击,封建统治本身的弊端和欧洲列强的干涉,最终失败了(6分)。
(2)(共8分)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