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总体概况--------------------------------------------------- 1二、基本设计概况----------------------------------------------- 2三、施工电梯概况----------------------------------------------- 2四、施工平面布置----------------------------------------------- 3五、施工要求--------------------------------------------------- 4六、技术保证条件----------------------------------------------- 4第二章编制依据--------------------------------------------------- 5第三章施工计划--------------------------------------------------- 6一、施工进度计划----------------------------------------------- 6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6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7一、技术参数--------------------------------------------------- 7二、工艺流程-------------------------------------------------- 12三、施工方法-------------------------------------------------- 12四、操作要求-------------------------------------------------- 13五、检查要求-------------------------------------------------- 15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一、组织保障措施---------------------------------------------- 17二、技术措施-------------------------------------------------- 19第六章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 21一、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1二、特种作业人员---------------------------------------------- 21三、其他作业人员---------------------------------------------- 21第七章验收要求-------------------------------------------------- 22一、验收标准-------------------------------------------------- 22二、验收程序-------------------------------------------------- 23三、验收内容-------------------------------------------------- 23第八章应急处置措施---------------------------------------------- 25第九章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27一、计算书---------------------------------------------------- 271、回顶钢管计算书------------------------------------------ 272、回顶构造柱计算书---------------------------------------- 31二、人货梯定位图---------------------------------------------- 35三、基础坐标定位---------------------------------------------- 40四、位于顶板上回顶措施---------------------------------------- 42第一章工程概况一、总体概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地点鸟瞰图本工程由4栋高层+3栋多层+4栋低层组成,自编号1~10栋、商铺1,其中1、2、3、8栋为高层32F/30F建筑高度为97.4m/91.6m,5、6、7栋为多层联排别墅,4、9、10栋、商铺1为2F/1F 配套用房功能为社区用房、门楼、垃圾收集站、附楼商铺,总建筑面积为105556.52m2,其中地上建筑面为85094.43,地下建筑面积为20462.09m2,基础形式为多层/低层及地库:天然地基筏板+柱墩基础,高层主楼为静压式预应力管桩+承台筏板形式,结构形式为多层、低层为框架,高层为剪力墙二、基本设计概况三、施工电梯概况拟计划安装4台人货梯,自编号1~4#,型号:SC200/200G变频式双笼人货梯,提升速度:中速,≥0~58m/min,安装高度98m;四、施工平面布置五、施工要求1、施工升降机位置选择的原则:满足使用功能及砌筑阶段装修阶段工程量。
满足施工升降机的各种性能,确保施工升降机安装和拆除方便。
降低费用,使施工升降机安装和拆除费用尽量降低。
2、根据本工程砌筑结构和装修装饰工程量,该工程选择SC型200/200施工升降机,具体位置见附图。
六、技术保证条件1、安全网络2、施工升降机的安装和拆除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
第二章编制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2、设计文件第三章施工计划一、施工进度计划租赁期限二、材料与设备计划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一、技术参数二、工艺流程安装流程:熟悉安装安全要求→升降机基础制作→升降机基础制作→底盘、护栏安装→吊笼的安装→对重的安装→上传动小车的安装→导轨架的安装→附墙架安装→电缆导向装置的安排→天轮及对重系统的安装→安全限位的安装拆除流程:熟悉拆卸安全要求→上限位拆卸→天轮对重系统的拆卸→导轨架拆卸→附墙架拆卸→电缆导向装置拆卸→上转动下车拆卸→对重拆卸→吊笼拆卸→底盘、护栏拆卸→统一包装三、施工方法1、施工升降机基础:(1)、施工升降机基础作用在地下室顶板上,施工升降机基础所在地下室顶板下部需要用脚手架加固,其脚手架搭设的间距、步距均由计算确定。
施工升降机基础与地下室顶板之间做好防水及保护层上(见施工电梯布置图)。
(2)、根据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使用手册提供的基础尺寸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升降机基础尺寸为4400mm×3800mm,此处的板厚为150mm,配筋详计算书;(3)、施工升降机在安装好后用对轨道主体及电机进行避雷接地。
避雷针的长度1.5m,用φ12镀锌园钢。
2、安装准备: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电机、主架、吊笼等设备配件逐一进行校核、清理、检查,必须符合升降机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检查安装工具、辅助器材是否对口、齐全,符合要求,切实可用。
以保证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说明从施工现场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接受有关的交底。
3、整机安装(1)、底座安装前应先对基础进行验收,预埋地脚螺栓,用水准仪进行找平,找平校正后,补平混凝土垫层,拧紧固定的地脚螺栓,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将底座固定牢。
(2)、利用现场的塔吊先安装4-5个标准节(总高度不超过8米),然后将安置于底座架上的电机、传动设备安装就位,预置对重就位,把吊笼安装于底座架上。
然后将使用要求高度范围内的主导架一次性安装完成。
(3)、按高度每隔不大于9米的高度范围随时安装好附墙杆支撑,并随时进行主导架的垂直度校正,附墙杆铁件采用预埋8厚钢板。
(4)、最后安装好顶部的天盘横梁,串好起重钢丝绳,连接吊笼、对重及卷扬机。
(5)、升降机安装好后,接上动力电源、对完全控制装置进行联动试车,检测吊笼的断绳保护装置和限速器、限位器、重量限制器及吊笼门的连锁等装置,确保电梯能正常运行。
4、整机的拆除拆除的操作顺序与安装顺序基本相反,拆除前应先检查机架与建筑物是否有其它连接,先将吊笼、对重放置于地面,然后卸掉起重钢丝绳,拆除天盘、横梁,逐节拆除主导架及附墙架,注意附墙架必须随主导架逐节拆除,不得一次性全部拆除。
把全部配件堆放于场外待装运。
四、操作要求1、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施工升降机的各类管理制度,落实专职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明确各级安全使用和管理责任制。
2、驾驶升降机的司机应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司机必须身体健康,严禁无证操作。
司机必须熟悉电梯的结构、原理、性能、运行特点和操作规程。
3、限速器、制动器等安全装置必须由专人管理,并按规定进行调试检查,保持灵敏可靠。
4、建立和执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制度,每周或每旬对升降机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隐患按“三定”原则落实整改。
整改后须经有关人员复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使用。
5、新安装或转移工地重新安装以及经过大修后的升降机,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坠落试验。
升降机在使用中每隔三个月,应进行一次防坠落试验。
试验程序应按说明书进行了,当试验中梯笼坠落1.2m 制动距离时,应查明原因,并应调整防坠安全器,切实保证不超过1.2m 制动距离。
试验后以及正常操作中每发生一次防坠动作,均必须对防坠安全器进行复位。
6、电梯底笼周围2.5m 范围内,必须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杆。
各停靠层的运料通道应平整牢固、两侧必须有良好的防护。
楼层门应处于常闭状态,其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任何人不得擅自打开或将头伸出门外,当楼层门未关闭时,司机不得开动电梯。
7、升降机的附坠安全器,在使用中不得任意拆检调整,需要拆检调整时或每用满一年后,均应由生产厂或指定的认可单位进行调整、检修或鉴定。
8、电梯安装完毕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应在首层一定高度的地方架设防护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