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会计账务处理一、经营租赁会计处理:2008年1月1日,A公司和B公司(专门从事租赁业务)签订一项租赁合同,合同条款如下:1. A公司向B公司租入一台办公设备,租期为4年,设备价值为2000000元,预计可使用年限为10年。
2. 租赁开始日A公司向B公司一次性预付租金150000元,第一年年末支付租金200000元,第二年年末支付年金250000元,第三年年末支付租金300000元,第四年年末支付租金300000元。
3.租赁期届满后B公司收回设备。
知识1. 经营租赁业务租赁双方需要解决主要会计问题经营租赁的最大特点在于,承租人租入资产的目的仅限于获得短期或临时的资产使用权,不考虑取得所有权。
出租人仅是为了获取租金收入而不准备转移资产的所有权,仍然承担着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
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不将租入资产的使用权资本化,会计上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应支付的租金与计入当期费用的关系。
对出租人而言,经营租赁资产仍按自有资产核算和管理,包括在资产负债表的相关项目内。
会计上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应收租赁与计入当期收入的关系、经营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
知识2. 出租方的兼营租赁和主营租赁业务会计处理的区别兼营租赁,出租的仅是闲置资产,租金收入作为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核算;租赁期内计提的资产折旧,相应作为其他业务支出处理;对经营出租资产,通过“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明细账户核算。
对租赁公司而言,租赁是其主营业务,取得的资产专供出租之用。
为了与融资出租资产相区别,对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资产,应专设“经营租赁资产”、“经营租赁资产累计折旧”账户,分别核算其实际成本及累计折旧。
租金收入应确认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可通过“主营业务收入”或专设“租赁收入”账户核算;租赁期内对租赁资产计提的折旧,则确认为主营业务成本。
如有应收的租金,则通过“应收账款”账户核算。
(一)A公司承租方的会计处理:1. 业务性质判断:此项租赁没有满足融资租赁的任何一条标准,应作为经营租赁处理。
确认租金费用时,不能依据各期实际支付的租金金额确定,而应采用直线法分摊确认各期的租金费用。
2. 租赁开始日(2008年1月1日)会计处理借:长期待摊费用 150 000贷:银行存款 150 0003. 2008年12月31日按直线法计算,每年应分摊的租金费用(150 000 + 200 000 + 250 000 + 300 000×2)/4 =300 000 借:管理费用 300 000贷:长期待摊费用 100 000银行存款 200 0004. 2009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 300 000贷:长期待摊费用 50 000银行存款 250 0005. 2010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 300 000贷:银行存款 300 0006. 2011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 300 000贷:银行存款 300 000(二)B公司出租方会计处理:1. 判断租赁性质此项租赁没有满足融资租赁的任何一条标准,应作为经营租赁处理。
2. 租赁开始日(2008年1月1日)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 150 000贷:应收账款 150 0003. 2008年12月31日按直线法计算,每年应分摊的租金收入借:银行存款 200 000长期应收账款 100 000贷:租赁收入 300 0004. 2009年12月31日借:银行存款 250 000长期应收账款 50 000贷:租赁收入 300 0005. 2010年12月31日借:银行存款 300 000贷:租赁收入 300 0006. 2011年12月31日借:银行存款 300 000贷:租赁收入 300 0007. 每年出租设备折旧2000000 /10 =200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 000贷:累计折旧 200 000二、融资租赁会计处理1. 20×5年12月28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
合同主要条款如下:(1)租赁标的物:程控生产线。
(2)租赁期开始日:租赁物运抵A公司生产车间之日(即2006年1月1日)。
(3)租赁期:从租赁期开始日算起36个月(即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4)租金支付方式:自租赁期开始日起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 000 000元。
(5)该生产线在2006年1月1日B公司的公允价值为2 600 000元。
(6)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8%(年利率)。
(7)该生产线为全新设备,估计使用年限为5年。
(8)2007年和2008年两年,A公司每年按该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微波炉的年销售收入的1%向8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
2. A公司对租赁固定资产会计制度规定(1)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本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2)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3)2007年、2008年A公司分别实现微波炉销售收人10000000元和15000000元。
(4)2008年12月31日,将该生产线退还B公司。
(5)A公司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差旅费10000元。
知识1. 租赁性质判断标准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一项租赁业务如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的,应当确认为融资租赁:(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租赁期届满出租人会将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则该项租赁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
(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
一是承租人拥有在租赁期届满或某一特定日期选择购买或不购买租赁资产的权利;二是当承租人行使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时,在租赁协议中订立的购买价款远低于届时该项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3)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
“尚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是指占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通常为75%以上,含75%),而不是租赁期占该项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
如果租赁的是一项旧资产,在开始此次租赁前已使用年限超过该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的75%,则此条判断标准不适用。
(4)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这里的“几乎相当于”在90%(含90%)以上;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标准针对租赁资产是出租人专门为承租人订购或建造的专用设备,这种设备具有专购、专用性质,只能供此项租赁交易中的承租人使用,如果不作较大重新改制,其它企业无法使用。
从上述标准来看,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租赁协议,是从租赁一开始与该项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实质上转移给了承租人,因此可以确认为融资租赁。
知识2. 融资租赁业务承租人的会计处理知识3. 承租人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确定最低租赁付款额即资本化的租赁金额。
在两种不同的租赁合同下,其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
第一种情况,租赁合同规定承租人有廉价购买选择权时:最低租赁付款额=承租人按照租约支付给出租人的租金总额+支付购买价格第二种情况,租赁合同未规定承租人有廉价购买选择权时:最低租赁付款额=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支付给出租人的租金总额+担保的资产余值+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未能续租或展期而应由承租人支付的款项。
在最低租赁付款额中不包括履约成本、未担保余值和或有租金。
履约成本是指租赁期内为租赁资产支付的各种使用成本,如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维修费、保险费等。
为了维护出租方的经济利益,防止承租方过度使用资产等,出租方在出租资产时要求承租方对融资租入资产到期时的资产余值提供担保。
因此产生了担保余值和未担保余值两个概念。
担保余值,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加上与承租人和出租人均无关、但在财务上有能力担保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其中,资产余值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估计的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未担保余值,指租赁资产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以后的资产余值。
或有租金是指金额不固定,以时间长短以外的其他因素(如销售百分比、使用量、物价指数等)为依据而计算的租金。
知识4. 承租人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承租人支付的租金+承租人担保余值+租赁到期时购买款)×折现系数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与租赁设备的公允价值较低者做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两者差额做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每期租金(等额)×年金现值系数(即:P/A, i, n)+担保余值×复利现值系数(即:P/F, i, n)其中折现率“i”按如下情况确定:承租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如果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应当采用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否则,应当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
如果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和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均无法知悉,应当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知识5. 承租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确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最低租赁付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或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对未确认融资租赁费用的处理,会计界有两种观点:资本化、费用化主张融资租赁费用“资本化”主要理由是:(1)融资租赁期限较长,租赁期内,企业虽然不拥有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但通过支付租金,取得了长期的使用权。
这种使用权的价值也应视作一种资产。
(2)融资租入资产,租赁期满时企业一般都可取得资产的所有权。
从这点看,它类似于分期付款购买。
所以,收入资产时,企业应同时确认租赁资产与负债。
(3)如计入当期损益,会可能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的不真实。
主张融资租赁费用“费用化”主要理由是:(1)租赁是出租人与承租人双方的一种契约行为。
会计上对未来生效的契约(如购销合同),并不予以确认和反映,融资租赁业务也不应例外,将支付的租金直接计入各期费用即可。
(2)从企业的实际考虑,将租赁费用资本化,会增加企业的资产与负债,从而提高企业的产权比率,降低企业的资产报酬。
国际会计准则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主张融资租赁费用资本化。
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和未来租赁付款负债以相同的金额在资产负债表中予以确认,并作为资产、负债分别列示。
与此相对应,出租人在资产负债表中不再计列租出的资产,应以租赁业务中的投资净额反映应收账款。
我国对融资租赁费用的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基本相同。
知识6. 承租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我国租赁准则规定,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采用实际利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