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 城市规划实务55案例分析题第1题:下图所示为北方某历史文化名城旧城区的一个居住街坊,占地10.4hm<sup>2</sup>,居住人口约为4000,其东侧紧邻历史文化街区,属于建设控制地带。
地段内大部分建筑(除标志层数的以外)为单层合院式建筑,合院建筑为其主要特色,建筑质量较好。
地段内还有2处文物保护单位。
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需要进行地段整治和适当改造。
地段北侧为城市主干路,西侧为城市次干路,东、南侧均为支路。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地段以保护整治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为主,西南角房屋破败,可以进行更新改造,拟建设多层住宅及为街坊服务的商业网点。
为疏解交通,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停车位数量不以一般居住区标准设计。
方案除下图中标识出的车行路、步行路和新建多层住宅外,其余地段依照总体规划要求按原有院落边界整治、改造,不打破现有城市肌理。
试分析该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历史城区整治优点如下:(1)街坊内增加了绿地,环境得到改善。
(2)街坊肌理与四合院均得到保护。
(3)街道交通组织合理,人车分流减少了干扰。
(4)迁走工厂,增加了幼儿园、停车场等公共设施。
2.历史城区整治缺点如下: (1)东西向车行路线选线破坏了文物保护单位,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
(2)西南角规划建筑与周围环境不协调。
(3)西面次干路出入口偏多。
详细解答:(三)第2题: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3),住宅建筑分为四个组团布置其中,在东北组团北侧安排了4幢老年公寓。
规划提出了以下有关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1)条式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5m。
(2)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10m。
(3)所有条式住宅之间的正面间距均按冬至日照1h的日照标准计算。
(4)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1.5m。
(5)临街住宅的出入口不直接开向城市干道。
(6)所有6层条式住宅和8层塔式住宅均不设电梯。
参考答案:不正确。
(1)多层条式住宅侧面间距不宜小于6m。
(2)不正确。
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侧面间距不宜小于13m。
(3)不完全正确。
一般条式住宅根据不同建筑气候区应分别按大寒日或冬至日的日照标准计算,老年条式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不应该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标准。
(4)不正确。
不应小于2.5m。
(5)正确。
(6)不完全正确。
8层塔式住宅和6层老年住宅应设电梯。
详细解答:(五)第3题:规划用地位置示意图_________参考答案:1.补充建筑限高条件。
2.注重环境和景观的设计,处理好与沿河城市绿带公园的关系及与立交桥的关系。
3.补充绿地率和绿线要求。
4.解决好地块出入口方位;满足停车场设置要求。
5.明确地铁出入口位置。
详细解答:第4题: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规划人口规模为90万。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1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2所示。
规划要点如下。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 组团,三副为B、C、D功能组团。
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安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规划1处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1.总体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3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主干道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污水处理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处理厂数量偏多。
详细解答:第5题:图为某市25万人口的城市主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该市的东、南有高速公路和铁路,设有客货兼营火车站一座,西边为一湖泊,东南方向离某特大城市约70km,西北方向离某地级市约50km。
该市确定以发展无污染工业和旅游度假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
规划以河流、绿带为轴,贯穿城市中部,分北城区、南城区、东组团三区片,北城区为全市公共活动中心和居住区,南城区为工业、仓储区,东组团为新规划的居住区,沿湖风景优美,规划两座度假村。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不当之处及其理由。
参考答案:1.在南北城区尚有空闲建设用地的情况下,不宜跨越高速公路和铁路发展东组团。
2.南北城区功能划分不尽合理,会产生上下班的交通问题。
3.规划布局没有充分考虑火车站的客运功能,主要居住用地远离火车站。
4.南北城区之间联系的道路偏少。
5.度假村A不应该安排在行洪区内。
详细解答:第6题: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hm<sup>2</sup>,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
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2所示。
[问题]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______参考答案:(1)小区被城市次干道穿越,不利于组织小区结构完整性,不利于提供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
建议将城市次干道向南改道至小区边缘。
(2)小区内部无集中绿地及公共活动空间,虽然在东部有市政绿地,但不能取代小区绿地。
建议将小区集中绿地与小区公共活动空间及托幼结合布置在小区中心位置。
(3)托幼用地位置不合理,不要与小学靠近。
建议将托幼与中心绿地合设。
(4)小区商业服务用地位置较偏。
建议将小区商业服务向西移至与市级公建邻近,以体现经济的集聚作用。
(5)滨江道路,布置高层住宅会阻挡南部住宅的景观视线。
建议将低层住宅移至滨江边,将高层住宅移至小区南部。
(6)小区没有核心空间。
建议把托幼、集中绿地、公共活动中心共同构成小区核心空间。
(7)小学位置不当,用地规模偏小。
建议将小学移至小区东南角,小学入口开设在小区内部遭路上,用地规模宜为1.0~1.5hm<sup>2</sup>。
(8)小区南北联系不便。
建议小区内组织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的道路。
详细解答:第7题:某铁路分局某工务段与某村私下签订用地协议。
协议约定:该铁路分局工务段以每亩6×104元价格,征用该村集体土地7亩,并同意一次性补偿青苗费、已占水泥道路和农业税。
该铁路分局工务段付清了各种费用后,在没有任何用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圈占该村集体土地6亩的水田,并动工修建围墙、回填沙石。
试评析该铁路分局工务段的做法。
参考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其中,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
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上述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该铁路分局工务段在没有任何用地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动工圈集体土地6亩,其行为违法。
该分局工务段圈占集体土地的行为属非法占地,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的规定给予处罚。
详细解答:第8题:参考答案:1.应具体给出拟改造地段内需保留和保护的风貌建筑;2.提出建筑限高要求;3.提出对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要求;4.按规定应提出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5.拟改造地段内道路应与历史街区的道路系统相协调。
详细解答:第9题: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hm<sup>2</sup>,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带状布置。
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公建面积12万平方米。
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西侧、南侧为城市河流,沿河建设有城市绿带公园;东北侧和东南侧临城市主干路,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规划为立交。
东北侧主干路下敷设有地铁交通线路,并在规划范围内设车站(如下图所示)。
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
3.建筑后退要求及间距规定。
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及竖向设计要求。
5.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国有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条件。
参考答案:1.补充建筑限高条件。
2.注重环境和景观的设计,处理好与沿河城市绿带公园的关系及与立交桥的关系。
3.补充绿地率和绿线要求。
4.解决好地块出入口方位,满足停车场设置要求。
5.明确地铁出入口位置。
详细解答:第10题:某市一工厂位于市区内,因生产不景气,经总公司批准,同意改建为一座高层宾馆,占地面积32000m<sup>2</sup>。
总公司在批准时指出,市委、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经研究并口头同意该厂用地使用性质可以调整。
随后该厂便与合作方签订协议,由合作方出资,建成以后各得一半的建筑面积。
合作双方的建设方案报总公司批准后,即着手进行建设。
正当开始施工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了该工程,责令立即停工,听候处理。
[问题]该工程为什么会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查处?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置?______参考答案:(1)受到查处的原因:属于违法建设。
具体如下:①改变用地性质必须获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正式批准,口头意见不能代替正式批准。
②该工程须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方可建设,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没有权力批准建设。
(2)根据《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作如下处理:①对违法建设依法处以罚款。
②建议对建设单位的有关责任人员由其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