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美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目录一、生产要素 (1)1.1 基本生产要素 (1)1.2 高等生产要素:高校、人才(以电影业为例) (1)二、需求要素(特别是国内市场需求) (2)三、相关产业的支持 (2)3.1. 规模经济效应 (2)3.1.1. 影视业内部规模经济 (2)3.1.2. 影视业外部规模经济 (2)3.2.数字立体电影的进展 (2)3.3. 数字放映技术的进展 (3)3.4.电影特效行业的进展 (3)3.5. 相关电影旅游产业: (4)四、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 (4)4.1 经营状况竞争力分析(以电影产业为例) (4)4.1.1. 电影产量 (4)4.1.2. 电影院及银幕数 (4)4.1.3. 票房及其他收入 (5)4.2 美国电影的产业结构 (6)4.3 国际竞争力分析 (6)五、机遇 (6)六、政府作用 (7)参考文献 (8)一、生产要素1.1基本生产要素在美国整个制片、发行和营销过程中相对庞大的资金包装和应用一直是推动好莱坞产业结构发展的长远动力,具体表现如下:其一,政府、非文化部门、各财团的加入使得投资主体呈多样性;其二,美国公共电视台是没有什么广告收入的,大部分是靠政府拨款和大公司赞助。
但商业电视台的资金90%是靠广告收入的带有很强的赢利性。
1.2高等生产要素:高校、人才(以电影业为例)美国很多高校设有电影专业,2011年排名前十位的有美国电影艺术学院、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哥伦比亚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查普曼大学、加州艺术学院、玛丽蒙特大学、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
美国大学电影相关专业与职业发展方向:电影制作:导演,编剧,制片人,摄影师,剪辑师;娱乐管理:发行商经理,公共关系主管,制片人,经纪人;设计专业:艺术指导,场景设计人员,道具;写作专业:编剧,剧本校正,制片人;插画专业:分镜头剧本,艺术概念插图,布景;数字特效:后期特效,动画,剪辑;数字媒体:字幕特效,Blu-ray DVD制作,网页媒体制作;交互设计:游戏制作,网页制作,Blu-ray DVD交互设计。
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艺术学院,不过这个差距并不是很大,事实上法国,德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电影学校也不在少数。
可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电影学校提供更广泛的课程设置,全面的写作,创作训练,结合实际的制作项目以及强大资源的实习。
事实上美国有着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的“非科班”电影人士,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独立电影”Independent film的发展必然结果。
目前来看,美国最丰富的电影教育在本科,因为不光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学到很多艺术史,文学,人文和设计方面的课程。
当然MFA教育也成为无数中华学子追随的一个新鲜的产物。
事实上美国很多杰出的电影人,昆丁塔伦蒂诺,保罗安德森,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大卫芬奇都没有专业的电影学院受教育背景,但是他们依然在电影圈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是否要花费一年数十万的资金投资自己的职业教育还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判断。
无需置疑,好的电影学院提供的不仅仅是教育,更多的是思维上的拓展和人际交流资源,以及未来可能的职业就业道路。
美国著名的导演有詹姆斯·卡梅伦,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斯坦利·库布里克,科恩兄弟等。
著名演员有金·凯瑞、强尼·德普、安吉丽娜·朱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汉克斯、布拉德·皮特、安吉丽娜朱莉、安妮·海瑟薇、朱莉亚·罗伯茨、凯特·温斯莱特等等,浩如繁星,不可计数。
二、需求要素(特别是国内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巨大,美国2011年电视户1.147亿户;经济发达,美国2010年人均GDP为40584美元。
美国受众多而富,而且愿意投资消费影视内容;市场成熟,美国有着发达而成熟的电影、电视市场,一级、二级、三级等窗口化的市场为电影、电视制作业提供了足够的收入来源。
同时,也使制作业能够投入更大的资金,比如使用一流明星、特技等等,而大制作又带来了多受众和强品牌。
虽然美国电视观众仅为全球的5%在电视节目的花费却占世界的1/3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和声像市场.美国电影市场是世界第三大电影市场法国的6.8倍美国声像市场是世界第三大声像市场英国的11.5倍。
可见决定一个市场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人口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购买力。
三、相关产业的支持3.1.规模经济效应3.1.1.影视业内部规模经济美国的影视业充分利用其内部规模经济条件,现已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
如米高梅、华纳兄弟等 8家电影公司基本上控制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使美国电影市场呈现一种高度垂直整合的局面。
这种垂直链条的形成,有利于影视集团内部充分利用其设备与资源。
投入大量资金发挥其内部规模经济的优势。
3.1.2.影视业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产生于行业内部常常由于产业的集群化形成“集群效应”。
好莱坞是非常典型的外部规模经济,各类人才的汇集为好莱坞提供了一个灵活、经济的人才市场,加上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共享,使得好莱坞的外部规模经济成为可能。
整个好莱坞如同一个生产车间,各个环节流水线运作,使得电影制作成本大为降低,还能产生名牌效应,这成为美国电影能流通到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
3.2.数字立体电影的进展2003年4月,北美IMAX3D影院上映了詹姆斯·卡梅隆的长达1小时的立体电影《深渊幽灵》(GhostsoftheAbyss)。
该片是用两台索尼高清摄像机组成的立体摄影系统拍摄而成的,后期制作时转成IMAX3D格式。
2005年8月,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在BIRTV上介绍了其基于DLP技术的单机立体数字放映技术,并演示了《深渊幽灵》等立体电影的片段。
成立于2001年的RealD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最主要的数字立体电影技术提供商。
每套放映系统的售价为25万美元。
与过去的3D系统不同,RealD系统只需使用一台放映机,而且观众反映,佩戴很轻的塑料立体镜观看电影不会造成头痛。
第一部以RealD形式发行的立体电影《四眼小鸡》(迪斯尼出品),在去年秋天的开幕式上每个影厅的毛收入达到215万美元,是标准影厅毛收入的两倍多。
Rave电影院线于2006年3月宣布将在全美国再装备20个RealD数字立体影院,这样,RealD数字影院的数量将达到124个。
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美国,其余分布在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等6个国家。
有关数字立体电影技术的另一项重大进展是2D转3D技术的开发成功。
2005年3月,美国IMAX公司宣布了自己全新开发的2D电影转换成3D立体电影的新技术。
IMAX公司利用《超人归来》的电影胶片成功制作并演示了IMAX3D。
《超人归来》由2D转换为IMAX3D电影标志着立体电影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IMAX预计,转换一部传统2D的35毫米电影到IMAX3D的费用是500万到800万美元,大约需要6周到10周的时间。
3.3.数字放映技术的进展如今,数字电影系统选择的放映机是基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生产的m25DLPCinemaTM光引擎的。
这种“2K”的放映机能够产生2048×1024像素阵列的影像,其色域和反差足以达到胶片电影放映机的水平。
在好莱坞用数字方式和胶片方式并排放映ASC/DCI的“标准评价素材”的结果表明,大多数“金眼”认为,如今的数字放映技术能够相当出色地模拟出胶片电影的效果。
在各种数字放映技术中,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DLP技术独占鳌头。
该公司在美国电影行业最大的年会2006ShoWest上宣布:巴可(Barco)、科视(Christie)和NEC制造的DLPCinema○R数字电影放映机在全世界的配置数量已经达到了1195台,分布在全世界30个国家。
另外,发行的数字电影已有300部。
由于技术标准的进展、商业模式的出现以及美国五大电影制片厂对提供节目内容的允诺,数字影院在2006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自2005年3月以来,DLPCinema放映机配置数量已增长了300%。
虽然电影行业将焦点放在了高效适时的配置上,然而TI公司通过与杜比、多来咪、环球数码创意、柯达、NEC和QuVIs等服务器制造商以及广大客户的紧密合作,继续将焦点放在系统的顺应性、以及确保将来的顺应性上。
3.4.电影特效行业的进展工业光魔公司(全称: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简称:ILM),由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于1975年创立,并为第一部《星球大战》(Star Wars)影片提供视觉特效以来,工业光魔公司就已成为电影魔术的代名词。
事实上,在历史上票房最高的十部影片中,有八部使用了工业光魔公司制作的视效。
工业光魔公司获得了多达28项奥斯卡奖:其中14项是最佳视效奖,另外14项则是技术成就奖。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工业光魔公司开创了许多突破性的电影特效和制作流程。
3.5.相关电影旅游产业:美国环球影城(又称为环球片场)〈Universal Studio, Hollywood〉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电视制片厂及以电影题材为主的主题公园,影城位于世界著名的电影圣地好莱坞〈Hollywood〉附近的 Universal City,是位于洛杉矶市附近的几个著名观光点之一。
好莱坞(Hollywood),是全球最著名的影视娱乐和旅游热门地点,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市区西北郊。
现“好莱坞”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美国加州南部的电影工业。
好莱坞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的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市的西北部,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城市。
由世界上第二大传媒娱乐企业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所创立与营运的迪斯尼主题乐园,离洛杉矶市中心大约有20分钟的车程(高速公路)。
到今天,除了加州洛杉矶迪斯尼乐园外,还建造了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巴黎迪士尼乐园等主题公园。
四、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4.1经营状况竞争力分析(以电影产业为例)4.1.1.电影产量美国的影视产业发达,其电影产量仅占全球的6%,但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却高达80%4.1.2.电影院及银幕数2010年在美国有超过39,500屏幕,其中大部分(79%)影院有5个或更多的屏幕。
2010年,美国的数字银幕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占美国屏幕的40%。
其中最大的增长是在数字3D屏幕–在2010年增加了超过4500个数字3D屏幕中,目前美国50%的屏幕都是数字屏幕。
数字3D在美国以外地区的发展也越来越显著。
表二:2006-2010美国电影银幕数组成情况单位:座2006 2007 2008 2009 20101-4块银幕影9888 9804 9091 8673 8345院5+块银幕影28527 29170 29743 30560 31202院总计38415 38974 38834 39233 39547资料来源:美国电影协会(MPAA)官网表三:美国电影银幕种类:4.1.3.票房表四:近年来美国电影业数据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总发行电影数量594 609 634 555 560总票房(亿美元)255 263 277 294 318国内票房(亿美元)92 96 96 106 106海外票房(亿美元)163 166 181 188 2123D电影发行数量8 6 8 20 25大制片厂发行电影数量124 107 108 111 104大制片厂附属公司发行数量80 82 60 47 374.2美国电影的产业结构美国电影产业由两部分组成:主流6家大公司和众多的独立制作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