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技能训练教案全册教案

焊接技能训练教案全册教案

焊接技能训练初级工技能第一章焊接基础知识第一节焊接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焊接的定义、分类及优缺点。

2.了解国内外焊接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重点1.焊接的定义、分类及优缺点。

2. 了解国内外焊接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金属连接的方式在金属结构和机器的制造中,经常需要用一定的连接方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按一定形式和位置连接起来。

金属连接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拆卸连接,即不必毁坏零件(连接件、被连接件)就可以拆卸,如螺栓连接、键和销连接等。

另一类是永久性连接,也称不可拆卸连接,其拆卸只有在毁坏零件后才能实现,如铆接、焊接和粘接等。

2.焊接的定义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结合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3.焊接分类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

目前熔焊应用最广,常见的气焊、电弧焊、电渣焊、气体保护电弧焊等属于熔焊。

压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以完成焊接的方法。

如电阻焊、摩擦焊、气压焊、冷压焊、爆炸焊等属于压焊。

钎焊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钎料作填充材料,焊接时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

常见的钎焊方法有烙铁钎焊、火焰钎焊等。

4.焊接的特点焊接与铆接、铸造相比,可以节省大量金属材料,减轻结构的重量,成本较低;简化加工与装配工序,工序较简单,生产周期较短,劳动生产率高;焊接接头不仅强度高,而且其他性能(如耐热性能、耐腐蚀性能、密封性能)都能与焊件材料相匹配,焊接质量高;劳动强度低,劳动条件好等优点。

焊接的主要缺点是产生焊接应力与变形,焊接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缺陷,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等。

目前世界各国年平均生产的焊接结构用钢已占钢产量的45%左右,所以焊接是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永久性连接方法。

5.焊接技术发展史近代焊接技术,是从1885年出现碳弧焊开始,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形成较完整的焊接工艺体系。

特别是四十年代初期出现了优质电焊条后,焊接技术得到了一次飞跃。

现在世界上已有50余种焊接工艺方法应用于生产中。

焊接方法的发展简史见表1—1所示。

表1—1 焊接方法的发展简史焊接技术的新发展* 提高焊接生产率;* 重视准备车间的技术改造;* 焊接过程自动化、智能化;* 热源的研究与开发;* 节约能源;* 适应新兴工业发展的需要。

帯极埋弧堆焊直缝窄间隙埋弧焊环缝埋弧焊空调器火焰钎焊汽车水箱感应钎焊摩托车点焊螺母凸焊摩托车缝焊轮辋闪光对焊激光焊接激光切割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三、巩固小结四、布置作业1、焊接的定义是什么2、焊接方法分为哪三类每一类各举一例说明。

3、说说你对焊接发展的新认识。

第二节焊接相关安全知识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安全的定义、内容、电弧焊安全技术、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特殊环境的焊接安全。

2、掌握焊接过程中有害因素的种类及防护。

3、掌握气焊与气割安全技术。

4、通过教学是学生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初步养成按章操作、规范操作的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活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焊接安全技术及措施;焊接过程中的防护。

教学时间:11课时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相关课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知识:焊接的定义1、焊接的分类2、焊接的特点三、导入新授(一)、安全基本知识1.安全的定义安全就是预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以及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法和行为的总称。

简言之就是八个字:预知危险,消除危险。

从一定意义上讲,安全就是防止灾害,消除最终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及各种损失发生的条件。

2.安全的内容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人身安全:在安全生产中,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因素,保障人员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

设备安全:消除损坏设备、产品等的危险因素,保障生产正常运行,称之为设备安全。

安全与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采取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行为,从而预知危险,消除危险,达到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

3.焊工学习安全的必要性(相关视频)安全是需要安全是生命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幸福4.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是为了防止工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以及在尘、毒、磁场、辐射等条件下如何创造良好的安全劳动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四、巩固小结五、作业说说焊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知识1、安全的含义2.安全的内容3、安全的重要性三、引入新授(二)、电弧焊安全技术一、安全用电1.焊接作业用电特点焊接过程中,空载电压越高,引弧越容易,但过高的电压对焊工安全不利。

目前我国焊条电弧焊的空载电压一般为50~90V;氩弧焊、二氧化碳焊电源的空载电压为65V左右;埋弧焊的空载电压一般为70~90V;等离子弧切割电源的空载电压高达300~45V.所有焊接电源的输入电压均为220/380V、50HZ的工频交流电,所以触电的危险性较大。

2.焊接时造成触电的原因电焊作业时焊工产生触电的原因是:1.设备发生绝缘损坏等故障。

2.焊机的空载电压大多超过安全电压。

如常用的交流弧焊机,空载电压一般为70V,当焊工身上出汗(特别是夏季)、鞋袜潮湿、鞋底又薄时,人体的电阻降至仅1600Ω左右,焊工的手一旦接触钳口,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达40~50mA,使焊工的手部发生痉挛,甚至不能摆脱而触电。

若焊工更换焊条时,其手接触焊钳口,而身体的其他部位直接接触金属结构而连通电焊机另一极,更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触电的措施:1.所有交、直流弧焊设备的外壳都必须接地。

在电网为三相三线制或单相制系统中,应安设保护接地线;在电网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应安设保护性接零线。

2.弧焊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与焊件相接的一端也必须接发或接零,当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绝缘击穿,高压出现在接零时,焊件绝不应再接地或接零,否则一旦二次回路接触不良,在的焊接电流可能将接地线或接零线熔断,不但使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而且易引起火灾。

3.焊工操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工作服、绝缘鞋和防护手套。

更换焊条时一定要戴皮手套,禁止用手和身体随便接触二次回路的导电体。

身体出汗衣服潮湿时,切勿靠在带电的钢板或坐在焊件上工作。

4.在金属容器内部施焊时,脚下应衬以橡皮绝缘垫,照明行灯的工作电压应低于12V。

5.下列操作应在切断电源后进行:改变焊机接头、改接二次回路线、摆动焊机、更换熔断器、检修焊机。

6.手弧焊机应安装焊机自动断电装置,其技术要求为:引弧起动时间≤40ms;空载电压≤18V;断电延时为1±内;起动灵敏度≥300Ω,并≤500Ω。

A.直接电击原因:见教材P3B.间接电击原因:见教材P3.3.焊工安全用电注意事项(1)焊机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或接零。

(2)焊工工作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3)在推拉电闸时,必须单手侧向进行操作。

(4)禁止在带电情况下接地线、维修焊钳。

(5)焊钳应可靠绝缘,中断工作时,焊钳要放在绝缘的地方。

(6)在容器内焊接时,应采用12V的照明灯,登高作业不准将电缆线缠在身上或搭在肩上。

(7)更换焊条时,必须带好绝缘手套,必要时应使用绝缘橡胶垫。

4.触电抢救措施(1)切断电源(2)现场救护5.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1)焊前认真检查工作场地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2)在高空作业时更应防止火花飞溅引起火灾。

(3)严禁在有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焊接。

(4)焊补贮存过易燃物的容器时,焊前必须将介质放净。

四、巩固练习五、布置作业1.写出各种弧焊设备的空载电压2.焊工安全用电注意事项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提问)1.安全2.安全分为哪两类3.焊工安全用电注意事项二、引入新授(一)有害因素的种类及防护1.焊接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电弧光1)红外线:眼部灼痛、红外线白内障、视力减退2)紫外线:皮炎、弥慢性红斑、蜕皮、急性角膜炎(电光性眼炎)3)强烈的可见光:“晃眼”、视力下降。

(2)金属粉尘锰中毒:(3)有毒气体臭氧、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化氢等。

(4)高频电磁场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

(5)噪声听觉障碍、耳聋(6)射线(7)熔渣和飞溅金属2.防护措施(1)工作服棉白帆布,隔热、耐磨、不易燃烧。

袖口应扎紧,不应沾染油脂,潮湿或有破损。

上衣不应扎在工作裤里面(2)焊工绝缘鞋应具有绝缘、隔热、不易燃耐磨损和防滑,鞋底不应有鞋钉,潮湿或有破损。

(3)焊工手套棉帆布或皮革制成,绝缘、抗辐射、隔热、耐磨、阻燃,不应沾染油脂,潮湿或有破损。

(4)防尘口罩(5)耳塞四、小结五、作业1.填空⑴焊接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有、、、、、、。

⑵造成急性角膜炎(电光性眼炎)的光线是。

⑶电弧光主要有、、三种光线。

⑷焊接过程中有毒气体主要有、、、。

⑸焊工的工作服应该是。

⑹焊接安全检查包括、、。

2.判断题⑴焊工的工作服袖口应扎紧,不应沾染油脂,潮湿或有破损。

()⑵焊工上衣可以扎在工作裤里面。

()⑶焊工绝缘鞋应具有绝缘、隔热、不易燃耐磨损和防滑,鞋底不应有鞋钉,潮湿或有破损。

()⑷焊工手套用棉帆布或皮革制成,绝缘、抗辐射、隔热、耐磨、阻燃,不应沾染油脂,潮湿或有破损。

()⑸强烈的可见光使人眼部灼痛、红外线白内障、视力减退。

()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提问)焊接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有哪些三、引入新授3.焊接安全检查A.场地的安全检查(1)焊接场地检查的必要性由于焊接场地不符合安全要求造成火灾、爆炸、触电等事故时有发生,破坏性和危害性很大。

要防患于未然,必须对焊接场地进行检查。

(2)焊接场地的类型焊接作业场地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正常结构产品的焊接场地,如车间等;另一类是现场检修、抢修工作场地。

(3)焊接场地检查的内容1)检查焊接与切割作业点的设备、工具、材料是否排列整齐。

不待乱堆乱放。

2)检查焊接场地是否保持必要的通道,且车辆通道宽带不小于3m;人行通道不小于。

3)检查所有气焊胶管、焊接电缆线是否互相缠绕,如有缠线,必须分开;气瓶用后是否已移出工作场地,在工作场地各种气瓶不得随便横躺竖放。

4)检查焊工作业面积是否足够,焊工作业面积不应小于4㎡;地面应干燥;工作场地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或局部照明,以保证工作面照度达到50~100Lx。

5)检查焊割场地周围10m范围内,各类可燃易爆物品是否清除干净。

如不能清除干净,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如用水喷湿或用防火盖板、湿麻袋、石棉布等覆盖。

放在焊割场地附近的可燃材料需预先采取安全措施以隔绝火星。

6)室内作业应检查通风是否良好。

多点焊接作业或与其他工种混合作业时,各工位间应设防护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