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作品赏析上课讲义

美术作品赏析上课讲义

美术作品赏析:(作品名、作者、类别、创作的背景、画面内容、赏析认识等)
七年级上:
《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现代)傅抱石关山月
作品是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

傅抱石,为金陵画派代表画家,独创了“报石皴”,奔放、深厚。

关山月先生为细致柔和的岭南派代表,两位在周总理的亲自点将下,联袂完成这幅巨作。

作品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大厅,两位画家历时四个月于1959年完成,作品高5.5
米,宽9米的巨大幅画是中国画历史上空前的,毛泽东亲自为作品题句题目出自毛泽东词《沁园春。

雪》,整幅画表现了祖国的伟大风貌: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苍松翠石;,而黄河长江则贯穿整个画面,右上角的红太阳象征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

江山如此多娇之娇字上下功夫,概括了祖国的壮美江山。

抒发了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作品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中景是连接南北的原野,而长江和黄河则贯穿整个画面,象征着祖国的统一与繁荣昌盛。

莽莽雪山体现了山河的雄伟与壮美,云海的辽阔体现了祖国山河的博大广袤,万里长城随山势起伏,蜿蜒深远是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征,辉煌的红日,象征着新中国如朝阳,跃然升起与世界的东方。


《开国大典》(油画现代)董希文
作品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

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奕,七度不凡。

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开国大典》是董希文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1963杜键(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为此,作者先后到
山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

画面中一批身体健壮的船夫驾着渡船,在黄河的中心与惊涛骇浪进行着搏斗。

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

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饶的精神。

大面积奔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
比。

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那种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正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

《血衣》现代,作者王式廓。

《血衣》从1950年酝酿到1959年完成,整整花费了10年时间。

利用10年时间创作一件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是首例。

这件著名作品是画家王式廓1959年起毕生精力却未曾完成的杰作,取材于画家王式廓解放初期在华北参加土地改革的斗争场面。

构图宏大,全画以举血衣的妇女为中心,把庞大的人群组织在瞬间情节的绘画高潮中,多层次却主次分明,显示了画家把
握大场面构图的能力。

他以一位妇女高举被害丈夫的血衣作为激发受害农民起来控诉地主最新的导火线,塑造了众多具有不同性格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憾人心的控诉。

《青蛙》(中国画现代)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小名阿芝,名璜,号白石等,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画面的下部有三只正在鸣叫的大青蛙,上部是一只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正在挣扎求助。

画家借助这充满戏剧性的画面,生的地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情趣。

《春牧图》(中国画,现代)李可染
画面上水牛悠然走在乡间小路上,牧童侧坐于牛背,转头仰望春柳,悠然自得, 是一幅别具乡间情趣的小品。

《格尔尼卡》(壁画西班牙)毕加索立体主义
这幅画描绘了1937年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

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手捧死去的孩子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身残倒地,断臂仍然握着断剑的战士、濒死长嘶的马匹、光芒冰冷尖锐的顶灯……牛象征残暴与邪恶”,受伤的马象征着西班牙人民,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

画口家用黑白灰的阴冷色调、象征和立体主义手法,将不安、破碎的形象进行超时空的组合,控诉了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

《星月夜》(油画荷兰)1889年凡高后印象主义
这是一幅充分体现凡•高艺术特色的作品,奔放的类似火焰般的笔触表现了凡•高强烈的主观情感。

画家以奔放的类似火焰般的笔触,描绘了夜空中奇特的月亮和星星。

全画的色
调呈蓝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这幅画呈现两种不同风格的线条一是弯曲的长线,一
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炫目的奇幻景象。

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

柏树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

那直上云端的柏树,看起来像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由引导人民》(油画)1830德拉克洛瓦(法国)浪漫主义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油画作品之一。

现收藏于巴黎卢浮
宫,该画又名“ 1830年7月27日”,以纪念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油画作品。

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画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要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老巷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

如此人物众多、宏伟而又动荡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

《千里江山图》⑴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据卷后蔡京题跋知系王希孟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

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

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
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

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

全卷画面上层峰峦叠嶂、逶迤连绵,图中繁复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

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
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

江河勾出水纹,与没
骨色彩形成反差对比。

全图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

《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18岁时作品,也是唯一传世的作品。

画中远近山水,气势开阔,村舍集市、渔船客舟、桥梁水车和林木飞禽,笔墨工致,
位置得宜;全卷青绿重设色,表现了山河秀丽。

该图作者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
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画面千山万壑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十分雄伟壮丽。

山间巉岩飞泉,瓦房茅舍,苍松修竹,绿柳红花点缀其间。

山与溪水、江湖之间,渔村野渡、水榭长桥,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在运笔上,作者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画法,更趋细腻严谨,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动态鲜明逼真。

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

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

在用色上,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有的浑厚,有的轻盈,间以赭色为衬托,使画面层次分明,鲜艳如宝石之光,灿烂夺目。

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
山之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