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日渐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

据统计1,2014年我国汽车的销量已达2349万辆,位列全球第一,遥遥领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同时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5亿辆,预测这个数据将会在未来五年里增加到4亿辆。

在我国车险中的交强险属于强制保险,因此这一汽车数量的上
亿
长。

但由于法律建设滞后、行业自律缺乏和市场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车险中面临着理赔难、销售渠道价格不统一等难题,并侵害了消费者利益。

(一)我国车险销售渠道分析
1数据来源于Mark Lines。

目前,国内大部分车险公司的营销策略还是依靠营销人员实行人海战术进行直销,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电(网)销、4S店等代理机构和保险公司营业网点(如表1所示)。

表1 车险主要销售方式比较
67.27%,增速迅猛。

电话销售渠道占车险业务的比例为14.65%,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网络销售渠道占车险业务的比例为
10.85%,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

二者合计占比达到25.5%,同比上升2.12个百分点。

相对于传统渠道,电话、网络销售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管控和地域覆盖广等优势,被视为保险行业近几年来最具成长性的营
销渠道。

分析发现,其最具竞争力之处是低于传统渠道15%的价格水平。

由于价格仍是当前车险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电销产品的出现恰好是顺应了目前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充分说明,费率改革的走向将直接决定车险市场竞争的走势。

2.代理机构
一部分车主通过代理人、4S店购买保险。

中国保监会规定车险
在很大的差距。

在大部分的发达国家,汽车出险时,车主首先需要及时记录对方的车牌号、对方车主的家庭住址、名字、联系电话以及对方车险的具体情况,然后现场拍照。

同时车主也需要记录日期、时间和事故地点;另外如有可能,留下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

最后只需要在保险公司网上或者实体店中填写索赔申请,保险公司
就会和另一方经行交涉和沟通,这样车主就省去和对方车主以及保险公司交涉的环节,在家坐等赔付,省时又省力。

这不仅仅是因为保险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同,同时也是因为保险计算模式的不同。

国外保险公司一般通过精算系统的支持,将客户进行细分,不仅为自身带来最大效益的产品,更可为目标客户提供最便利的保险服务。

国外公司精心研究潜在客户群体的需求并且勇
18.9%,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年,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明确提出支持保险公司积极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保险业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为互联网保险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纵观当前我国车险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势头强劲而动力不足,市场潜力巨大而开发不足,保险需求强烈而创新不足。

以移动
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为要素的移动互联网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移动终端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的第一大入口。

截至2015年3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将近13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近9亿户,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创历史新高,达8.58亿户。

预计到2020年,我国近100%的互联网用户都将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将达8.4亿户,普及率超过60%。

迅速壮大的移动用户群体以其日益
机制精细到个人和群体,使产品具备差异化、订制化的特点,最终形成与互联网思维相适应的客制化、智能化的产品体系。

2.建立风险评估,加强“安全保障”
信息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互联网系统对网络信息系统的依赖度很高,保险公司须从信息管理制度、系统授权管理、数据加密、软件升级、硬件防护、灾备管理等多方面提升信息保护等级,否则有
可能爆发重大信息安全事件。

而且,我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尚处于摸索期,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体系,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健康、持续发展。

3.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保险公司应关注网络的安全认证问题,遵从国际的安全电子交易协议,解决网上身份认证问题,确保网络支付安全,同时应建立
支持保单验证及查询。

客户可以通过微信直接咨询车险服务,还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保险公司推送的各类优惠信息和活动。

同时,人保财险自行开发的手机APP应用则具备了更为强大的功能,手机应用软件“掌上人保”是实现了电子自助理赔功能,即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进行车险报案、查看拍照、单证上传、赔款支付的全流程自助服务。

如图1所示,此AAP具有现场拍照报案、电子
查勘员、电子速递员以及电子理赔员等基本功能。

其中电子查勘员是指公司非VIP客户可使用手机完成小额车损案件快捷自助查勘,对于出险后不涉及人伤、物损的案件,客户可通过手机进行自主勘查,拍摄并且上传事故现场照片、查询理赔进度,无需等待人保财险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这样大大缩短了理赔周期,同时也使整个赔偿环节透明化和规范化。

2,超过70%的客户并未使用过这款移动理赔终端。

首先,其设置的服务门槛过高,适用人群范围狭窄。

虽然在2013年全面升级后,这一问题有所改善,但是仍有一些服务只有VIP客户才符合其适用范围,如“电子理赔员”这一功能。

VIP客户
2此数据来源于凤凰财经网
至少是两年未出险、无索赔记录,同时保费也达到一定的标准。

因此并不能使大部分客户在线上完成整套理赔流程。

其次,事故适用范围窄。

根据“掌上人保”电子勘察员服务规定,电子理赔员适用于发生不涉及人伤、第三方物损的单、双方车辆损失事故;同时,事故车辆可正常行驶。

在路上行驶,很多事故都是小剐小蹭,涉及物损和人伤是常有的事情,也是这样的时候车
来的是更好的客户体验和险企更高效的服务质量
价格便宜、服务周到,是客户对平安车险的最直观感受。

如今,平安集团又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理赔环节,大大简化了车主在出险后等待平安查勘员、到4s店定损、确定理赔金额等流程,
节省了车主的时间。

新技术与平安车险的专业能力相结合带来惊人的效率,从事故发生到赔款到账,可以仅需10分钟。

同时,平安财险为查勘员配备手持终端设备“e理赔”出事故现场。

除了具备高清拍照功能外,还与平安车险系统直接对接。

直接将照片上传到公司电脑终端并制作报告,这些工作都可以在手持终端上完成,在处理完一起事故后就可以马上赶往下一个现场,出
地。

市场上大部分的APP产品都是大同小异,实用性不够高,而且适用范围窄小,更多的是为了向客户提供一个咨询的平台。

没有创新性的产品,必然无法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也将逐渐落寞,最终难逃被卸载的命运。

在互联网上的产品除了要有创新性更应该具有安全性。

从政府监管到后台信息安全、支付安全和系统安全都值得我们去注意。

移动互联网不仅会遇到黑客攻击,而且可能一旦移动终端丢失,保存在其中的保险信息就有可能被非法分子盗用或者泄露。

三、小结
移动互联网以其低成本、信息透明、广覆盖、高效率的天然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