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上册至下册第7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至下册第7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至下册第7课
一、选择题。

1、右图所示文明古国创造的宝贵文明成果是
A.汉谟拉比法典B.金字塔C.佛教D.阿拉伯数字
2.“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但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古代印度,却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处于第二等级的皇帝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3.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阿拉伯人充当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B.古代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C.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单一,即西方向东方学习D.马可·波罗是促进东西文化交流的杰山代表4.要了解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首先应查阅A.《荷马史诗》B.《天方夜谭》C.《马可·波罗行纪》D.《哈姆雷特》
5.不管世界各国的文字多么不同,阿拉伯数字却不需要翻译,人们都能认得。

其实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首创,它的创造者是A.古代苏美尔人B.古代印度人C.古代埃及人D.古代犹太人
6.14—16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①文艺复兴运动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新航路的开辟④法国大革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以下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内涵的语句是A.国家和君权是上帝的创造物B.上帝的伟大是人不能企及的C.上帝随意创造和毁灭一切D.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8.14—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其中“世界被发现”是指A.尼德兰革命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新航路的开辟
9.有人认为,2010年3月日本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将成为丰田公司的“滑铁卢”。

“滑铁卢”作为失败的代名词,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克伦威尔B.圣马丁C.罗伯斯庇尔D.拿破仑10.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它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①英国宪章运动②法国巴黎公社成立③俄国十月革命④美国南北战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1.如果让你从“五月流血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国大典等内容中归纳和提炼一个学习的主题,以下名称最恰当的应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B.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C.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2.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慕尼黑协定④《联合国家宣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历史学家认为罗斯福“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

罗斯福主要改变了美国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二战后对苏联的战略C.政府对经济的放任政策D.工业行业的不正当竞争
14.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15.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

”然而,这一天却改写了法国历史。

因为在这天A.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C.法国建立了共和国D.拿破仑颁布了《法典》
16.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即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最主要条件是A.新航路开辟B.君主立宪制确立C.“日不落帝国”形成D.工业革命完成17.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摆脱了民族危机B.推翻了旧的政治统治C.解放了广大农奴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8.“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响起来”。

这首打油诗与日本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A.大化改新B.推翻幕府统治C.日本侵略朝鲜D.明治维新
19.2008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排在前两位的是“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

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新
宪法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20.右边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

l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法令》的颁布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

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材料二:“……在北京郊外的芦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

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

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

……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材料四:中日两国交往一览表
时间双边贸易额(亿元)人员往来(万人)友好城市(对)
1972年11 ——0
2006年2073 480 233
材料三: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标志着中日关系开
始打破政治僵局;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日的“融冰之旅”,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的“暖春之旅”,进一步增强了两国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材料五:2012年9月,日本右翼势力掀起购买钓鱼岛的闹剧,引发中日外交关系的紧张与民间的敌视,我外交部发言人一再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

请回答:(1)日本发动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材料一中所说的“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那段“不幸的历史”?(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

(2分)
(3)根据材料四,用一句话概括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

(1分)
(4)根据材料五,请你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负责人的身份发表一份简短的声明,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和主张。

(3分)
22、阅读材料。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说材料三:2008年4月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波及全球,形成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

2009年4月2日,二十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指出……国际社会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度过难关,实现我们共同确定的目标。

──摘自《半月谈》
请回答:(1)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美、德、日是怎样应对这一事件?(3分)
(3)材料三中提出的应对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对策是什么?(2分)
(4)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中国该怎样顺应这一趋势?(3分)23.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

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领域最重要的成果(4个)?﹙4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变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4分﹚
(3)两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谈谈你对这一发展战略的认识。

﹙6﹚
24、世界大战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的爆发就不可避免。

结合中外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些?试分别加以说明。

(4分)
(2)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何不同?二战为什么反法西斯能取胜?你认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6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引发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4分)
(4)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其中哪些条约直接损害了中国利益?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6分)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你认为中国应为争取世界的长久和平做出哪些努力?(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