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制品基本资料

生物制品基本资料

人血白蛋白【英文名】:Human Albumin【制剂/规格】 :①注射剂:5%100ml、20%50ml、25%50ml。

②冻干粉针剂:10g/瓶、20g/瓶。

【不良反应 】 :偶见荨麻疹、寒战、发热或血压下降。

快速输注可引起血管超负荷导致肺水肿,偶有过敏反应。

适应症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贮藏方法 保存方法:应避光保存于2-8℃。

严禁冰冻。

用法用量 1.本药一切稀释、注射操作,均应按严格的消毒程序进行。

开瓶后应一次性使用,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使用;开瓶后暴露超过4小时也不能再用。

2.冻干制剂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灭菌注射用水溶解,一般使用10%白蛋白溶液,应在15分钟内溶解完毕。

欲制备20%-25%高浓度白蛋白溶液时,溶解时间则较长。

3.静脉滴注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2ml。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必要时可换用另一批号的本药。

4.使用本药时,须仔细观察病情,防止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升高。

尤其要注意有心功能不全或其它心脏疾病的患者,因为过快的增加血容量会导致急性循环负荷增加或导致肺水肿。

5.除非同时补充足够的液体,15%-25%的白蛋白高渗溶液一般不宜用于已脱水的患者。

6.人血白蛋白主要为补充白蛋白,如摄入能量不足时,常被代谢燃烧,不能达到提高血白蛋白水平的目的,因此使用白蛋白前最好先补充足够的热卡。

7.本药不能与血管收缩药合用;但可与葡萄糖注射液或盐水合用。

肾病患者使用本药时不宜用生理盐水稀释。

人血白蛋白副作用 一、人血白蛋白的副作用包括寒颤、发热、颜面潮红、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送往医院检查诊断,采取有效的手段,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二、由于人血白蛋白是血液制品,虽然经过处理,但是其中的一些物质可能会使接受者产生过敏反应。

若输入过多、过快,极易引起血容量骤然增加,从而加重了心、肺负担。

故心、肺、肾等病患者使用时更应当谨慎。

温馨提示:人血白蛋白对患者的治疗虽然有效,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用。

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高血压,急性心脏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理衰竭、严重贫血、肾功能不全者等患者,是不能使用白蛋白。

注意事项 1.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可使用。

2.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

3.输注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输用。

4.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5.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禁忌4.肾功能不全者。

【适应症】 主要用于乙型肝炎预防。

适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所生的婴儿;意外感染的人群;与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乙肝免疫球蛋白保存目前,乙肝免疫球蛋白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液体制剂和冻干制剂,不同的形态有不同的保存方式1、液体制剂,一般要放在2-8摄氏度且与空气隔绝的环境中。

2、冻干制剂,一般要放在10摄氏度以下且空气干燥的地方。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未开启的乙肝免疫球蛋白能保存2年。

在常温下保存,效价将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用法用量(1)用法:本品只限肌注,不得用于静滴。

(2)用量:①母婴阻断:HBsAg阳性的孕妇从产前3个月起每月注射1次,每次剂量200~400IU。

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出生24h内注射本品100IU;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的剂量及时间见乙型肝炎疫苗说明书或按其他适宜方案。

②乙型肝炎预防:一次注射量小儿为100IU,成人为200IU,必要时可间隔3~4周再注射1次。

③意外感染者,立即(最迟不超过7日)注射8~10IU/kg,隔月再注射1次。

【不良反应】 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红肿、疼痛感,无须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有I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禁用。

 (2)本品应为无色或淡黄色可带乳光澄清液体。

久存可能出现微量沉淀,但一经摇动应立即消散,如有摇不散的沉淀或异物不得使用。

 (3)安瓿破裂、过期失效者不得使用。

 (4)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使用或给第二个人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对丙种球蛋白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可能会与本品产生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可能产生变异反应和免疫过度造成的过敏反应,应予以对症和支持治疗。

【剂型规格】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每瓶100、200、400IU;冻干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每瓶100、200、400IU。

【贮 藏】2~8℃避光保存。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英文名:Human Tetanus Immunoglobulin 本品系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经吸附破伤风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浆,经提取、灭活病毒制成。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可带乳光,不应有异物、浑浊或摇不散的沉淀。

【规格】250国际单位 【贮藏与效期】在2~8℃的暗处保存。

有效期5年。

【药理作用】 本品含高效价的破伤风抗体,能中和破伤风毒素,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梭菌感染的作用。

【适应症】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者。

用法用量 用法:供臀部肌内注射,不需作皮试,不得用作静脉注射。

用量: 1.预防剂量:儿童、成人一次用量250IU。

创面严重或创面污染严重者可加倍。

2.参考治疗剂量:3000~6000IU,尽快用完,可多点注射。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

极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注意事项 1.应用本品作被动免疫的同时,可使用吸附破伤风疫苗进行自动免疫,但注射部位和用具应分开。

2.制品应为澄清或可带乳光液体,可能出现微量沉淀,但一经摇动应立即消散。

若有摇不散的沉淀或异物,以及安瓿有裂纹、过期失效等情况,均不得使用。

3.开瓶后,制品应一次注射完毕,不得分次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应单独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系用人用狂犬病疫苗免疫供血浆者,采集含高效价狂犬病抗体的血浆,经提取,并经病毒灭活处理制成。

含适量甘氨酸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性状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的液体,可带乳光,不应出现浑浊。

适应症 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

所有怀疑有狂犬病暴露的病人应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如果病人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并且具有足够的抗狂犬病抗体滴度,可再次接种疫苗而不使用本品。

规格 每瓶装量100IU/200IU/500IU。

用法用量 用法:及时彻底清创后,于受伤部位用本品总剂量的1/2作皮下浸润注射,余下1/2进行肌内注射(头部咬伤者可注射于背部肌肉)。

用量:注射剂量按20IU/kg体重计算(或遵医嘱),一次注射,如所需总剂量大于10ml,可在1~2日内分次注射。

随后即可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但两种制品的注射部位和器具要严格分开。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

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国外已有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潮红、肾病综合症和过敏性休克文献报道。

禁忌 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得用作静脉注射。

2.本品肌内注射不需做过敏试验。

3.如有异物或摇不散的沉淀,西林瓶出现裂纹或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得使用。

4.运输机贮藏过程中严禁冻结。

药物相互作用 1、治疗性疫苗启动后,不再推荐再次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因为会妨碍主动免疫的充分表达。

2、使用本品后,三个月内不能接种麻疹等活病毒疫苗,因为抗体干扰疫苗免疫应答。

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本品含高效价的狂犬病抗体,能特异地中和狂犬病病毒,起到被动免疫的作用。

毒理研究:尚不明确。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有效期 24个月。

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灰绿色疏松体。

溶解后应为淡黄色、黄绿色、淡蓝色澄明液体,不应有异物或沉淀。

【规格】(1)100PE (2)200PE (3)300PE (4)400PE (5)1000PE【贮藏与效期】在8℃以下的暗处保存。

有效期5年。

【药理作用】 本品含有维生素K依赖的在肝脏合成的四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维生素K缺乏和严重肝脏疾患均可造成这四个因子的缺乏。

而上述任何一个因子的缺乏都可导致凝血障碍。

输注本品能提高血液中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浓度。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症包括: 1.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症包括乙型血友病;2.抗凝剂过量、维生素K缺乏症;3.因肝病导致的凝血机制紊乱;4.各种原因所致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拟作外科手术患者;5.治疗已产生因子Ⅷ抑制物的甲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6.逆转香豆素类抗凝剂诱导的出血;【用法用量】用法:1.本品专供静脉输注,应在临床医师的严格监督下使用。

2.用前应先将本品和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预温至20~25℃,按瓶签标示量注入预温的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轻轻转动直至本品完全溶解(注意勿使产生很多泡沫)。

3.可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50~100ml,然后用带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进行静脉滴注。

滴注速度开始要缓慢,15分钟后稍加快滴注速度,一般每瓶200血浆当量单位(PE)在30~60分钟左右滴完。

4.滴注时,医师要随时注意使用情况,若发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血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要立即终止使用。

并用肝素拮抗。

用量: 1.使用剂量随因子缺乏程度而异,一般每kg体重输注10~20血浆当量单位,以后凝血因子Ⅶ缺乏者每隔6~8小时,凝血因子Ⅸ缺乏者每隔24小时,凝血因子Ⅱ和凝血因子Ⅹ缺乏者,每隔24~48小时,可减少或酌情减少剂量输用,一般历时2~3天。

2.在出血量较大或大手术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加剂量。

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患者如拟作脾切除者要先于手术前用药,术中和术后根据病情决定。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快速滴注时可引起发热、潮红、头疼等副反应,减缓或停止滴注,上述症状即可消失。

【禁忌】 在严格控制适应症的情况下,无已知禁忌证。

【注意事项】 1.除肝病出血患者外,一般在用药前应确诊患者是缺乏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方能对症下药。

2.本品不得用于静脉外的注射途径。

3.瓶子破裂、过有效期、溶解后出现摇不散沉淀等不可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慎重。

必要时应在医师指导和严密观察下使用。

【老年患者用药】 一般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降低,故应视患者状态慎重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不可与其他药物合用。

【药物过量】 有引起血栓的危险性。

【药代动力学】 生物半衰期为8~12小时。

适应症 本品对缺乏人凝血因子Ⅷ所致的凝血机能障碍具有纠正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甲型血友病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而致的出血症状及这类病人的手术出血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