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52分)1. (2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下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A . AB . BC . CD . D2. (4分) (2016高三上·柘荣月考) 图9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 . 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B . 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C . 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D . 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2)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A . 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B . 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C . 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D . 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3. (2分) (2015高一上·烟台期中) 下列各种岩石中可能找到动植物化石的是()A . 花岗岩、玄武岩B . 板岩、页岩C . 砾岩、砂岩D . 石灰岩、大理岩4. (2分) (2017高二下·鸡泽期末) 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下图,该区域先后经历:()A . 沉积作用—内力挤压—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B . 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内力挤压—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 . 内力挤压—岩浆活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D . 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内力挤压5. (6分) (2013高一上·吉安期中) 读图,完成下题.(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A . ①B . ②C . ③D . ④(3)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A . ①D . ④6. (2分) (2016高二上·张家口期中) 关于大气各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对流运动显著B . 集中大气质量3/4和几乎全部水汽与固体杂质的是对流层C . 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 . 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7. (6分) (2015高一上·永州期末) 如图,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光谱图”,回答下题.(1)据图可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A . 紫外线光波段,图中①区B . 可见光波段,图中②区C . 红外线光波段,图中③区D . 可见光波段,图中③区(2)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各组能量中来源于太阳辐射的有()①水能②风能③核能④地热能A . ①②D . ②③(3)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主要原因是()A . 可见光被强烈反射B . 可见光被强烈吸收C . 可见光被强烈散射D . 大气的保温作用强8. (4分) (2015高一上·山东期末) 读“威海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A . 甲为夜晚,吹陆风B . 乙为夜晚,吹海风C . 甲为白天,吹海风D . 乙为白天,吹陆风(2)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引起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A . 天气系统不同B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 人类活动变化D . 气压带、风带移动9. (2分) (2013高一上·乌鲁木齐期中)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的画法,正确的是()A .B .C .D .10. (2分)(2016·吉林模拟) 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朝海。
宜兰全年多雨,台湾俗谚“竹风兰雨”就是描述新竹多风而宜兰多雨的现象。
沿海分布着长约23公里,高约10米的沙丘,湾俗谚“龟蛇把海口”中的“蛇”就是指海岸连绵的沙丘。
下图为台湾省局部地图。
下列关于图中四处的说法中不可信的是()A . 甲处温泉是该地重要景点B . 乙处坡度陡且易发滑坡C . 丙处两县以山脉为界D . 丁处河流少因为沟谷少11. (2分)(2015高二上·桓台期中)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天气系统在西北大西洋出现的频率最高B . 该天气系统属反气旋C . 该天气系统的最大风雨区位于系统的最外围D . 该天气系统多出现在夏秋季节12. (4分) (2019高一上·白城期中)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A . 春季B . 夏季C . 秋季D . 冬季(2)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A . 阴雨连绵B . 晴空万里C . 大雪纷飞D . 暴风骤雨13. (2分)下列四组概念中,最一致的是()A . 峡湾、白头山天池、巴塔哥尼亚沙漠B . 庐山、渭河平原、东非裂谷带C . 尼罗河、安第斯山脉、罗马D . 森林、石油、电能14. (6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 . >400,>25B . <400,>25C . >400,<25D . <400,<25(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A . 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B . 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 . 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D . 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3)图中河流在A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是()A . 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B . 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C . 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D . 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15. (2分)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挤压,在第四纪青藏高原隆起,从而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
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A . 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B . 四川盆地变变冷、变湿C . 塔里木盆地变暖、变干D . 华北平原夏季降水量增多16. (4分) (2017高一下·惠来期末)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特点是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但1千米深度以下,水温变化很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A . ①为风海流、暖流B . ②为风海流、寒流C . ③流向随季节变化D . ④洋流自西向东流(2)海水温差发电是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①~④海域宜采用海水温差发电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二、综合题 (共2题;共27分)17. (19分) (2013高一上·宜宾期中) 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高、低、中)纬度,________(热量带).(3)比较甲、乙、丙、丁四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________和线速度大小________.(4)比较该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从早到晚排列)________.(5)如图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光照示意图,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昼夜状况为________.(6)甲点此刻为________点,此刻太阳高度为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7)丙点此刻为________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乙点昼长________小时.18. (8分) (2015高一上·德州期中) 如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气压状况看,甲处是________,从水平气流状况看为________.在其控制下,以________天气为主.(2)与甲地相比,乙地气温日较差________(大或小),判断依据是________.(3)丙处与丁处相比,________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4)丙地的风向为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52分)1-1、2-1、2-2、3-1、4-1、5-1、5-2、5-3、6-1、7-1、7-2、7-3、8-1、8-2、9-1、10-1、11-1、12-1、12-2、13-1、14-1、14-2、14-3、15-1、16-1、16-2、二、综合题 (共2题;共27分) 17-1、17-2、17-3、17-4、17-5、17-6、17-7、18-1、18-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