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DB34∕T 2496-2015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规范
DB34∕T 2496-2015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规范
GB/T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20900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31821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TSG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规则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DB34/T2088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 7024、GB/T 20900 和 GB 758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safety evaluation oflifts
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电梯的设备本体、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和使用环境等四个方面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活动。
3.2
电梯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fuzzyevaluationofliftsbasedonmulti-storyhierarchymodel
4.4.3.3风险评估:对现场安全检查发现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评估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概率等级。
4.4.3.4风险等级评定:根据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和严重程度评定出每个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
4.4.3.5提出降低风险措施:根据风险等级评定的结果,提出降低或消除风险的措施。
4.4.3.6形成安全评估意见:指出评估对象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与委托单位沟通交流,形成安全评估意见。
电梯多层次模糊评价是指先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集,再用模糊综合评判确定结果的电梯安全评估方法。其具有定性与定量评估特点。
4一般要求
4.1电梯安全评估机构(以下简称安全评估机构)具有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资质。
4.2安全评估机构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本标准的要求制定包括安全评估程序和安全评估流程在内的安全评估作业指导文件,在本单位正式发布使用,对电梯安全评估质量实施控制。
5.2.1.1.2曳引机工作时各个零部件的温升应在正常范围内,且无异常噪声和振动。
5.2.1.1.3曳引轮和导向轮应运转灵活,无异常噪声,表面无裂纹和破损等异常现象;曳引轮槽不应有油污、严重磨损;曳引轮外侧面应涂成黄色,并设有方向标志。曳引轮和导向轮与垂直面偏差不应大于 2mm,平行偏差不应大于2mm。防跳绳装置位置应正确。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国斌、王向阳、曾杰、李祥刚、张仲、徐强。
引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以电梯相关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为基础,汲取相关省市电梯安全评估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兼顾我省在用电梯实际使用现状,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从设备本体、使用管理、日常维护保养和使用环境等四个方面对电梯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指出存在的风险,提出降低风险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4.4.2成立安全评估组
安全评估协议签订后,安全评估机构应成立安全评估组,安全评估组至少由3名安全评估人员组成,评估组长应持有电梯检验师资格。
4.4.3安全评估流程
安全评估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安全评估流程
主要包括:准备阶段、现场安全检查、风险评估 、风险等级评定、提出降低风险措施、形成安全评估意见和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5.2.1.1.4直接与电源连接的曳引电机应具有短路和过载等保护功能,且有效。
5.2.1.1.5曳引电机的接地和绝缘性能应符合GB7588要求。
5.2.1.1.6减速机运行温升、噪声和振动均应在正常范围内,且无严重渗漏油。
5.2.1.2制动器
5.2.1.2.1采用机电式制动器,且应符合以下条件:
a)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当有一组失效,曳引机应停止运行或不能起动,其余制动部件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
b)电梯正常运行时,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当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再运行。
4.3安全评估人员应满足以下条件:
a)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并持有电梯检验资格证;
b)熟悉电梯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
c)从事电梯专业技术工作5年及以上;
d)身体健康,能够承担电梯安全评估工作。
4.4安全评估程序
4.4.1签订安全评估协议
电梯产权单位或电梯使用单位(以下简称委托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向安全评估机构提出安全评估书面委托。安全评估机构受理后,委托单位应在安全评估前与安全评估机构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ICS 91.140.90
Q 78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规范
Evaluation
2015-11-10发布2015-12-1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4.4.3.1准备阶段:明确安全评估对象和范围、准备安全评估仪器、收集相关资料和确认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4.4.3.2现场安全检查:对设备本体和使用环境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和与相关人员座谈等方式确定评估对象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并如实详细记录。安全评估组可根据评估对象实际情况,调整评估项目内容。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梯安全状况评估一般要求、安全评估项目及内容、风险评估、风险类别评定、降低风险措施、电梯安全状况级别评定、评估结论和评估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曳引式电梯。本标准不适用杂物电梯和液压电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4.3.7出具安全评估报告:依据安全评估的情况及时向委托单位出具电梯安全状况评估报告。
5安全评估项目及内容
梯安全评估项目
应包含:设备本体、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和使用环境。
5.2设备本体
5.2.1机房设备
5.2.1.1曳引机
5.2.1.1.1曳引机应固定良好,且无裂纹、磨损、腐蚀或其他不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