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语言发展理论

儿童语言发展理论


• 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造神经网络可以 接近于2.5-3岁的儿童语言计算能力。
3.交互作用论
• • • • 语言的普遍性——人类的共同生活体验 语言的产生——交流的需要 语言的准备——人的大脑 语法的获得——语言环境
环境对语言发展的支持
• 亲子共同活动——语言的功用
• 妈妈语 • 错误提示和语言扩充 • 交谈:每周5-10小时与正常的成人交谈
2.先天论
• 乔姆斯基
语言获得装置(LAD)
• 全世界的儿童都在大致相同的年龄到达一定的语 言发展阶段。 • 大千世界中,只有人类天生能够使用语言。
• 经过多年的训练,猿可以学会简单
的手语和其他符号代码,但即使它
做到最好,也只能达到2-2.5岁人类 儿童的水平。 ——Savage – Rumbaugh 等,1993
——Baron,1992 ——Him cow. ——“That’s right!” ——That’s a dog!
——“No sil• 儿童的语言有创 造性 ——Look, the kitty is climing the tree. ——Kitty climb tree.
第二语言
• 早学第二语言和晚学第二语言的人,大脑 组织差异。 ——Kim,1997
儿童“创造”语言
• 克里奥尔语
• 尼加拉瓜手语
先天论的问题
• 2个月前能辨别任何一种语言的音素差异 ——某些动物也表现出的辨别能力(恒河 猴和栗鼠)
• LAD的神秘主义
• 人造神经网络(Elman,1996),可以从 听到的言语规律中,推断个别单词的意思 及一些句法规则。
思考:
• 假如我们教连续几代的黑猩猩使用手语, 那你认为使用手语的黑猩猩的后代是否可 能进化成天生的手语使用者?
• 假如将一群孩子放在一个孤岛上,他们能 否发展出自己的语言?
• 怎样的环境是适合婴幼儿的语言发展的?
• 你家中或邻居家是否有正在学习语言的婴 幼儿?在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你有没 有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大脑左半球
• 布洛卡区——额叶——言语产生 • 威尔尼克区——颞叶——言语理解
• 从出生的第一天,言语的声音已能引起大 脑左半球较多的电活动,而音乐和其他非 言语的声音则引起大脑右半球较大的活动。 ——Molfese,1977.
敏感期
吉妮——14岁 切尔西——32岁 • 无法掌握所有儿童不用正规训练就能获得 的语法规则。 ——Curtiss,1977.
第二节 儿童语言发展理论
曹思敏
1.习得论
• 斯金纳
示范和强化
• 父母经常鼓励孩子说话 • 游戏、讲故事等活动
• 说话很少受到父母鼓励 • 父母词汇变化不大
• 使用新奇、复杂的词汇
——Bohannon & Bonvillian,1997
• 母亲是否给儿童赞许,依赖于儿童所讲话语的真实
性(意义是否正确),而不是语法的正确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