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文件,版权追溯题型7 概念型选择题时间:15 分钟分值:每小题 4 分满分:48 分1. (2018梧州高三模拟)王国维认为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
”以下选项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A. 大宗、xx是相对的B. 嫡庶制是宗法制产生的根源C. 周朝形成嫡长子继承制D. xx 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答案:B解析:嫡庶之制•…于是宗法生焉”等字眼意在强调嫡庶之制其实是宗法制产生的根源所在, B 符合题意;大宗、小宗的确是相对的,但材料未涉及到这一点,A 不符合题意,排除;C、D在材料中未体现,均排除。
2. (2018大连高三模拟)春秋初期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
这一过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 郡县制已经成熟C.分封制完全瓦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发生变化,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雏形已经出现,故D项正确,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朝形成的,故B项错误;材料春秋初期诸侯遍行采邑”说明C项错误。
3. (2018唐山高三模拟)古代雅典官员任职期间,任何公民都可因他行为不敬或侵占公款、叛国,共谋或其他严重犯罪活动而启动一种‘指控程序 '来反对他,如果情况属实,他就被判处死刑。
案件首先由议事会来判决,但更严重的案件通常由议事会交由陪审法庭来做最终判决,极其严重的案件,像叛国罪,由公民大会来审问”。
这说明古代雅典()A.对政治权力实行严格的制约B. 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构C. 直接民主能够确保xxD. 司法审判程序缺乏合理性答案:A解析:材料“案件首先由议事会来判决,但更严重的案件通常由议事会交由陪审法庭来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郡县制已初现端倪做最终判决,极其严重的案件,像叛国罪,由公民大会来审问”说明雅典对权力制约比较明显,故A项正确;公民大会不是司法机构,故B项错误;直接民主很难体现出司法公正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司法和理性,故D项错误。
4. (2018威海高三模拟)罗马打开了地中海世界的大门后,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涉及异邦人的民商事法律纠纷经常发生。
公元前242 年罗马设立了外事裁判官,审理异邦人之间、异邦人与罗马公民之间的诉讼案。
此后的罗马共和国()A. 异邦人的贸易纠纷受万民法调解B. 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区别不复存在C. 居民在xx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D. 异邦人普遍享有了xx的公民权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事裁判官在审理异邦人的贸易纠纷受万民法调解,故A项正确;B项中区别不复存在”说法错误;外邦人不是罗马公民,不享有公民权,不受公民法的保护,故C、D 项错误。
5. (2018淮南高三模拟)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指的是()A. 体现民主共和的精神B.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D.议会拥有立法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其中联邦制是借鉴美国,用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德国是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不符,排除A项。
B项说法不符史实,德国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排除。
德国议会拥有有限的立法权,但与“得益于美国”不符,排除 D 项。
6. (2018潮州高三模拟)清同治七年(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租界设会审公廨(也称会审公堂),会审公廨设正会审官 1 人,总管公廨事务,副会审官 6 人,办理刑民案件,另设秘书处、华洋刑事科、华务民事科、洋务科,管卷室。
陪审官则由外国领事担任。
这反映出列强在华享有()A. 最惠国待遇B.司法豁免权C.领事裁判权D.关税自主权答案:C解析:材料在租界设会审公廨••…陪审官则由外国领事担任”反映了列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故C正确;材料与最惠国待遇无关,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列强的司法豁免权,故 B 错误;材料未涉及关税自主权,故 D 错误。
7. (2018肇庆高三模拟)另起炉灶”要求外国政府与新中国建交务必遵循同台湾国民党残余政权断绝全部外交关系、承认新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积极支持新中国恢复其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条件。
这表明“另起炉灶”()A. 清除了帝国主义在xx的残余势力B. 积极捍卫了一个xx的基本准则C. 积极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D. 避免了xx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答案:B解析:“承认新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等字眼意在强调“另起炉灶”是为了捍卫一个中国, B 符合题意;“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A不符合题意,排除;C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避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的是“一边倒”的方针, D 不符合题意,排除。
8. (2018黄冈高三模拟)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 这段话主要强调小农经济()A.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B.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 具有脆弱性的特点D. 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答案:B解析: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一般是指其耕织结合、自给自足,故A排除;从题干材料“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故 B 正确;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是指其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很容易破产,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 错误;小农经济组织生产的需求并非仅限于简单的劳动工具,故D错9. (2018大同高三模拟)重农抑商政策的政治文化核心便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思路,而现代的政治和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民主的价值规范。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虽然提出了民为国之本,但却从未提及人民自身的政治权利。
材料主要表明重农抑商政策()A.是现代政治和封建传统政治的根本区别B. 使民主的价值规范缺乏历史的积淀C. 对我国的现代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D. 是古代统治者惯行的基本xx之策答案:B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经济政策,所以不是古代与现代政治的根本区别,排除A;由于古代没有民主的价值规范存在,所以重农抑商政策就没有为现代的民主价值规范提供基础和借鉴,B符合题意;由于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是建立在封建传统政治制度之下的,故C与史实不符,排除;D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无法完整表达题目主旨,属于以偏概全,故排除。
10. (2018兰州高三模拟)20世纪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10 年:1978〜1988年的探索试点阶段;1988〜1998年在全国逐步推开和深化阶段;1998 年开始实行的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住房保障制度阶段。
在我国逐步推开和深化住房改革阶段,采取发展经济的举措有()A.xx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B. xx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解析:我国逐步推开和深化住房改革阶段是1988〜1998年,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C;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是在20世纪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1 . (2018咸宁高三模拟)人民拥立国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自由,而不是去做他的奴隶。
”一“旦人民可以把他撵下台,他就不能抱怨人民使用暴力”,“只靠暴力维持的,只有用暴力来推翻。
任何事物都是这样按照自然法则发生的”。
上述言论反映了()A.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B.伏尔泰的开明专制”C.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D.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答案:A解析:材料“人民拥立国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自由,而不是去做他的奴隶”一旦人民可以把他撵下台,他就不能抱怨人民使用暴力”反映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主权属于人民,如果政府违反公共意志”,篡夺主权,破坏契约,人民便有权推翻它,故A项正确。
伏尔泰的“开明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是指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及财产权,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2. (2018临汾高三模拟)《剑桥艺术史》中提及某一画家的作品时说:他的画)却表明:在某种意义上,经验超越现状,引向追忆,哪怕仅此而已也罢。
尽管他指望观众还能看出更深层的意义。
•…正如画家所述:那从水闸流出的潺潺水声、柳树、纤细的栏杆,还有砖砌的建筑物,我爱这样的事物……只要我能作画,我就会不停地描绘这样的地方。
绘画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语言。
'据此判断该画家的作品风格是()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画派答案:BD.现代主义解析:材料“绘画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语言”结合课本知识可以知道浪漫主义绘画注重表达人的感情,故B项正确。
A项注重揭露社会现实,排除;C项善于捕捉光与色之下的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排除;D项注重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