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纳税服务科工作亮点和2017年工作计划(修改)

2017年纳税服务科工作亮点和2017年工作计划(修改)

纳税服务科2017年工作亮点及2018年工作思路2017年,纳税服务科按照上级处室和全市工作部署,进一步夯实服务基础,理顺服务机制,创新服务项目,推进联合办税,全面提高纳税服务效能,呈现了“五新五少”新面貌,使纳税人满意度和获得感更高更强。

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一、2017年度工作亮点(一)服务质量有了新改进,尽量让纳税人少受气一是优化服务环境。

深入基层开展了三次现场集中办公,针对办税服务厅的布局、标准化建设、服务制度落实、办事效率、服务意识、规范执法等进行挑刺、会诊,整改、提升,改造了5个办税服务厅,使环境得到大为改善。

二是积极落实“放管服”部署,办税程序上求“畅”,审核进度上突“快”,报送资料上削“简”,使窗口涉税事项即办率达95%以上,纳税人报送资料减少45%以上,平均每户办税时间缩减35%。

三是严格落实各项服务制度。

重新下发了服务导税咨询和领导值班制度,提高了咨询服务和快速处置功能。

全市共处理即时事项73756件,即时办结率为98.77%,第四季度实现了即时办结零逾期。

在全区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工作中,XX市国税局满意度综合得分87.19分,位列全区第三,有15个县(区)局满意度得分高于全区水平。

(二)联合办税跃上新台阶,尽量让纳税人少花钱一是落实“一次办税。

”按照“预约办税‘周末不断岗’、延时服务‘中午不打烊’”宗旨,全市办税服务厅共受理纳税人预约服务765户,全市17个办税服务厅已为纳税人提供延时服务13724户次,提供延时服务总时长达到6352小时。

二是推进国地税窗口办税深度融合。

共驻共建的8个单位开通了“一人一窗一机”模式来实现国地税业务“一窗通办”,实现了让纳税人“到一个窗,办两家事”的新格局,只到一个厅,少花钱。

凸显了办税成本1+1<2、纳税服务和税收收入1+1>2的叠加效应,让纳税人办税次数减少55%,单个涉税事项办理时间平均缩短了5-10分钟左右,提速约50%。

(三)线上办税迈入新突破,尽量让纳税人少跑路按照“能手机不网上,能网上不自助,能自助不窗口”的工作思路,一是网上办税力度加大。

通过加强导税指引,积极宣传、辅导和协助纳税人进行网上申报,全市网上申报率95.31%。

二是全面推广“办税便利通”。

制作全区首个“办税便利通”二维码操作手册,印制并发放宣传手册5万份,选派专门人员现场指导,让纳税人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办税的方便快捷,逐步实现纳税人向多走“网路”、少走“马路”的办税模式转变。

系统上线以来,全市共通过系统办理业务1433笔。

三是掌上办税给纳税人增加新功能。

倾力打造“XX国税”微信公众号,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开发和拓展,增加“微信申报”、“二维码预填单”、“培训报名”等实用性功能,及时发布相关税收政策、涉税公告,提供涉税查询、纳税申报,实时显示各办税服务厅排队等候人数,方便纳税人随时随地随心办税。

(四)服务手段得到新加强,尽量让纳税人少排队一是增加了服务窗口。

XX市国税系统共有26个办税服务厅(不含车购税分局),设置窗口289个,363名工作人员,同比增加窗口35个。

二是致力增加自助服务终端。

建立了6个自助专厅,设置有自助办税终端163台,同比增加了65台自助设备。

今年1-11月份,自助终端供应发票10.67万户次,同比2016年增加111.16%;自助终端代开专用发票5.78万份,同比2016年增加731.37%;自助售票占领票总量的74.19%,自助代开专票占代开专票总量的55.29%。

其中,车购税分局用安全POS机配合自助开票终端办理了全区第一笔车购税自助办税业务。

三是POS机实现“秒入库”。

全市共配置安全POS机82台,仅需2秒即可实现“秒刷缴税”直通国库,开通业务以来,办理缴税业务共9140笔,划扣税款3518万元。

(五)征纳关系取得新融洽,尽量让纳税人少操心一是做好税收宣传。

充分利用办税大厅LED显示屏、微信、QQ群、电话热线、公益动漫、税务官网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地宣传营改增相关政策、国务院六项减税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相关知识。

制作相关宣传手册并印制近13万册,通过邮政寄递和大厅发放的形式给纳税人。

二是打造特色学堂。

推出微信的培训报名功能,遵循“自愿与免费”的原则,结合纳税人需求和新出台宣传要求,深入打造纳税人学堂品牌。

截止11月底,共组织了46场各类业务培训,培训人数2987人次,培训内容涉及网上申报操作、新办企业培训、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讲解、国务院六项减税政策等。

同时,录制并建立了学堂小视频公共课。

三是建立问题台账。

销号落实纳税人关心、关注,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7年,通过“联户进企”活动向纳税人收集意见建议157条,均已得到落实。

四是落实信用应用。

对信用B级以上纳税人给予退税优先、普票按需领用、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同时,与全市31家银行金融机构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134户诚信企业获得贷款9488万元。

二、存在问题(一)办税服务厅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单位老龄化严重,新进公务员在办税服务厅工作两年后一般被调离,甚至只挂名却到别部门上班,纳服人员轮岗、退休后难以得到补充,人员流动性较大,难以培养经验型人才。

各县(区)国税局通过招录协税员的办法补充办税厅人员,通常这类人员所学专业与税务无关,且因工资薪金待遇与正式干部有差距,表现出责任心不够强、积极性不够高、好学度不够热等现象。

(二)自助终端使用率有待加强。

当前综合管理系统、自助办税终端等系统都具备数据归纳和数据分析等功能,但作为使用者却很少根据数据呈现指导办税服务厅工作、纳税服务工作等。

没有运用大数据思维发掘数据价值,实现服务功能与信息的定向匹配。

根据全市自助办税机使用情况来看,虽然终端使用率同比2016年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占全市业务量的比重还不够高,同时,各单位推行得参差不齐,让自助终端闲置。

(三)咨询导税工作质效不够理想。

咨询导税工作是当前办税服务大厅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市局已经印发了《XX市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导税咨询服务制度》,但制定的导税服务制度在大部分办税服务大厅尚未实施或完全实施到位,咨询导税工作仍处于浅层次层面,重形式轻内涵。

(四)国地税合作意向冷热不均。

虽然已制定了方案、出台了措施,市局也多次进行了现场调查和指导,但少数单位仍存在联合办税工作进展缓慢,存在等、缓、拖的思想,认为给了窗口、派了人员就完事了,合作流于形式,没有深层次、全方位推进联合办税的思想。

(五)纳税人接受新事物较慢。

部分纳税人熟悉实体办税流程,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对花费时间精力重新学习新型办税手段有排斥心理;在实体办税厅办理申报、缴税、清卡等业务时能随时请教税务人员,确保操作无误、结果正确。

纳税人通过“互联网+”办理涉税事项的习惯还没有养成。

同时,办税服务厅各种设备更运行不稳定,系统运行缓慢。

二、2018年工作计划2018年,我市纳税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围绕深化“放管服”工作部署,构建对内提高“办理效率”与对外提高“服务便利”的两条通道,大力推行“快捷办、方便办、多头办、离厅办”,让线下服务质效持续提高,线上服务措施日趋丰富,努力实现办理“增速”,服务“提效”。

(一)夯实基础服务推动快捷办1.继续打造咨询服务平台。

规范导税咨询台工作流程及设备配置,实现政策咨询、办税指引、资料预审、填表辅导、投诉处理等功能的标准化、精细化,分解办税窗口压力。

2.推行智能办税管理系统。

全面记录叫号、办理、评价全过程,促服务质效提高;全面提供预约办税服务,减少纳税人进厅次数和在厅等候时间。

3.探索设置简事易办窗口。

明确简事易办项目,易办窗口优先办理,做到“快办快走”。

同时,做好“多数即时办”与“少数限时办”两个结合,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4.认真落实各项服务制度。

对全市纳税服务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暗访,进一步查找不足,积极改进,促纳税服务各项制度落地落实。

(二)落实深度融合解决方便办5.分批落实联合办税进程。

共建共驻单位要3月底前实现“一人一机一窗”模式,实现所有窗口(专窗除外)所有国地税业务通办,真正做到“到一个窗口,办两家事”。

原互派窗口的单位于上半年通过增大互设窗口数量的方式,建立两个均能办理国地税业务的大厅,实现“一人一机一窗”模式。

6.优化联合窗口办税功能。

实现国、地税所有税款一台POS刷,一台自助办税终端能办理增值税发票国地税共同代开、完税凭证共同打印等深度合作。

(四)加大自助应用拓展多头办7.加大自助办税建设力度。

从纳税人需求出发,继续加大自助办税区建设力度,全力推广自助办税终端应用,实现“7×24小时”自助办税,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减少纳税人等待时间。

8.推进普通发票自助代开。

与各终端服务商协调联络,开通普通代开功能,着力解决普通发票代开量大,减轻前台工作量的问题。

(四)扩大网上办税实现离厅办9.扩大线上平台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Q群、微信、学堂办税服务大厅显示屏等媒介向纳税人宣传网上办税的便捷性和优越性,积极引导纳税人使用网上办税平台在家办。

10.升级国税微信公众平台。

增加实用办税功能,探索实现身份绑定、办税服务厅实时情况查询、预约办税等便捷功能,最大限度地分流办税服务厅压力。

11. 推行电子普票网上代开。

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推行增值税电子普票代开,通过手机端发起代开申请、扣缴税款、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实现足不出户、随时随地手机开票、方便快捷。

(五)其他工作齐头并进精心办12.持续提升纳税人满意度。

针对以前年度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发现的问题,结合营商环境优化对指标的改进,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

13.加强纳税信用管理工作。

继续做好纳税信用级别评定工作,强化纳税信用的社会影响力,加大激励和惩戒措施落实力度。

深化拓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14.做好涉税中介机构管理。

加大对注册税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的职业资格、职业质量、职业行为的监管检查力度,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和质效。

15.提升纳税人学堂的成效。

不断完善“纳税人学校”建设,围绕新办户、新政策、新软件做好“三新“培训,为纳税人提供免费、方便、快捷的税务知识学习渠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