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幼儿成长培养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性发展外在表现
道德情操社会能力论文摘要:“亲社会”(Aitrui stic)行为,是高品质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一种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并构成其社会能力的一个层面。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自愿的社会行为,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习惯,不仅为幼儿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谦让和分享,富有同情心;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等等。
近两年笔者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过程中,开展各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组织主题活动,丰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感知体验
主题活动,即在一个阶段中.以一个教育目的为主题,制定教学计划。
这个计划是在认识周围生活的基础上开展的系列活动,将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
如“爱父母”主题活动。
父母是幼儿身边最亲、最熟悉的人。
通过谈话全家福》、诗歌原来是你》、故事好孩子》、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绘画我的爸爸妈妈等活动,让幼儿认识父母的工作,感受父毋工作的认真、劳动的辛苦、父母的劳动给他人带来的好处,以及父母工作之余还要操劳家务、关心照顾孩子,使一家人幸福生活而付出的劳动。
中班上学期的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使幼儿懂得尊敬父母,听父母的话,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由此引出我爱……》系列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爱
的感知教育。
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有了爱
的感知体验.在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心” 的种子.诱发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周围的人、爱幼儿园、爱集体、爱社会的
惰感。
二、促进伙伴交往,唤起幼儿亲社会
行为的情感共鸣
交往既是人的个体需要,也是现代社会
又寸人的要求。
伙伴关系是幼儿生活
中的重要社会关系,它对于幼儿心理发展
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幼儿只有在与同
伴的互动过程中。
才会认识到他人的观点
和需要,学会了解别人、约束自己;学
会付出、接受、同情和友爱。
如常见的“大带小”活动。
这种活动为独生子女创造
了一种类似兄弟姐妹在一起的角色扮演机会,让幼儿在生活、劳动、学习、游戏、
交际等方面互相体贴、互相模仿、共同努力、共同分享,从而唤起其亲社会行为的情感共
0乌。
年长的哥哥姐姐由于集体荣誉感或竞
争意识的作用,他们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
自觉性和意志行为,并逐渐协调自己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