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计算题一、 收益计算:( 1)当期收益 。
指持有该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利息(股息或租金等)收入。
当期收益率 =利息 /购买价格( 2) 持有期收益 。
持有期收益指购买某特定资产一段时间后通过出售所获得的资本增值,即购买价格与 出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持有期收益率 =(出售价格 — 购买价格) /购买价格 (3) 到期收益 。
指当期收益和持有期收益之和。
到期收益率=(当期收益 +持有期收益 )/购买价格=(利息 +出售价格—购买价格 ) /购买价格 【例】某消费者以 9000元买了一年期、 利息率为 6%、面值为 10000元的国债, 计算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当期收益+持有期收益)/购买价格=( 10000× 6%+( 10000-9000))/9000 ≈17.78%【例】假定你面临两个投资选择:第一个是售价为 9000 元、两年期、面值为 10000 元的零息债券,第二 个是两年后到期、面值和售价均为 9000 元,年息为 5%的其他债券。
你应该选择哪一个呢? 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 10000-9000)/9000=11.11% 无法比较换算出零息债券的年利息: 10000=9000×(1+i )2i ≈ 5.4%>5% ,第一个方案更好【例】某投资者在年初投资 20000 元购买某公司的股票, 在年内获利 300元股利,在年末,由于急需用钱, 该投资者以 18200 元将股票全部卖出。
分别计算该投资者的当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
二、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现值: PV =FV ×(1+i )-n终止: FV =PV ×(1+i )n即时年金指现金流即刻开始,如租赁。
普通年金指现金流从现期的期末开始,如抵押贷款 普通年金终值 :F = CF(1+i)n-1V i普通年金现值 =普通年金终值× (1+i )-n即时年金终值 =普通年金终值× (1+i )-1即时年金现值 =即时年金终值× (1+ i )-n技巧:①确定算什么 ②代公式三、生命周期储蓄:假定: 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某人从其生命的第一年开始工作且没有积累任何财富:他预计能活 N 年,其中要工作 M 年, 并且工作期间每年赚取收入 Y ;储蓄不赚取利息, 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从而当前的储蓄 将等额的转换为未来可能的消费 。
问题:个人生命周期的消费可能是多少 ? 个人如何在其生命周期内分配储蓄与消费 ? 每年的计划消费水平 C=Y × M/NM/N :一生中用于工作的时间比重(也是消费比重) ;储蓄比重( N-M )/N ,储蓄函数 S=Y ×( N-M )/N 例:假设某人从 20岁开始工作且计划工作到 65岁,该人将在 80岁时去世。
每年劳动收入 Y 为 30000元, 65 岁退休, 80 岁挂掉。
工作时间 M 为 45 年( 65-20 ) 生活年数 N 为 60年( 80-20)(假定 20岁前开支由其父母为其支付) 终身收入 =Y×M=30000 × 45=1350000(元)年均消费:C=1350000/60=22500=M/N × Y=45/60 × 30000=0.75× 30000年均储蓄:S=(N-M)/N ×Y= (1-0.75)× 30000 =0.25 × 30000历年真题:2012.4.36.某人一生的生活年数为75 年,终生工作年数为50 年,假设他每年的年收入为6 万元,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此人应如何配置他的消费和储蓄。
某人现年30岁,每年可存A=10000 元,假定银行存款的年利率6%。
请问他60 岁退休退休时银行账户有多少钱?某人儿子10岁,准备给孩子存大学学费,孩子8 年后学费为45000元,假定银行存款的年利率6%。
请问他每年存多少8 年后采购学费钱?2013.4.36 2011~4~36.某投资者准备购买债券进行投资,目前市场中有两种不同的债券,其中债券A 为面值100 元,年利率为8%,利息所得税为20 %;债券B 为免税债券,面值为100 元,但其购买价格为103 元,年利率为8 %,免征利息所得税。
试比较这两种债券的实际收益,并为该投资者提供决策建议。
2012~7~36.某人的孩子今年8 岁,预计10 年后上大学,届时的大学学费预计为4 万元。
他准备开设一个储蓄账户,储蓄利率为10%。
(已知:(1+10%)10=2.59)(1)如果他选择一次性储蓄,那他现在应该存入多少钱?(2)如果他选择每年年末存入,连存10 年,那他每年末应该存入多少钱?2013~4~36 .某人计划为其儿子开设一个账户为他上大学做准备。
预计四年后学费总额为40000 元。
如果他每年末把一笔钱存人银行,年利率为8%(复利计息),则为了四年后的这笔学费,他每年必须存多少钱?(要求写出公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1+8%)4=1.36))36.某人准备5 年后贷款买一套住宅,按当前房价估算届时首期付款需要30 万元,为此需要现在就在银行存款,假定银行存款的年利率是5%。
请问此人从今年起每年年末最少要在银行存入多少钱?(已知:(1+5%)5=1.2763,要求写出公式,保留整数)2007.7.36.某人为改善居住条件,准备投资购买一套住房。
住房总价款为60 万元,其中20 万元由该人的银行存款支付,另外的40 万元准备向银行申请20 年期的住房抵押贷款,银行贷款年利率为8%,还款方式为每年年末等额还款,试计算该消费者每年应还款的金额。
(已知:(1+8% )20=4.66,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6.某人计划为其儿子开设一个账户为他上大学作准备。
预计四年后学费总额为40000 元。
如果他每年年末把一笔钱存入银行,年利率为8%(复利计息),则为了四年后的这笔学费,他每年必须存多少钱?(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1+8% )4=1.36)第一章1.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消费,分为宏观消费问题和微观消费问题⑴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
⑵微观消费问题包括消费决策、储蓄决策、投资决策、劳动供给决策、以及消费信贷等问题。
⑶微观消费与宏观消费的关系①微观消费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
2 古典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⑴英国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和财富增值。
⑵法国魁奈——重农主义: 认为消费品分为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农业提供必需品,工业中有些工厂提供奢侈品;只有必需品的消费增加财富和收入,为此应减少奢侈品生产,确保必需品供应。
⑶法国西斯蒙——小资产阶级:费决定生产,生产满足消费。
消费不足将产生危机,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关心消费者的利益和过问消费方面的事务。
3.世纪中期~1930 '前s的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⑴19 世纪中期以后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 、凡勃伦的“社会阶层消费学说”马尔萨斯:消费的不断增长是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只有贵族、僧侣不从事生产、一味地消费,就能有效缓解社会商品销售危机和剩余产品问题。
⑵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马歇尔的“需求理论”包括欲望饱和理论(效用递减规律)、需求规律、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消费习惯的作用和消费者剩余等。
4.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地位_有效需求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人们心理因素的作用。
如: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等三大心理规律。
据此他提出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调节。
同时他看到了消费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最早建立了消费函数。
5.马克思对生产和消费关系的分析首先,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其次,消费对生产也有巨大的制约作用或说积极的反作用。
6.经济学所研究的消费者行为⑴消费者: 够做出独立经济决策的消费经济单位,一般指个人或家庭,也可以是团体。
⑵消费者行为包含的内容(层次): ①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消费与储蓄的分配)②消费者的资源再次分配选择(各大类消费商品的分配)③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具体商品的购买)⑶消费者行为的特征效用最大化原则效用: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或者指商品满足消费者欲望或需要的能力。
效用最大化: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最大化。
它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基础上的,是大多数消费者的行为的基本准则。
习惯性(行为方式受过去习惯的影响)不可逆性(消费水平的不可逆)示范性(受周围人的影响)复杂性(是个人特征、心理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第2 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重点章节选择题每年会有4~6,每年都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偶尔有论述,分值按14~15 分准备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1.预算约束⑴含义:①预算约束: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名词】②预算约束线: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数量各种组合的线。
【名词】⑵ 形式:I = P1.Q1 + P2.Q2 例:2000= 100Q1 + 5Q2⑶特征:Q2 = M/P2 –P1/P2. Q1 =400-20 Q1斜率:- P1/P2即相对价格,表示在收入不变时,为得到1单位A必须放弃20单位B,两种商品可以替代的比率为20预算线上每一点:两种商品组合不同,但支出相等预算线内每一点:有收入没花完预算线外每一点:当前收入买不到①价格不变,M 增加,预算线右移;反之左移。
②M 不变:P2 不变,P1 变化时,沿A 旋转:价增内旋价减外旋。
P1 不变,P2 变化时,沿B 旋转:价增内旋价减外旋。
③两种价格和M 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变。
第二节收入与消费1、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收入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最根本性因素。
【单】正常商品:是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名词】低档商品:是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商品【名词】2、需求的收入弹性(领会)弹性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与或灵敏程度。
这个概念是就相对变化而言的,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计量单位无关。
需求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收入弹性的符号可以用来区分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对于正常品而言,若收入弹性的符号大于1,则该商品是奢侈品,若小于1 则该商品是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