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计划4月7日起我市初三年级将复课开学。
为稳步做好返校复学前后教学工作,切实落实“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与开学后线下教学的有机衔接,妥善处理好网络教学与常态教学的关系,我将要做的工作:优化线下教学策略,上好每节课。
认真总结延期开学以来“互联网+教育”实施经验,着力搭建常态化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内课外各学科互相融通的学习新生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要精心准备开学第一课,加强学生健康理念与疫情防控知识教育,上好“疫情防控生命教育”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熟练做到返校学习期间的自我防护工作,尽快恢复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作息。
督促学生收拾好行囊,储备好开学需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整理好寒假作业,线上学习的笔记、作业等,以备开学返校后给老师检查。
对于线上学习期间常备的电子产品,开学后各校要严格控制使用,防止学生对电子产品形成依赖,影响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要适当增加纸质的练习、作业和教辅材料的使用,逐步消除学生因长期使用电子屏幕形成的视觉.倦怠。
落实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强化作息时间要求,强化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尽快从居家学习状态转换到正常的校园学习状态。
对因疫情管控等原因暂时无法返校的学生,开学后要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学习帮扶指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要继续加大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和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的关爱支持力度,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同步跟上学习节奏。
“一个不落”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坚决杜绝因线上课堂教学引发的“新辍学”情况发生。
要检查学生提交的假期作业情况,要对“停课不停学”期间的线上教学课程掌握进行学情摸底。
针对课程目标精心设计学情摸底测试卷,及时组织学情摸底测试。
测试结果要进行及时的数据统计,形成报告,让学生清楚自己假期线上课程的掌握情况。
适当统筹课时进度。
进度调整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本学科课程内容的总课时量;二是学校课程计划安排的阶段性调整;三是学生学习实际接受能力与效果,避免因片面追赶教学进度而导致学生学习掉队,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四是部分课程内容的统筹和合理压缩。
根据中考要求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合理控制教学容量。
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定教、以教论学、以评促学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
在教学总体时间相对缩短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加强精讲环节,优化教学设计,适当整合教学内容。
及时搜集整理信息助力中考。
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复习备考信息,搞好九年级复习课的衔接和安排。
要认真研究分析学生在省考和市考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划好复习课程,要强化开学后课程的有效性和归纳性,合理安排好纸质训练的频度,着眼夯实学科知识基础,强化限时训练,强化规范作答,强化得分意识,提振学生备考迎考信心。
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指导,减少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
在线教育教学线上工作情况总结为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延迟开学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影响,池州市教体局决定从3月2日起利用有线电视直播、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在全市普通中小学实施线上教育教学活动。
泥溪本部小学学根据上级要求,线上教学采取“双师课堂”的形式,同学们在按时听完名师课堂后,任课老师利用“钉钉”软件开展线上答疑和作业批改反馈工作,确保教学有质有效。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全体教师的勤奋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教学线上工作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现总结如下一、在线教学工作情况:1、教学手段:(优点、不足,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效果等)。
(1)授课:线上教学以电视频道直播、网络教学互动互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我市通过安广网络池州分公司数字电视直播、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电信IPTV网络电视及手机APP、移动网络电视及手机APP、联通IPTV网络电视及手机APP、安徽政务服务网池州分厅空中课堂栏目、皖事通手机客户端池州分厅空中课堂栏目进行点播或收看直播。
(2)课后辅导及作业安排:教师利用钉钉或微信群聊及时对学生进行课后解疑以及作业布置和批改问题。
2、教学课时:(直播4节,作业1节)3、学生学习:利用校园群聊,教师每天上传各班作业上交和批改情况截图。
学校后台可以得知各班学生的每日学习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
大数据显示各班都能够按时按量完成每日作业学习任务。
4、家长配合:大部分家长可以配合学校及教师工作,监督学生学习、每日健康打卡以及作业提交。
二、线上教学收获:各学科教学通过视频讲解更清晰,学生更易理解。
而且通过线上教学,提升了自己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开阔了眼界。
除体育、美术、音乐等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无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其他科目可以通过作业、检测等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不能真实掌握学生情况,判作业比较慢,作业打回后再次订正提交过程时间较长。
对眼睛也很不好,担心学生们近视。
四、改进措施:1、完善小组领导体系,提高课堂效率。
2、尽可能每节课抽查的问题涵盖更多学生。
3、少讲多问多点名。
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这次突发的疫情给我们带来的考验。
摆在我们泥溪小学人面前的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漫长之路。
面对这些,我们唯有正视自己,团结协作,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才能共创泥溪小学美好的明天!点亮心灯——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有精神、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
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班主任能,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班主任要掌握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普遍问题(一)现代中学生心理特征。
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成行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学习紧张和环境陌生,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
这些矛盾归纳起来,大体有下面几种:(1)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中学生大多都有美好的愿望,他们幻想自己将来做一个科学家、企业家、领导干部,但有些学生学习不努力,得过且过,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很少,做得不够。
(2)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宠爱,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
他们吃零食,穿高档衣服,过生日请客送礼。
但这些学生轻视劳动,坐享其成,不懂得什么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懂得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3)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发现同龄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于是,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或“日记本”说心里话,不愿意同长辈交流感情、透露内心世界,实行自我封闭,因而常常产生孤独感。
他们普遍认为老师、家长对其不理解,热切盼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4)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渴望独立,对婆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人会顶撞家长及老师,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
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在经济上、生活上和心理上又要依赖父母、老师和学。
(5)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中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冲动,或因小的成功而狂喜,或因小小的失败而心灰意冷,或因鸡毛蒜皮争得面红耳赤。
他们的情绪、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难以及时地用理智加以控制。
(二)现代中学生心理问题。
据有关资料报道,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
综合各方面资料,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
脾气大、焦虑、抑郁;自尊心过强,性格孤僻古怪,不合群;爱猜疑,易嫉妒、易愤怒。
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
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
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恐惧、悲伤、冷漠、自卑、自信心较差;固执、易受挫折;撒谎、偷窃、欺骗、斗殴骂人。
4、异常心理表现突出:自卑,退缩,无安全感;攻击性强,敌对,冲动,性情易变,抑郁;非友好的不服从,对现实缺乏挑战的勇气,精神非常脆弱。
二、分析心理问题,对症下药.(1)教育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中学生有复杂的心理矛盾,但他们都是无意识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更不必说去纠正自己不健康的心理。
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上心理健康辅导课,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学生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指出他们平时不健康心理的具体表现,告诉他们健康的心理应该是能正视现实、了解自己、善与人处、情绪乐观、自尊自制、乐于工作的,让他们对照健康心理的条件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知道应该做怎样的努力,才能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