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梳理及重点探究]
一、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1.现代旅游
(1)现代旅游的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既包括范围的扩大(如极地地区),也包括覆盖面的扩大(如乡村地区)。
每个地方都可能成为旅游地。
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旅游目的的娱乐、消遣,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二、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业——媒介。
旅游者
一.旅游活动设计
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A.精选观赏点位
(1)距离: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2)角度:
(3)动态: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常见景观欣赏角度、动态把握:
B.把握观赏时机
C.抓住景观特色
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
①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事例:寺庙与塔
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
②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对比
E.以情观景的具体要求: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F 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
旅游业
1、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
旅游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主
2、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A、消极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
②危害生物:包括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③破坏旅游背景资源:例如,旅游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④破坏视觉效果: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①破坏传统社区文化: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②破坏文物古迹: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都会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③造成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等。
④对旅游地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和破坏
B、积极影响
(1)旅游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
(2)旅游推动了对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
C、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法律法规建设
工程管理措施
旅游项目评价
旅游环保教育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
源的内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旅游资源无论是内容还是其表现形式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2)空间上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3)时间上的变化性: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4)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
(5)吸引力的定向性:就某项旅游资源而言,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大,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则很小。
(6)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旅游资源若合理开发利用,一般可长期反复利用。
反之,若利用不当则易遭破坏,且难以恢复。
三.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四.我国的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的种类
(2)我国的世界遗产
一、组成要素 二、景区开发
开发条件——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一)、资源地开发条件评价基本内容
旅游资源本身的游览价值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基本内容
客源市场条件(经济距离)
环境背景:(旅游规模与环境承载量、环境质量状况、社会经济环境)
其他开发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开发条件,旅游服务设施条件(地
区接待能力))
1、旅游资源本身价值的评价角度
旅游资源的数量、价值;
旅游资源数量和集中程度(集群状况);
各种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和匹配情况;
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品味;
旅游资源的功能与用途;
2、环境背景(环境容量)
①合理推算旅游环境容量的意义: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推算是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②常用表示方法:游客流量(原因: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
③分类: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
3、影响客源市场的因素
首先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才有可能成为客源地
其次,旅游者的类型;旅游资源与客源地的距离;游资源最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接待能力,旅游资源所在地的交通运输能力也会产生影响
客源市场是变化的。
交通条件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宣传促销力度加大,旅游服务的规范以及不同区域间的联合都可以影响客源市场。
三、景区规划
1.旅游规划
(1)旅游规划的概念和重要性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旅游规划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旅游景区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它使得旅游景区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①影响旅游规划的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等。
②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是分析该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
二是分析该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对旅游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类型;
三是策划旅游资源开发,使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物,安排旅游活动;
四是计划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商业以及旅游环境保护等设施的建设和服务的安排。
(3)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①景区规划的基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②景区规划的导向:以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
③景区规划的指导:旅游审美原理
④景区规划的意义:提升景区的品位,扩大景区的规模,提高旅游景区的效益
(4)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①、要强调保护现行的开发原则
②、要突出景观的特点合格性原则
③、要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④、要维护生态平衡
⑤、要运用整体性原则,让景区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5)规划设计的内容
景观资源综合分析
旅游开发条件的分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游活动特点分析
开发潜力分析
景区规划的内容游赏系统规划
服务系统规划
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旅游活动组织规划
保护系统规划
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四、著名旅游景区
1、中国的世界遗产
2、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