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张法预制板专项施工方案

先张法预制板专项施工方案

10米、13米、20米先张法预制板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一)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二)国家及交通部颁布的现行标准及规范(三)青临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四)青临高速公路施工合同(五)总监办及驻地办下发的关于梁板预制的规定二、工程概况青州至临沭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长深公路和山东省“五纵连四横、一环绕山东”高速公路网之“纵二”东营至临沂(鲁苏界)的组成部分,是山东省2010年交通远景规划目标和“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

青临高速公路第十七合同由山东昆仑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起讫桩号K144+500-K156+452.222,全长11.952公里。

本合同共有先张法预制板572片,其中10米预制板416片,13米预制板78片,20米预制板78片。

本合同段所有先张法预制板均在预制厂集中预制,预制完成后,用吊车配合运梁车运至施工现场,用吊车进行架设。

混凝土拌和站和预制场设置在一起,距主线K150+250约200米处。

三、施工组织机构技术负责人:王守敏,现场负责人:李贺申质检负责人:杨玉波试验负责人:姜洪信测量负责人:于开臣施工队长:沈卫考安全负责人:王仁谦四、施工人员、设备及材料配备(一)施工队伍安排及施工时间先张法预制板以K152+895分离立交20米板梁作为首件工程,计划于2009年11月12日开工,2009年11月12日完成,由预制安装施工处施工,施工人员58名。

(二)投入本项目的主要设备及人员(三)主要材料简介1、混凝土先张法预制板砼强度等级为C50,封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2、钢筋普通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两种,钢筋技术条件符合标准GB13013—1991、GB1499—1998的规定。

3、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直径为15.2高强低松驰钢绞线,其标准强度为1860Mpa。

五、先张法预制板施工技术方案(一)、模板施工1、模板制作(1)底模制作:预制板台座底模由混凝土台面和钢板组成,台面上铺设5mm厚A3钢板,两侧附设L5×5cm角铁,钢板通过点焊与混凝土台面形成一体。

其平整度、顺直度偏差控制在2mm以内。

按设计要求设置预拱度。

(2)侧模:采用专业厂家制作的定型钢模,分节制作,接缝严密,表面光洁,尺寸精确。

(3)端模:采用10mm钢板附角钢框架而成。

(4)内模:采用专业厂家制作的定型钢模,分节制作,接缝严密,表面光洁,尺寸精确,拆卸方便。

2、模板支立支立前将底模、侧模、端模清理干净,涂刷适量脱模剂,底模两侧角铁上粘贴厚双面胶。

先支侧模后支端模,侧模底部用木楔顶紧,顶部用Φ20mm对拉螺栓固定加紧,顶部两侧用花篮螺丝拉紧固定;端模用螺丝固定于侧模上。

模板支立完毕后其内部尺寸、表面平整度、竖直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各处保护层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

(二)普通钢筋加工1、进场钢筋除检查外观质量外,还须按规定进行分批验收,并取样送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

2、钢筋保证表面洁净,如有油污锈蚀等应清除。

3、普通钢筋采用两次成型法:先制作绑扎钢绞线以下部分,钢绞线张拉8小时后绑扎上层钢筋,入模后严禁电焊以防损伤钢绞线。

4、底模清扫干净后,涂一层隔离剂。

在底模两侧按施工图要求将钢筋排列标记作好,以保证成型钢筋绑扎规则、美观。

钢筋绑扎后对规格、数量、间(排)距、尺寸、标高、绑扎方式、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砼浇筑时严禁人员踩压钢筋致使钢筋骨架变形。

5、钢筋绑扎完毕,由有关人员组织验收,做好验收记录。

(三)钢绞线施工1、钢绞线下料,就位预应力筋下料长度按计算长度、工作长度和原材料实验数据确定。

无齿锯下料,在两侧各3~5cm处用胶布裹缠或扎丝绑扎以防散头,下料时不准扭旋钢绞线。

将下好料的钢绞线运到台座一端,钢绞线穿过塑料套管后在其前端安引导装置,以利于钢绞线沿直线前进。

引导工具利用钢管加工而成,前端做成圆锥形状。

穿束前各孔眼应统一编号,对号入座,防止穿错孔眼。

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L = P·L/Ay·Eg式中: P 张拉力(N)L 钢绞线长度(m)Ay 钢绞线计算面积(mm2)Eg 钢绞线弹性模量(MPa)两端精轧螺纹张拉杆和连接器同时参与受力,有一定伸长值,但其伸长值相对于钢绞线伸长值很小,忽略不计。

10米、13米、20米空心板每根钢绞线的张拉力P=1302*140=182280N,钢绞线下料长度L=84700mm,公称截面积Ay=140mm2,由试验报告知钢绞线弹性模量Eg=197000Mpa,故钢绞线理论伸长量△L = P·L/(Ay·Eg)= 182280×84700/(140×197000)=560 mm。

校检250吨千斤顶二台,30吨小顶一台,校检报告附后。

10米中板钢绞线9根,则张拉力为9*182280=1640520 N,由于20%以后使用双顶同时张拉,所以10%的张拉力为182280*10%=18228 N20%张拉力为182280*20%= 36456N100%的张拉力为9*182280/2=820260N10米边板钢绞线11根,则张拉力为11*182280=2005080N,100%的张拉力为11*182280/2=1002540N13米中板钢绞线12根,则张拉力为12*182280=2187360 N,100%的张拉力为12*182280/2=1093680N13米边板钢绞线13根,则张拉力为13*182280=2369640N,100%的张拉力为13*182280/2=1184820N20米中板钢绞线18根,则张拉力为18*182280=3281040 N,100%的张拉力为18*182280/2=1640520N20米边板钢绞线20根,则张拉力为20*182280=3645600N,100%的张拉力为20*182280/2=1822800N30吨小顶压力表表号09925读数编号1005# 250吨大顶压力表表号09932读数编号1004# 250吨大顶压力表表号09923读数编号1004# 250吨大顶压力表表号09929读数2、钢绞线张拉准备工作(1)钢绞线检查:核对出厂证明、出厂合格证,检查外观有无油污、损伤。

(2)锚具检查:检查安装尺寸和外观。

(3)张拉机具校验:千斤顶、油泵和油表配套校验。

根据校验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级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张拉时千斤顶、油泵和油表配套使用。

(4)台座检查:张拉前试拉检查台座和底槽,合格后方可正式张拉。

(5)连接器检查:采用精轧螺纹钢制作的连接器,使用前进行外观和探伤检查。

(6)组建张拉班:选用有经验人员组建张拉班,技术负责人兼指挥1人,操作4人,记录2人。

(7)钢绞线定位:采用角钢制作定位卡控制钢绞线间距、平面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3、钢绞线张拉方法采取先单根张拉调整后整体张拉方式,应力、应变双控,以应力控制为主,应变辅助校核。

单端分级分批张拉。

钢铰线的张拉程序为:0 10%σcon 20%σcon σcon (持荷2min锚固)σcon 为张拉控制应力调整预应力筋长度,使每根预应力筋受力均匀;首先在台座的张拉端施加10%σcon,将预应力筋拉直,将锚固端和连接器处拉紧,然后再张拉至20% σcon;最后整体张拉至σcon张拉控制应力。

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按规范要求持荷2min,以减少钢绞线锚固后的应力损失。

测量、记录预应力筋的延伸量,并核对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其误差应在±6%范围内,如不符合规定,则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张拉满足要求后,锚固预应力筋,千斤顶回油至零。

先张法预应力筋制作安装允许偏差(四)混凝土浇注1、浇筑前检查模板、钢筋、钢绞线,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拌制砼。

2、砼由我项目部拌和站供应,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料,拌和时间不低于4分钟。

并采取以下冬季施工措施:(1)原材料控制A.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水泥最小用量不少于300公斤每立方米,水灰比不大于0.5。

B.砂石料必须清洁,采用彩条布覆盖,不得含有冰雪、冻块。

水洗料提前进行大量储备,避免临时水洗后,碎石结冰。

C.拌制混凝土的各项材料的温度,应满足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合成后所需的温度。

当原材料原有的温度不能满足需要时,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进行加热,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对集料加热,水泥只保温,不得加热。

拌和水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80摄氏度,骨料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60摄氏度。

D.拌和站开盘前,上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对温度检测合格允许后,才能开盘。

(2)混凝土拌和的控制A.投料顺序投料前,先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先投入骨料,干拌均匀后再加热水,等搅拌一定时间后,水温降至40摄氏度左右时投入水泥,拌和均匀,搅拌时间应比常温延长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得低于10摄氏度,每车均进行测量。

B.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在冬季施工期间,尽可能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浇筑时间,搅拌运输车罐体上要用棉被包裹保温。

3、砼水平输送采用搅拌车运送,吊车吊料斗浇筑,一槽梁板一次浇筑成型。

浇筑时采用水平分层、斜向分段的连续浇筑方式,浇筑时先浇底板,应严格控制底板厚度,底板浇筑完成后,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然后开始浇筑腹板和顶板,浇筑时在内模两侧同时对称浇筑振捣,施工时严格控制内模上浮、偏位,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模板、钢绞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上层砼必须在下层砼初凝之前浇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捣实,应符合下列规定:4、使用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层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

5、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时止。

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机取样制作试块,放张试块至少制作两组,拆模后放至板顶,与板同条件养生。

7、砼浇筑完成后,对板顶及时进行抹平,待定浆后进行拉毛处理,以便桥面铺装时接触良好。

8、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即可对侧模进行拆除。

对于内模的拆除,应在顶板混凝土强度能承受自重时方可拆除。

(五)混凝土养生鉴于目前已进入冬季施工阶段,混凝土养生采用搭设暖棚、蒸汽养生的方法。

采取方法如下:A养生棚采用移动支架法,高度不超过1.5米,支架间距不得超过3米,必须使用帆布进行覆盖保温,蒸汽管道布设合理,出气孔间距不超过4米。

养生分四个阶段,静放阶段:塑性混凝土为2-4小时,静放温度不宜低于10摄氏度。

升温阶段:升温温度控制在10℃/h以内,恒温阶段:养护温度控制在20--30℃范围内,保证低温养生,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降温,降温阶段:降温速度不大于5℃/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