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 分钟题号I 卷 II 卷 总分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1-25题, 共50分) 本卷共25题,每题2分。
在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你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表相应位置。
题号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人口及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绘成图1。
读图1完成1-2题: 1.长江流域以北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相比,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A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少水多B .长江流域以北地多水多C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多水少D .长江流域以北地少水少2.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得分 评卷人图 2图3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建设的巨大工程是( )A .长江三峡工程B .淮河治理工程C .南水北调工程D .黄河小浪底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被成功送入太空。
结合图2,完成3-5题: 3.依文图信息可知,西昌的别称为( )A .日光城B .汽车城C .航天城D .化工城4.西昌市所在的铁路干线是( )A .宝成线B .成昆线C .青藏线D .成渝线5.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P 城市发达的工业部门为( )A .电子工业B .石化工业C .造船工业D .钢铁工业引黄工程从黄河干流的万家寨水库取水,分别向太原、大同和朔州三个能源基地供水,由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和北干线四部分组成,设计年引水12亿立方米。
图3是该引水工程示意图。
据图回答6-13题:6.图中所示引黄工程位于( )A .晋B .秦C .陇D .冀7.图示区域是全国的“锅炉房”,是指( )丰富A.天然气 B .煤炭 C .石油 D .水能8.A 地区地表深厚土层的成因主要为( )A.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 D .地震作用9.造成A 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①全年干旱少雨②夏季多暴雨③土层质地疏松④毁林开荒⑤农民修筑水平梯田⑥植树造林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④⑤⑥10.关于该工程生态影响效益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施工产生的大量工程弃渣易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B.无助于解决受水城市地面沉降和地裂问题C.进一步加剧沿线地区的荒漠化程度D.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城市严重缺水的问题11.关于图中渭河、汾河两河流,说法正确的是()A.渭河自东向西流 B.汾河自西北向东南流C.渭河自北向南流 D.汾河是渭河的支流12.李华去该省旅游,见到的传统民居最可能是()A.两面坡式民居 B.四合院 C.竹楼 D.窑洞13.李华最可能去了下列哪个旅游景点()A.九寨沟 B.泰山 C.平遥古城 D.秦始皇兵马俑坑2009年初春以来,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遭遇几十年未遇的罕见旱灾。
这场无声无息的天灾肆虐横行!旱魔所到之处,秧苗枯死、土地龟裂、人畜干渴。
灾害已经让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饮水吃紧。
读图4,完成14-18题:14.图4中所示严重受灾省区有()A.冀、豫、晋、皖B.陇、豫、赣、皖C.冀、秦、晋、浙图4D.甘、豫、鄂、皖15. “灾害已经让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受旱”,小麦指的是()A.春小麦B.燕麦C.黑麦D.冬小麦16.下列关于我国北方近年来冬春季节旱情日趋严重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在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干旱频率加大B.北方地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较少,水污染较严重C.随着经济发展,工农业、居民生活用水量快速增加,加大了水资源消耗D.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17.联系北方国情,下列抗旱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B.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C.改进耕作制度和灌溉方式,增强节水意识D.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发展经济18.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图中哪个字母代表其源地()A .AB .B C.C D.D2003年1月7日,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通道全面贯通,如图5所示。
据此回答19~20题。
19.该跨海铁路通道连接的省区是()A.闽、琼 B.粤、琼C.粤、台D.闽、台图5图 6图720.该区域与东北地区相比,最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是( )A .生物资源丰富B .光热资源丰富C .对外联系方面D .技术力量雄厚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地形剖面图(图6),回答21-22题:21.图中甲地最适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A .水产养殖与捕捞B .林木业C .果树栽培D .种植业22. 丙地最适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A .水产养殖与捕捞B .林木业C .果树栽培D .种植业“人民币上学地理”,依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图7),完成23-25题23.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分别是( )A .杭州西湖、八达岭长城B .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C .桂林山水、布达拉宫D . 长江三峡、敦煌莫高窟24.图示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A .壮族、藏族B .高山族、满族C .苗族、回族D .傣族、蒙古族25.形成图示景观分布地区地理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河湖密度C .海陆位置D .海拔高度第Ⅱ卷(综合题26-28题,共50分)得分评卷人26.我国国土东西、南北各跨5000多km,铁路运输以其运距长、连续性强、规模集约等性质,突破了地域辽阔对国家和国民经济整体性和联系性的空间阻隔。
铁路成为改变我国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非均衡性的大动脉。
读图8分析:(每空1分,共18分)⑴将图中字母与所代表的铁路枢纽城市及其所交汇的铁路线连接起来:(6分)A 郑州兰新线与包兰线B 兰州京沪线与陇海线C 徐州京广线与陇海线⑵从图中找出两条东西走向且可直接与沿海港口城市相通的铁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⑶张老板要将新疆的长绒棉从乌鲁木齐运到上海,经过最近的铁路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⑷上海的李珊珊到云南滇池旅游,坐火车依次通过_______________线、浙赣线、湘黔线、_______________线到达昆明。
这些铁路线沿线地区农田粮食作物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__,油料作物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__。
(4分)⑸京九铁路从北京到终点__________,中途经过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__。
(2分)⑹下列哪条干线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最多()(1分)A.京沪线 B.京广线C.陇海--兰新线D.京包--包兰线27.读图9“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
读图回答:(每空2分,共20分)(1)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图中B、D、E属于我国目前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其中,三峡水利工程图8图9 图10位于_____________基地(填写字母),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3)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填写字母)______________ ,油气资源输入______________(乙)工业基地,由B 、C 、D 、E 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西电东送,D 送至______________(丙)工业基地,C 送至______________(甲)工业基地。
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双选)。
(10分)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 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调整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28、读“我国某工业基地简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⑴此图所示是我国的___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是我国最着名的________(重、轻、综合性)工业基地。
⑵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①__________市; ②抚顺________矿;③__________市; ④__________市;⑤本溪________矿;⑥__________海;⑦__________海。
⑶本区工业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有:矿产、能源资源丰富且资源配置好;交通便利,如重要的铁路枢纽_________,重要的海港___________港。
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资源不足。
乐山市中区2008-2009学年度下期期中供题考试七年级地理试卷(中图版)考试范围:第四、五章满分:100分新课标第一网26、每空1分,共18分(1)A 郑州兰新线与包兰线B 兰州京沪线与陇海线C 徐州京广线与陇海线(6分)(2)陇海线、沪杭线(2分)(3)兰新线、陇海线、京沪线(3分)(4)沪杭、贵昆、水稻、油菜(4分)(5)九龙、南昌(2分)(6)B(1分)27、每空2分,共20分(1)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或答:能源生产和输出主要在西部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是主要能源消费地区)(2分)(2)E(2分)水量大;落差大(2分)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4分)(3)A、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京津唐(8分)①④(2分)新课标第一网28、每空1分,共12分(1)辽中南? 重(2)①沈阳?? ②煤?? ③鞍山?? ④大连?? ⑤铁?? ⑥渤??⑦黄?(3)沈阳? 大连? 水(或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