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介绍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介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主要课程一览表(一)建筑CAD参考学分:4参考学时:64开设学期:1课程目标:掌握三维立体图的绘制与尺寸标注,掌握三维立体图形转换出二维平面图形与尺寸标注,掌握三维立体图形转换出二维正等轴测图与尺寸标注,掌握基本平面图的绘制与尺寸标注,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绘制与尺寸标注,了解斜轴测图的绘制与尺寸标注,了解建筑图样的绘制与尺寸标注。

课程主要内容:AutoCAD界面,三维立体图的绘制方法,用户坐标系UCS,三维立体图的标注,三维立体图形转换出二维平面图的方法步骤,三维立体图形转换出二维正等轴测图的方法步骤,基本机械图样的绘制,偏侧复制绘图法,直线绘图法,轴向复制绘图法,尺寸标注的方法步骤,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斜等轴测图的绘制,建筑平面图的绘制。

教学建议:(1)建议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法、问题引导法、示范法、案例法和“仿制机件法”;采用学习理论知识、讲解操作方法步骤、示范例图的操作和即时练习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实际操作训练和经验积累来理解抽象概念、提高绘图能力。

(2)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CAD三维二维图形文档、标准、软件、实物等。

(3)考核方法:课后理论作业5%,实验报告5%,三维立体30%,三维立体转二维平面5%,三维立体转二维轴测图5%,二维平面图20%,二维轴测图20%,建筑平面图10%。

(二)建筑制图参考学分:4参考学时:64开设学期:2课程目标: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

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制正等、斜二测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其他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会查阅有关国家标准和手册,养成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的良好习惯。

能够较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进行手工工具绘图,掌握徒手画绘制草图。

能够能熟练阅读和绘制中等程度“平、立、剖、详”建筑图。

能看懂简单机械图。

课程主要内容:投影法,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基本几何体的三面投影图,平面上的点线的投影,立体表面的点线的投影,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简化画法,轴测图,零件图(含标准件和常用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平面图,立面图,平面图,详图,系统图。

教学建议:(1)建议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项目驱动法、问题引导法、示范法、案例法和“仿制机件法”;采用学习理论知识和项目组研讨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和经验积累来建立空间立体到平面图形和平面图形到空间立体的思维训练,提高绘图与识图能力。

(2)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CAD三维模型文档、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软件、实物等。

(3)考核方法:制图基础知识考核60%,建筑识图能力考核40%。

(三)电工基础参考学分:4参考学时:64开设学期:1课程目标:通过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的学习,能够运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分析基本直流电路。

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电路的基本定律,要求必须正确理解和列出电路方程。

叠加原理及戴维南定理是分析线性电路的重要方法,应切实掌握,并能正确列出电路方程。

理解正弦流交流电路的三要素基本组成,熟练运用相量法和复数阻抗分析和计算简单串、并联交流电路,并能正确画出相量图。

正确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了解串联、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

了解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三相四线制中线的作用。

掌握负载的正确接法。

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的分解、有效值。

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的线性电路的计算。

课程主要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线性网络的基本定理、正弦稳态电路、互感电路、三相电路、磁路和铁心线圈电路。

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利用尽可能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讨论、课后自学、辅导等形式。

(2)考核方法: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按20%,20%,60%的比例总评作为该课程的成绩。

(四)电子技术与实践参考学分:6参考学时:96开设学期:2课程目标: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掌握二极管、三极管以及缘栅场效应管的功能、特性和主要参数。

理解共射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会估算电压放大倍数,了解失真的概念。

了解射极输出器的特点和应用。

理解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了解反馈的概念和反馈类型。

初步掌握常用运放电路的电路组成及功能。

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初步拳握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掌握RS、JK和D触发器的特点和逻辑功能,了解寄存器、计数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了解555集成计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了解555集成定时器的应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课程内容:电子技术课程主要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

模拟部分基本上以放大器为主线,从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单元。

数字部分基本上以逻辑分析与设计为主线,以逻辑代数基础、触发器工作特点、组合和时序电路分析与设计为核心。

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授课内容按照知识的连贯性讲授,安排力求内容丰富、条理清楚。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化解难点。

(2)考核方法: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按20%,20%,60%的比例总评作为该课程的成绩。

(五)制冷技术参考学分:5参考学时:80开设学期:3课程目标:了解传热的基本过程及热力学三定律。

了解逆卡诺循环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压焓图的使用方法。

掌握单、双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的基本原理和热力计算方法。

掌握制冷剂的性质和选用方法。

了解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零部件及其它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

掌握机器设备的选型计算知识。

了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

能够熟练读懂制冷空调系统的典型流程原理图。

课程主要内容:传热的基本过程及热力学三定律、逆卡诺循环的基本原理、人工制冷基本方法、热泵的应用和压焓图、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的性能和工况、采用两级压缩的原因和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案、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复叠式制冷循环、制冷剂、活塞式压缩机的构造、其他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吸收式制冷机概述、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换热器的种类和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节流机构、辅助设备。

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案例教学法:采用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职业技能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活塞式压缩机实操项目来理解塞式压缩机的特点及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考核方法:平时出勤、作业和课堂成绩30%,期终考试成绩50%,压缩机拆装实训成绩20%。

(六)PLC技术与实践参考学分:5参考学时:80开设学期:3课程目标:熟悉低压电器工作原理、文字符号、图形符号;掌握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方法及设计方法;熟悉电气控制电路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掌握信号与传输系统的功能与选择;熟悉现场总线技术及楼宇控制技术;掌握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基本编程方法及参数设定方法;熟悉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运行、调试方法以及常见故障排除。

课程主要内容:低压电器工作原理、文字符号、图形符号、基本电气控制器电路(起动电路、正反转控制、制动电路等)、电气控制电路的有关标准、PLC工作原理与I/O连接方式、PLC软元件、PLC基本编程方法(梯形图、状态图)、常用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领域、信号与数据传输系统、楼宇设备监控系统要求、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编程调试与试运行、常见故障的分析诊断与排除、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验收方法及评定。

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项目驱动法,以各类实操项目为主线来贯穿讲解理论知识。

(2)考核方法:平时出勤、作业与课堂成绩20%,综合项目实操30%,期末考试(含闭卷理论考试和上机操作,具体操作视班级情况而定)成绩50%。

(七)楼宇自动化系统参考学分:4参考学时:64开设学期:3课程目标: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基础、空调系统自动化、配电、照明及电梯系统监控自动化、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控制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智能小区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等知识,具备一定的控制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系统集成设计等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DDC控制器的使用、传感器技术、空调系统自动化原理、配电、照明及电梯系统监控自动化原理、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控制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智能小区系统等。

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示范法、项目驱动法。

(2)考核方法:专业知识考核(笔试、口试)(40%)、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40%)、方法能力考核(20%)。

(八)BAS1:网络基础与综合布线技术参考学分:5参考学时:80开设学期:3课程目标: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原理及相关技术、局域网的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综合布线工程概预算(包括工程定额)、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与验收、综合布线工程招投标与监理等知识与技能。

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组网设备的基本知识、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综合布线系统指标、传输介质和设备、布线系统常用工具和测试仪器及测试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综合布线施工技术、综合布线工程概预算(包括工程定额)、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与验收、综合布线工程招投标与监理等。

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双任务(设计和施工)”驱动教学法。

(2)考核方法:平时成绩30%,综合设计30%,期末考试(理论和实操)40%。

(九)BAS2:空气调节原理及设备参考学分:5参考学时:80开设学期:4课程目标:讲授空气调节基础理论、空气处理的要求、方法与设备,空调系统的类型、构成、特点及建筑空调的节能措施,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空调设备的品牌及所用能源的类型与经济性,理解空调系统工作原理,掌握空调系统设计、施工等建造知识,熟悉系统维护的方法、操作技能。

课程主要内容:湿空气与焓湿图、空调指标要求与负荷计算(含送风状态确定)、空气基本处理过程与设备、空调系统、气流组织、建筑空调节能措施、空调系统的运行、测量与校核。

教学与考核:(1)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项目驱动法、讲授法。

(2)实训条件:中央空调实验室(X5-104)、鸿业暖通制冷工程实训室(X2-A303)、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校外实习基地(丰和暖通、清华同方、宝益空调)等。

(3)考核方法:平时出勤、作业与课堂成绩20%,综合项目实践30%(负荷计算、工程项目参观),期末考试(闭卷)成绩50%。

(十)BAS3: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参考学分:3参考学时:48开设学期:4课程目标:掌握并会应用负荷分类、负荷计算、变压器容量选择相关知识,熟悉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根据国家标准要求进行高、低电气设备及导线、电缆的选择计算和校验,熟悉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指标计算及要求,掌握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并会进行相关计算,了解供配电系统的保护知识,熟悉建筑供配电系统和建筑物的雷击防护等电气安全问题,掌握室外和室内布线敷设要求,了解供电系统的自动监控知识,熟悉光源与灯具相关知识,会进行室内灯具的布置与计算,熟悉室内照明设计和室外照明设计,熟悉照明的电气设计及照明控制技术,掌握照明节能技术。

相关主题